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486节

  为什么还是没有“孔子也”三个字?

  这意思,重点是前面的“可以速则速”,该迅速离任就迅速离任!

  等等,不念“孔子也”好像还有突出孟子的意思。

  孟养浩!

  小皇帝这是在提醒他,孟养浩是孟子后人!

  这意思,人家带头弹劾他,他去职之后可别想着去报复人家!

  小皇帝已经认定他年老不能任仕了!

  可以速则速。

  这是在劝退啊。

  如果不听劝是什么后果?

  小皇帝如果劝不动他会怎样?

  后果不敢想象!

  他都七老八十了,难道真要为了多在刑部尚书任上呆些时日以致晚节不保乃至被小皇帝给整死吗?

  这刑部尚书他已经当得够久了,是该退位让贤了。

  辛自修呆呆的想了一阵,还是满脸苦涩道:“万岁爷,微臣乞骸骨。”

  嗯,你听劝就好。

  万历微微点头道:“你也算清正廉洁,家里虽然不缺什么,但也没多少余财来养老,更没什么余财养活一家子人。

  这样吧,朕就按屯卫军户的标准,赐你良田五十亩,这样你们一家子丰衣足食应该是没问题了。”

  小皇帝原来什么都知道!

  不对,小皇帝已经长大了,应该称之为万岁爷了。

  他老是下意识认为万历是小皇帝,那是因为万历的确比他小多了。

  不过,万历这会儿已然不小了。

  辛自修闻言,连连拱手躬身道:“多谢万岁爷恩典。”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抬手一挥。

  辛自修连忙拱手躬身告退。

  小朱常洵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门口,又忍不住问道:“父皇,您不是说这次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吗,您为什么这么轻易放过他,还赐他良田五十亩?”

  这个也要看人来的。

  万历微微摇了摇头,随即耐心教导道:“父皇之所以第一个选他也是有原因的。

  他的确算清正廉洁,而且,他也不属于那种要跟我们你死我亡的官员。

  这你死我亡并不是一个口号,也不是一个念头,而是两个阵营不死不休的争斗。

  我们要分清楚,谁是敌对阵营的,是哪些人要跟我们不死不休。

  清流并非全是我们敌对阵营的,孟养浩不是,辛自修也不是。

  辛自修贪念并没有那么强,他不会想尽办法跟我们作对,劝一劝还是有可能劝退的。

  他听劝,父皇就放过他,并且赐他良田五十亩,这算是给那些贪念不强的清流树立一个榜样。

  同时,我们这么做也可以麻痹一下那些真正想跟我们不死不休的官员,让他们以为我们不会下重手。

  你要记住,你死我亡是一个争斗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两天,也不是一两个月,甚至不是一两年,你不能急。

  比如,蒲州三大豪族,那是早就跟朕不死不休了,这都多少年过去了,他们还隐藏在暗处想要翻身呢。

  这场争斗可没这么容易结束,我们需得有耐心,哪怕是真刀实枪的打仗,那也不可能集结了人马就冲上去拼命。

  朝堂之上的争斗那更是尔虞我诈,旷日持久,我们还得用点战术才行,先动辛自修那就是麻痹战术。

  辛自修这个人对他们其实没什么用,只是辛自修所处的职位对他们有用,我们动辛自修,他们并没有切身之痛

  而且,我们也只是让辛自修致仕而已,甚至还赐了人家五十亩良田,这就不算是惩戒。

  你想想,这种情况下,那些真想跟我们你死我亡的官员会不会考虑一下要不要真来个你死我亡呢?

  我们好像没有你死我亡的意思,他们真要你死我亡也要考虑考虑的,这就是麻痹战术。”

  呃,这个也太复杂了。

  小朱常洵琢磨了好一阵,还是有些不解道:“父皇,这都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了,麻痹有用吗?”

  你还是不了解朝堂之上的斗争。

  万历微微摇了摇头,不答反问道:“你想想,父皇如果不动手收拾他们,他们敢先动手吗?

  他们先动手就是找死,父皇手底下几百万人马可不是摆设,正面对决他们是来多少死多少。

  这会儿他们实力没我们强,那就唯有选择到处躲藏,寻找机会,我们则可以一步一步把朝堂各大衙门的掌控权夺过来。

  你不要以为一开战就是决战,这场旷日持久的争斗才刚开始呢。

  我们麻痹他们自然是有用的,这就叫温水煮青蛙,我们就用小伙慢慢煮,他们也感觉不到有什么太大的不适,等他们感觉到难受了,那已经离死不远了。

  你想想,我们如果一开始就用大火猛煮,他们是不是会赶紧想办法跳出锅去躲避乃至拼命反抗?”

