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31节

  他会试那一年正好是王崇古主持武举会试,这不要脸的家伙,竟然直接给杨俊卿点了个武状元!”

  武举都烂成这样了?

  杨俊卿这个武状元都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

  难怪,明军战力越来越差,两百多万将近三百万屯卫也就边军屯卫能挑选出十多万精锐来,其他都是一盘菜。

  这是从根子上就烂透了啊!

  武举那也是三年一届,每次也是取三百多武进士,真正武举出身成为优秀将领的就没几个。

  嘉靖摆明了纵容严嵩父子贪腐对大明的影响太大了。

  戚继光就是个很明显的例子,这么一个兵书都出了几本的名将竟然过不了武举会试!

  如果不是戚继光锲而不舍,南征北战,军功卓著,这么一个名将都要被埋没了。

  朝中权贵子弟这等于是霸占了大部分武进士功名,让真正有本事的将领大多没法通过武举这个途径获得升迁。

  武举原本是选拔优秀将领的,这一下反倒成了打压优秀将领的工具。

  唉,朕的大明都被这些蛀虫给蛀得千疮百孔了。

  万历暗自叹息一声,随即问道:“元功,你们家是不是也买了?”

  张元功那是去年才袭承爵位的,去年和今年都没有武举会试,明年才有,这小子肯定没买过。

  所以,他才会这么问。

  英国公张元功那也只有坦诚道:“万岁爷恕罪,大家都买,我们不买,那就会吃亏,我们也没办法啊。

  不过,我们也跟成国公府一样,只有自己凭本事过了乡试的家族子弟我们才会找关系出钱让他们过武举会试。”

  果然,你们也买了。

  万历琢磨了一阵,随即问道:“你们都是跟谁买的?”

  这个。

  英国公张元功回想道:“嘉靖朝的微臣不大清楚,隆庆二年和隆庆五年我们是跟冯保买的,万历二年、万历五年和万历八年我们是跟游七买的。”

  这贿买武举功名都跟做生意开商铺一样了!

  不对!

  朝中权贵很多买过,王崇古和杨博都买过,游七唯独把成国公朱应桢抖了出来,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因为成国公朱应桢是锦衣卫都指挥使!

  而且,其亲族中有九个锦衣卫正职千户!

  成国公朱应桢是帮他掌控锦衣卫的亲信,这才是这小子被抖出来的根本原因。

  这事肯定是张四维干的,这家伙又想抢夺锦衣卫掌控权了。

  严清这个清流的愣头青是被张四维给利用了。

  游七又是怎么回事呢?

  万历朝至今三次武举会试,这家伙不说卖了上千武进士功名出去,五六百那肯定是有的。

  这家伙偏生就能记住成国公府这十二个?

  那是不可能的!

  游七被关刑部大牢这么久,贿买武举的人一个都没招供出来,那肯定是不想得罪朝中权贵,给自己惹祸。

  这个时候游七偏生把已经掌控锦衣卫的成国公朱应桢招出来,这本就不正常。

  很有可能是有人把成国公府贿买武举功名的事告诉刑部尚书严清了,而且名单都给严清了。

  严清拿着名单严刑逼供,游七不得不招。

  这就是个阴谋,张四维这是想一箭双雕。

  他如果被逼无奈将成国公朱应桢革职,失去了锦衣卫掌控权,那肯定会因此记恨刑部尚书严清。

  这事如果真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以他表现出来的叛逆脾性,不收拾严清才怪呢。

  如果他护犊子,就是不将成国公朱应桢革职,以清流那茅坑里的石头一般的臭脾气,不跟他闹才怪。

  他如果跟刑部尚书严清闹掰了,那就是跟朝中清流闹掰了,清流那些愣头青估计会跟他闹个没完。

  张四维这个老阴逼,太阴毒了!

  票拟上还来个“切勿姑息养奸”,写给谁看呢?

  朕就姑息养奸,怎滴?

  万历皱眉沉思了一阵,随即问道:“这次你手底下九个锦衣卫千户全部随驾来这边了吗?”

  这话什么意思?

  成国公朱应桢满脸紧张道:“万岁爷恕罪,这个不是他们的错啊。”

  你紧张什么呢?

  朕又没说收拾那九个千户。

  这小子太老实了,老实人就容易被欺负,难怪这小子历史上被张四维给逼得自尽了。

  万历不由翻白眼道:“朕问你九个千户全带过来没。”

  成国公朱应桢慌忙摇头道:“没有,这次随行护驾的十个千户陆家提拔的旧人多一点,我手底下的只有四个,另外还有五个,四个留在北镇抚司了,还有一个留在南镇抚司了。”

  你小子怕什么呢?

