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465节
哦,原来是为了修建城墙来遮挡寒风。
这想法的确不错,寒风虽然不是城墙能完全挡住的,但是,城墙起码能让寒风减速。
寒风不是太凛冽的话就没那么冷了,而且这边的冬天也不可能天天都寒风呼啸,风不是很大的时候城墙基本上就能完全阻隔了,到时候住城墙里面的人也可以出门了。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今年这城墙怕是建不起来了吧?”
张元德连连点头道:“是啊,今年时间不够了,他们也只能将自家院落修建好。
不过,问题也不大,因为今年这边就没种什么东西,他们冬天也不用出门,窝在家里休息还不那么容易饿,这样还能省点粮食。”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琢磨道:“明年你们还可以考虑让他们在中间建点暖棚,就用煤炉子取暖那种,只要保证冬天暖棚里不太冷就行。
这暖棚的墙上多开点玻璃窗,让阳光透进去,这样一来,冬天他们也能种菜,到了冬天他们也都还能吃上新鲜的蔬菜。”
呃,玻璃很贵的。
张元德闻言,小心道:“万岁爷,这样卖玻璃怕是要花很多钱,他们估计买不起这么多玻璃啊。”
玻璃贵那是卖给外人贵,玻璃的成本可是低得很。
万历不假思索道:“这个不用花钱,到时候你把数量报上来,朕给你们配。”
这么好!
张元德闻言,连连拱手道:“多谢万岁爷恩典。”
小朱常洵见他都安排好了,这才小心的问道:“父皇,为什么要让他们费这劲来建暖棚种蔬菜呢?”
这是为了补充维生素。
问题,朕这么说你还听不懂。
万历又想了想,随即细细解释道:“这个家里的老人其实都知道,蔬菜吃了是有好处的,人如果长时间不吃蔬菜那就容易得病。
问题,这边一到冬天蔬菜就很难保存了,不让蔬菜冻住,那放几天就坏了,让蔬菜冻住,那一下就冻坏了。
所以,朕让他们建点暖棚,冬天种点蔬菜。
这就是为治下子民着想,当皇帝的可不能成天脑子里不想事,以后你一定要多为治下子民着想,这样才能保证长治久安,你知道吗?
还有,你以后也要注意,多吃蔬菜,各种各样的蔬菜都尝尝,不要老是抱着肉啃。”
哦,原来长时间不吃蔬菜容易得病啊。
难怪父皇和母后都时不时硬往我嘴里塞蔬菜。
如果这边的屯卫军户一到冬天就老是得病,那可就要出大问题了。
这边冬天冰天雪地的,得了病没有对症的药那也没办法跑去其他地方买,这样很容易死人。
小朱常洵闻言,细细想了想,这才缓缓点头道:“儿臣明白了。”
第507章 西南土司欠收拾
奴儿干都司相较大明两京十三省来说那就是极北苦寒之地。
这边每到十月中旬气温就会急剧降低。
特别是这小冰河时期。
这会儿晚上甚至都开始结薄冰了。
那原野上的牧草一到早上那就满是白霜,就如同晚上下了场大雪一般。
这架势,怕是不到十一月份河道就要结冰了。
万历也准备回去了。
这天下午未时许,天色还有点阴沉,外面也有点冷。
不过,万历还是带着小朱常洵出了大营,准备去修建完工的肇州卫指挥使衙门看看。
这一次他还把一众嫔妃和皇子公主都带上了。
他和小朱常洵等还是骑马,其他皇子公主则和一众嫔妃一起坐在几辆马车上,他们一大家子就这么出了大营来到肇州卫卫城中。
这会儿肇州卫卫城的房舍院落和兵营倒是已经建好了,不过城墙还没开始修建。
城里除了各级屯卫军官及其家眷就没什么人了,屯卫军户那都已经回各自的百户所去了,指挥使衙门那更是空空如也,就一圈锦衣卫在外面警戒。
原本这里面就冷冷清清的,一个人都没有。
他们一大家子人进来之后,里面顿时就咿咿呀呀的好不热闹。
小家伙们那是看到什么都觉得新奇。
其实,大明各级衙门都是有规制的,而且布局都差不多,看多了那就跟看到家常便饭一样,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
这指挥使衙门就是按大明规制修建的,跟州府衙门差不多,也是前中后三进。
前面是大堂、膳堂、迎宾馆和小教场。
中间是各级指挥使和屯卫军官的值房。
后面是一个正堂和左右两个厢房。
这指挥使衙门和大明两京十三省的指挥使衙门唯一的区别就是迎宾馆旁边多了个锅炉房。
原本这里面常住的就是指挥使及其家眷的,不过,这会儿这里却成了北王朱常溆的临时王府。
