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443节

  她上前匆匆跟万历和永年伯见了番礼便拉着宝贝儿子往膳房中走去。

  万历邀永年伯王伟走进去一看,朱常溆那都拿起一条烤羊腿准备开干了。

  他无奈的摇头笑了笑,随即又邀永年伯王伟坐下来,这才抬手道:“行了,饿了就赶紧吃吧。”

  朱常溆闻言,立马开动,抱着羊腿就是一顿猛啃。

  皇贵妃秦兰见状,连忙给他舀了一碗汤,使劲吹了一阵,又尝了一口,感觉差不多了,立马就抬手掰开朱常溆嘴边的羊腿,把汤给他喂下去。

  永年伯王伟见状,眼中不由得隐隐露出一丝复杂之色。

  他应该是想起自己的女儿和外孙了。

  这个不由得他不想啊。

  避暑山庄离京城也就百来里了,这会儿冰雪也早就融化了,万岁爷不但不回京看看自己的女儿和外孙,甚至还严禁他们把消息传回去,这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京城就传闻万岁爷极度宠爱皇贵妃,现在看来是一点都不假啊。

  万岁爷是走哪儿都要带着皇贵妃啊。

  这会儿万岁爷都还没提起立太子的事呢,国本之争不会真的争起来吧?

  万历一看永年伯王伟的表情就知道,这老丈人怕是误会了。

  他亲自给两人倒满酒,又举杯干了,随即问道:“国丈,喜儿和洵儿他们还好吧?”

  万岁爷怎么突然间又问起这个来了?

  永年伯王伟连连点头道:“他们都好着呢。”

  万历又细细解释道:“国丈,朕不回京那是有原因的。

  你应该知道,有些文官口口声声为国为民,实际是为了争权夺利,更有甚者,为了利益他们都能通敌卖国,出卖大明。

  这种文官不清理干净就会带坏一批批的官员,这种官员一多,大明就会走向衰落,这是历朝历代王朝更替留下来的教训。

  所以,这种文官一定要想办法清理干净,发现了,那就杀。

  问题,朕杀多了,他们就怕了,朕在京城的时候很多这样的文官都装模作样,隐藏的很深。

  比如,当初的蒲州三大豪族,杨博、王崇古、张四维那都曾权倾朝野,他们的亲朋戚友、门生故旧那都不知道有多少。

  但是,朕刚一动手准备收拾他们,他们的亲朋戚友很多都如同凭空消失了一般不见了,他们的门生故旧大多也隐藏起来了。

  这样下去,这个隐患就会一直存在,无法清除,朕是能压住他们,洵儿能压住吗,洵儿的子孙又能压住吗,一旦有一个压不住的,大明可能就完了。

  朕不在京城,他们就没那么怕了,只要他们放松警惕,那就会漏出蛛丝马迹,到时候朕就能顺藤摸瓜把他们清理干净了。

  这就是朕不回京城的原因,也是朕不想让人知道朕在这里的原因,毕竟,这里离京城太近了。”

  哦,原来如此。

  永年伯王伟闻言,连连点头道:“万岁爷英明,微臣明白了。”

  这一下,他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胃口也有了,那一直没动的筷子也开始夹菜了。

  万历招呼他吃了几口菜,又微微叹息道:“国丈,你是不知道啊,有这样的官员在朝堂之上隐藏着,朕是干什么那都想尽办法封锁消息,生怕这些官员知道了会去给敌人通风报信。

  比如,东瀛都已经拿下了,洛儿都已经就藩东瀛武藏国了,朕在那边都把武举会试和殿试给办了,而且还分封了上千公侯勋贵。

  这些朕在动手收拾鞑靼和女真之前还都得瞒着朝堂之上所有官员,因为蒲州三大豪族跟北虏那就是一伙的。

  你说,朝堂之上隐藏着这种东西膈应人不,现在这些朕是不需要隐瞒了,但是,朕也懒得去告诉他们。”