  万历果断道:“你赶紧签发命令,派陆家五个千户快马加鞭送到京城,让陆绎把你家那五个都换过来。”

  啊?

  换过来?

  为什么?

  成国公朱应桢闻言,不由一愣。

  万历见状,颇有些恨铁不成钢道:“快点啊,要不然张四维十有八九会请太后懿旨去抓人啊,他们还掌控着东厂呢。”

  哦,原来是换过来保护起来啊。

  成国公朱应桢闻言,连忙抽出一张公文纸,挥笔疾书起来。

  万历又细细看了看奏折,随即提笔批复道:成国公将功抵过,游七抄家流放。

  他这摆明就就是护犊子。

第31章 清流发癫

  第二天一早,阴云笼罩,风雨欲来。

  辰时许,原本应该是朝阳初升的时候,天色依旧灰蒙蒙的,如同傍晚一般。

  这大夏天里很难得出现这种天气,尤其是在北直隶。

  潮白河西岸,硕大的避暑山庄中,数万匠户及其家人依旧在不停忙碌着。

  那密密麻麻的黑点貌似都要把围墙围起来的框子给填满了。

  这个时候,万历并没有在凉爽的水房里待着。

  他已然带着永年伯王伟、李玄成和单思南等,在数百禁军轻骑的护卫下,来到了西面的围墙跟前。

  这围墙内侧已然钉满了一排排的木板。

  上面斜斜的,如同半边屋檐一般,那就是屋檐。

  下面丈许高的木板直直的立着,中间有很多大致两人宽的门洞,里面简易的木桌和床铺什么的都能看到。

  这就是匠户们的临时居所了,因为人太多,来不及盖房子,只能就这围墙用木板搭建出简易的木棚子来。

  还好,这会儿是大夏天,住里面倒不会冷。

  万历细细看了看,随即忍不住皱眉道:“国丈,这个也太简陋了吧,等下如果下大雨怎么办?”

  永年伯王伟不假思索道:“没事的,万岁爷,屋顶的木板下面夹着油纸呢,雨淋不到里面的。

  这个已经很不错了,微臣当年在外面干活的时候住的那都是茅草房,没有哪个当官的如同万岁爷这般还买这么多的木方和木板来给我们搭木房子。”

  匠户这么苦的吗?

  万历又回头看了看密密麻麻的院落,随即问道:“这些小院和中间的兵营什么时候能建好?”

  永年伯王伟估摸道:“这个原本是定在九月份完工的,但万岁爷抽调了上万匠户去永平府那边,这边的进度就有点慢了,不过,十月份天气变冷之前应该能够建好。”

  万历想了想,随即又问道:“我们一共招来多少匠户了,工钱一个月要开多少?”

  永年伯王伟细细介绍道:“万岁爷,我们已经招来木匠三万多户,铁匠两万多户,另外泥瓦匠、石匠、漆匠等也有两万多户了,加一起都超过八万户了。

  至于工钱,您说能干活的就上,不管老少都先开一两银子一个月,所以,这工钱发的有点多,一个月都快二十万两了。”

  看样子还得赶紧想办法赚钱来养活这些匠户。

  这些匠户可都是宝啊。

  比如木匠,不但会造水车,还有会造纺纱机的,还有会造织布机的,还有会造船的等等。

  现在的大明正是资本萌芽的时候,谁掌握了这些自带技能的熟练工那就掌握了经济发展的命脉。

  那些文官不懂这个道理,只知道一味的兼并田地牟利,又或者利用手中的权力做垄断生意赚钱,对匠户乃至商户都是一味的剥削压榨,其实这就是舍本逐末。

  这些匠户创造的剩余价值那才是最根本的利润。

  他就是要创造条件让这些匠户创造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出来。

  说白了就是办厂,生产物美价廉的产品,以此来垄断各行各业。

  问题就是,现在办什么厂赚钱呢?

  后世的书上很多,比如,做香皂、做牙刷、做牙膏、做玻璃、做镜子等等。

  香皂、牙刷、牙膏什么的暂时不用想,那个纯靠量,得所有人都买得起而且一直用才能赚大钱。

  现在的大明土地兼并严重,财富都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平民百姓大多吃不饱、穿不暖,做这些日常消费品想赚大钱那是不可能的。

  玻璃和镜子倒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会儿玻璃和镜子就如同水晶般罕见,做出来应该能卖个好价钱。

首节 上一节 31/5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谁教你这么当兵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