没办法,寒冬将至,他们也抽调不出太多的人手来修建庞大的王府,小朱常溆也只能先就近在这指挥使衙门里凑合一下了。
万历那是一直从前院细细看到后院,紧接着又命人将锅炉烧起来试了试暖气的效果,这才招呼一大家子人在后院正堂坐了下来。
这衙门看上去是不错。
不过,这里的主要功能还是各级屯卫军官坐值办事用的,并不是专门住人的,真正能住人的也就是后面这两个厢房。
而且这两个厢房也只是卫所指挥使和其家眷的临时住所,简陋得很,就跟一般屯卫住的院落差不多。
他就这么把皇次子朱常溆丢这里貌似有点不公平。
因为他就藩的儿子不止这一个,而是两个,皇长子朱常洛早就已经就藩了,而且还修建了庞大的东王宫。
东王宫那是在原江户城内城的城墙里修建的,规模甚至比一般的王宫都要大得多,皇贵妃秦兰那是亲眼看到了的。
而且,东洋那边的气温远没有这边低,这里可是真正的苦寒之地。
两个儿子住的地方可谓天差地别,这样对皇次子朱常溆着实有点不公平,他再怎么又也要解释一番才行。
他细细想了想,这才郑重道:“溆儿,今年冬天你就委屈一下,在这里过冬,王宫只能明年再给你建了。
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你要习惯勤俭节约,不要学那些藩王穷奢极欲,这样对你自己对大明都没好处。”
这里跟那些藩王府比起来着实简陋无比。
不过,北王朱常溆倒也没有什么穷奢极欲的习惯,他就一个爱好,那就是吃。
或者说,这不叫爱好,而是到了这个年纪的正常需求,毕竟,长身体的时候就是吃得多。
他看了看皇贵妃秦兰,随即连连点头道:“好的,儿臣记住了。”
万历也看了看皇贵妃秦兰,随即问道:“小兰,你是在这里配溆儿过冬还是跟朕回宫?”
他上次说什么要皇贵妃秦兰留下来照顾北王朱常溆其实就是个借口而已。
那时候他是以为皇嫡子朱常洵出事了,这作为宠妃且皇子都有两个的皇贵妃秦兰自然要避讳一下。
结果,搞半天是国舅出事了,而且问题并不大。
皇嫡子朱常洵这会儿也好好的,皇贵妃秦兰自然是不用避讳了。
他这一问却是问得皇贵妃秦兰有点难以抉择了,手心手背都是肉啊,四个孩子那都是她的孩子。
而且,她也不可能带着才三四岁的南王朱常治留在这里度过可怕的寒冬,万一不小心让这家伙跑外面去了那可就完了。
她细细想了想,干脆道:“万岁爷,还是您来定吧,您让臣妾回去臣妾就回去,您让臣妾留下,臣妾就留下。”
北王朱常溆闻言,不由露出一丝紧张之色。
他原本是觉得娘亲在这里陪他,所以他什么都无所谓,现在娘亲有可能要回去了,他瞬间就慌神了。
这小子,在皇贵妃秦兰面前还跟个小孩子一样,哪像个威震一方的藩王。
万历见状,琢磨道:“溆儿也不小了,而且过两年他就要独镇一方了,这个时候是该锻炼锻炼了。
你跟朕回宫吧,这里有元敬、元德和邦屏他们照顾溆儿,没事的。”
唉,那就只能撇下这大儿子了。
皇贵妃秦兰微微点头道:“臣妾听万岁爷的。”
呜呜呜呜。
小朱常溆把嘴一撇,竟然有点想哭的架势。
万历见状,没好气道:“溆儿,你还说想率军去开疆扩土呢,你看见哪个大将军是让娘亲带着上战场的?”
这个好像没有。
小朱常溆闻言,不由满脸复杂之色。
皇贵妃秦兰见状,连忙拉过这宝贝儿子安慰起来。
这个时候,外面突然隐隐传来一阵马蹄声。
很快,单思南便疾步而入,拱手躬身道:“报,刘綎刘将军求见。”
刘綎终于来了。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挥手道:“行了,你们去帮溆儿把厢房收拾收拾,让邦屏、翼明他们把东西都搬过来,跟溆儿一起住左面厢房,右面厢房朕会让元敬和元德搬过来住。”
说罢,他便命单思南去将刘綎招过来。
一众嫔妃和皇子公主见状,连忙起身往外走去。
很明显,他这是要在这里跟刘綎商议什么要事。
不一会儿,刘綎便疾步而入。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万历又让刘綎在左面首位坐下来,这才郑重道:“省吾,缅甸宣慰司又开始攻打孟养宣慰司了。
西南三宣六慰你最熟悉,朕准备让你率云贵川行都司十万土司兵前去增援,怎么样,你觉得人手够不够。”
这帮家伙,又打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