  现在的大明朝堂着实有点膈应人。

  很多官员那都跟万岁爷不是一条心,这帮家伙私心实在是太重了,搞得好像朝堂之上的官员就一定要跟当朝皇帝对抗一样。

  这样的朝堂着实是该好好清理一下了。

  不过,这不我能管的,我还是别操这个心了。

  永年伯王伟暗自叹息一声,随即问道:“万岁爷,微臣斗胆,我们建造专门压铁板的机器是为了干什么呢。

  这种机器如果造出来,那铁板产量肯定相当的恐怖,微臣难道全部拿去冲压铁皮桶吗,那一天都不知道能造出多少铁皮桶来。”

  这机器朕也就是突然间想到的,铁甲战舰怎么造朕都还没考虑过呢。

  万历细细想了想,随即解释道:“这压出来的铁板朕其实是想用来造铁甲战舰。

  铁甲战舰也就是在甲板和船舷两侧装满铁板,这样敌人的炮弹就很难砸坏我们的战舰了。

  朕说一寸厚冲到半寸厚其实也只是一个大概的尺寸,战舰的铁甲最终冲多厚又冲成什么样子其实都要测试的。

  如果考虑到战舰的运载能力,铁甲自然是越薄越好,但是,我们的铁甲最少也得能挡住五百斤火炮的轰击才行。”

  哦,原来是为了造铁甲战舰啊。

  战舰那可不是一般的大,需要的铁板那可不是一般的多。

  这铁板的确是越薄越好,因为铁本身就重,半寸厚的铁板,哪怕长宽都是半丈那最少也有两三百斤,两个人都有可能抬不起来。

  他们不但要考虑战舰的运载能力,还得考虑安装方不方便,如果两个人都抬不起来,那就有点不好装了,最好是一个人就能扛起来的。

  永年伯王伟还在那里琢磨呢,朱常溆却是忍不住问道:“父皇,我们为什么要造铁甲战舰啊?

  铁甲战舰要造出来好像太麻烦了,刚你们说的那个机器儿臣听着都有点发晕啊,儿臣都不敢想象那种机器怎么造出来,更别说造铁甲战舰了。

  我们不是有福船战舰了吗,福船战舰多造点那不是同样无敌吗,我们为什么要费这劲去造铁甲战舰呢?”

  你还不知道丛林的残酷。

  这可不行。

  万历耐心教导道:“溆儿,我们不能止步不前。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国家是不讲道理的,他们就讲实力,他们认为实力比别人强就可以肆意劫掠,任意欺凌,乃至把别人给灭了。

  现在欧陆的殖民强盗就是这种想法,他们都灭了不知道多少国家了,他们眼红大明那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如果我们止步不前,那就会被这帮家伙赶超,被他们赶超的后果很严重,轻则被劫掠欺凌,重则亡国,你知道吗?

  所以,我们不能满足现状,止步不前,我们必须不断变强。

  铁甲战舰这东西其实就没什么秘密可言,东瀛那都知道给战船装上铁板能防炮弹,欧陆殖民强盗肯定也知道。

  也就是说,铁甲战舰迟早会造出来,现在就看谁先造出来而已。

  如果欧陆殖民强盗先造出来,那就麻烦大了,我们绝对会挨揍,你知道吗?

  所以,我们必须先一步造出来,这样就不是我们挨揍了,而是我们揍他们。”

  哦,原来是这样。

  朱常溆似懂非懂的点头道:“儿臣明白了。”