  哦,这就是温水煮青蛙啊。

  小朱常洵闻言,似懂非懂的点头道:“儿臣明白了。”

第526章 刑部易主

  刑部尚书辛自修乞骸骨归!

  此事就如同一块巨石投进了看似平静无波的大明朝堂。

  东林和浙党有些官员那都差点被砸得跳了出来。

  万历真动手了,他们怎么办?

  他们也动手吗?

  这个时候他们还拿什么动手?

  水师和边军暂且不说,他们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万历也不用调水师和边军来收拾他们,光是京营的人马就足以将他们碾压了。

  说句不好听的,他们现在的实力连跟京营动手的资格都没有,禁军和锦衣卫他们都干不过。

  如果可以,他们自然想弄死万历,换个皇帝。

  问题,这会儿他们压根就没法弄死万历啊。

  怎么办呢?

  这一颗巨石砸下去貌似就砸出个硕大的水花来,并没有砸出什么鱼来,万历也没有急着去撒网捕鱼。

  刑部尚书辛自修乞骸骨归,这尚书位置就空出来了。

  这一次他可不再会让东林和浙党的官员上了。

  他要开始掌控整个朝堂了,这会儿自然得换自己人上了。

  这个人选他也早就想好了。

  他直接一道圣旨,招登莱巡抚袁可立回京。

  登莱水城离京城并不远,而且这会儿水师快船也多得很,袁可立回京那是方便得很。

  前后都不到三天时间袁可立便回到了京城。

  这天一大早辰时许,他便跑御书房求见来了。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万历便不由得仔细打量起这历史上让后金都忌惮的名臣来。

  这会儿袁可立才三十多岁,正值壮年,看上去着实精神,那军户独有的气息更让其看上去如同披上文官袍服的将领一般。

  原本他就是想让袁可立统帅大军去收拾后金的。

  不过,后面他慢慢想明白了,文官统帅大军不行。

  这个不行不但有文官不能掌控兵权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文官统帅大军是真不行。

  大明王朝的历史那就是明证。

  洪武朝、永乐朝的时候那都是武将出身的公侯勋贵统帅大军,那时候的明军可以说天下无敌。

  不过,换成文官统帅大军那战绩就不是天下无敌了,而是另外四个字,惨不忍睹!

  文官统帅大军是真不行。

  不说别的,就说辽东。

  原来辽东总兵李成梁统帅辽东军的时候可以说是百战百胜,鲜有败绩。

  后面换成巡抚乃至总督之类的文官统帅大军之后结果如何?

  杨镐就不说了,萨尔浒之战换任何一个总兵指挥那都不会打成那样。

  后面几位除了会吹好像就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

  熊廷弼好像吹得很厉害,结果被浙党自己人给弹劾去职。

  袁应泰那是直接就把沈阳丢了,把戚家军仅余的一点精锐和数千白杆兵全部葬送在浑河。

  孙承宗看似要力挽狂澜了,但却因为党争被罢免了。

  袁崇焕貌似还取得了两场大捷,结果却莫名其妙跑去把毛文龙给斩了!

  洪承畴那就更不用说了,大明最后十多万边军精锐全交他手里了,他几乎跟杨镐一样,建奴都没干掉几个就莫名其妙的败了,一败涂地。

  那时候的明军并不是不行,曹变蛟当时气不过,率八百人马夜袭皇太极大营,八旗大军那都被杀得乱了套,几万人马愣是围不住曹变蛟,最后还只能调集所有弓箭手将曹变蛟逼退。

  文官统帅大军,那考虑的好像还都不是战斗本身的事,或者说,文官统帅大军受战场之外因素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武将就不一样了,辽东铁骑、戚家军、白杆兵在武将的统帅下那都是以少胜多的精锐,可以说是百战百胜。

  但是,一换文官来统帅就不行了,以多打少那都会败得莫名其妙。

  所以,文官统帅大军是真不行,他也没打算让袁可立来统帅大军了。

首节 上一节 486/5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谁教你这么当兵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