第485章 工部尚书可还行

  京城四月已然是草长莺飞,北疆奴儿干都司的冰雪却是刚刚开始融化。

  万历还在避暑山庄跟永年伯王伟琢磨怎么造蒸汽机和铁甲战舰呢,戚继光的八百里加急奏报那都到了。

  今年他们可是要清剿建奴,戚继光的意思,为了尽量减少伤亡,冰雪尚未化尽就得出击。

  如若不然,等冰雪化尽了,建奴就可以开始修建防御设施了。

  这个的确很有道理。

  他们可是进攻一方,敌人修建的防御设施越多,进攻难度就越大,造成的伤亡也会越大。

  还是早点出击的好,早点出击也就是冷点而已,这会儿奴儿干都司应该也不太冷了,肯定是冻不死人的,晚点出击那可会要了很多将士的命。

  事不宜迟,越早出击越好。

  万历收到奏报立马就跟永年伯王伟交待了一番,随即便带着皇次子朱常溆和皇贵妃秦兰等打马来到大宁卫与驻扎在那里的神武营骑兵汇合,然后便直奔奴儿干都司而去。

  大宁卫距离奴儿干都司其实并不是很远,如果沿老哈河右岸一直往北,赶到西拉木伦河与西辽河交汇之处,然后再沿着西辽河南岸赶到辽河左岸,全程还不到千里。

  不过,万历还要去辽东镇捎上张元德,而且沿河而上这条道他们也没走过,所以,他还是选择了按原路走义州卫,然后从定辽中卫北面渡过辽河,再一路往北,经铁岭开原抵达奴儿干都司的大军营地。

  这样绕就有点远了。

  他们这一路足足跑了五六天才跑到开原西北的辽河码头。

  这会儿辽东镇的冰雪倒是早已经融化了,不过,开原以北还是白茫茫一片,路都看不到。

  还好,戚继光都已经命神机营开始转运粮草了,他们只需沿着神机营粮车压出的道一路往北跑就行了。

  两天后,下午酉时许,夕阳西下,神枢营战车排出的巨大方阵终于在望,戚继光也早已命人在南面打开一个巨大的缺口,他自己也率一众将校站缺口旁等着了。

  这时候这位大明战神的头发胡子那都跟四周的白雪一样白了,他的身躯虽然依旧站的笔挺,那脸上却露出了一丝掩饰不住的疲惫之色。

  万历见状,连忙打马上前抬手道:“元敬,免礼免礼,这外面是真的冷,赶紧上马吧,我们去营帐里说话。”

  这会儿奴儿干都司的冰雪虽然已经开始融化了,但温度却依旧在零度上下徘徊,白天可能有几度,晚上那也有可能降到零度以下。

  再加上这边风大,那呼呼的寒风一吹,着实是有点冷。

  戚继光闻言,连忙令亲卫牵来战马,跟在万历一家子后面,直奔中间的大帐而去。

  这会儿中间一圈大帐的烟囱那都已经冒出白烟来了,里面的煤炉子应该是点着了。

  万历见状,直接来到专门摆放地图的大帐跟前,招呼大家下了马,随即便疾步往大帐中走去。

  这冰天雪地里打马狂奔真不是一般的冷,他感觉脸都快要被冻僵了。

  还好,大帐中已然是热气扑面,暖和得很,而且四周的宫灯那都点着了,里面是通明透亮。

  他摘下厚重的手套使劲揉了揉脸,又在皇贵妃秦兰的帮助下把厚厚的羊皮袄脱了下来,这才长吁了一口气,随即亲切道:“小兰,你赶紧去让御厨准备晚膳,朕先跟元敬聊一聊。”

  说罢,他便招呼戚继光和张元德来到中间的大桌跟前,习惯性的看了看桌上的地图。

  这会儿桌上摆的就是奴儿干都司的地图,戚继光貌似还在上面画了不少线,做了不少标注。

  很明显,这位老帅整个冬天都在这里琢磨呢。

  他看了看戚继光苍老的脸,随即关切道:“元敬,这边冬天很冷吧,你这身体可还吃得消?”

  您怎么看了地图问这个啊?

  戚继光愣了一下,随即小心道:“万岁爷,这边冬天的确很冷,哪怕穿得再厚,在营帐外面待不了半个时辰就感觉要被冻僵了。

  不过,营帐里还好,暖和得很,只要待里面不出去,还是感觉不到冷的。

  至于微臣的身体,那还好着呢,微臣都还不到七十,志辅年近七十的时候还在率军平定叛乱呢,微臣也还能领兵作战。”

首节 上一节 443/5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谁教你这么当兵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