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70节
何起鸣就是张四维的狗腿子啊,我跟他关系当然不错。
吴兑连连摇头道:“万岁爷,微臣跟何起鸣也就是君子之交,毕竟大家都是朝中同僚,表面上的关系还是要维持的。”
你还君子呢。
万历又假装满脸怀疑的看了这家伙一阵,这才拿起两份供词让一旁的成国公朱应桢递了过去。
吴兑结果供词一看,那手都吓得抖了起来。
张诚竟然将何起鸣招供出来了。
何起鸣竟然也招供了!
这何起鸣的罪状虽然只是伙同张诚贪墨修缮皇宫的银钱,但那也是几十万两啊,抄家流放是免不了的。
小皇帝这是要继续搞牵连吗?
张诚如果把他招供出来怎么办?
他跟张诚可是一伙的,虽然他没有跟张诚一起贪腐过,谁知道张诚知不知道他干过些什么。
小皇帝把供词给他看又是什么意思呢,敲打他吗?
他颤手把供词看完,又细细想了想,这才小心道:“万岁爷,微臣真没想到何起鸣是这种人,如此贪赃枉法,按律应抄家流放。”
你还玩起大公无私来了是吧?
看样子你还没明白朕的意思。
万历又满脸怀疑道:“李文全招供了一件案子,武清侯府一直负责供应边军戎装,但是,材料是蒲州三大豪族提供的。
蒲州三大豪族提供的材料有很大的问题,边军的棉衣根本就不保暖,为此辽东都司的将领都上疏弹劾了很多次。
听说你跟杨博、王崇古、张四维的关系也很好,你也当过兵部尚书,这件事你是不是也参与了?”
啊?
李文全把这事都招供出来了!
小皇帝这么问又是什么意思呢?
如果小皇帝硬要把他牵连进这件案子怎么办?
等等,蒲州三大豪族!
小皇帝肯定知道他跟杨博、王崇古和张四维什么关系。
但是,小皇帝偏偏这么问。
这意思是让我警告一下蒲州三大豪族还是让我跟蒲州三大豪族撇清关系呢?
他细细想了想,这才小心的道:“万岁爷,这事微臣知道,不过这事跟微臣没有关系啊,边军戎装谁供应这是前任兵部尚书定下来的,而且武清侯是国丈,微臣不敢管这事啊。”
你不是不敢管,你就是纵容。
万历盯着他看了一阵,又怀疑道:“你跟郑洛的关系也很好吧?”
你怎么又扯郑洛身上去了?
吴兑连连摇头道:“没有没有,微臣跟郑洛就是公事上的往来,没什么私交。”
你撇的倒是干净。
万历还是满脸怀疑道:“那你为什么不让郑洛回京述职,他任职三年早就期满了。”
这!
你意思我不该帮蒲州三大豪族霸着宣大和山西总督的位子是吧?
问题,这事我都不帮他们,他们还会把我当自己人吗?
这个着实让人纠结啊。
小皇帝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如果他再继续帮蒲州三大豪族办事,那就收拾他。
他如果不帮蒲州三大豪族办事,张四维就会收拾他!
不过,现在朝堂之上明显是小皇帝势大,张四维连首辅都不是了。
而且,不管是小皇帝还是申时行肯定都会想尽办法阻止张四维回朝。
也就是说,张四维还能不能回朝掌权还不一定呢?
好汉不吃眼前亏啊。
现在招惹了小皇帝他可就完了,至于张四维,以后再说吧。
吴兑纠结了一阵,随即咬牙道:“微臣明白了,微臣一定公事公办。”
你明白了就好。
朕先留着你这个幌子麻痹张四维一下,以免他狗急跳墙。
这大开杀戒也是有技巧的,明朝开始和结束两个皇帝都曾大开杀戒,洪武大帝和崇祯皇帝大开杀戒的结果却截然相反。
洪武大帝大开杀戒,杀出了一个大明盛世来。
崇祯皇帝大开杀戒,直接把大明给杀灭亡了!
这就是天渊之别。
如果论杀的数量,崇祯杀的那跟洪武大帝就没得比。
洪武大帝可不光是利用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大开了两次杀戒,还有空印案和郭桓案,那两次洪武大帝也是大开杀戒。
据不完全统计,洪武朝四大案,牵连的官员及其亲友最少十多万,光是被咔咔的就在六万以上。
崇祯杀的那点人跟洪武大帝比起来就不算什么。
如果说大开杀戒的大案,那也就是崇祯元年的魏忠贤谋逆案。
崇祯元年的时候时候魏忠贤谋逆案牵连的官员也就百来号人,但是,崇祯死咬着不放,还要继续牵连。
当时的首辅韩爌假假意思按崇祯的要求加了三次,每次就加了几个人。
崇祯还觉得远远不够,还要继续。
结果,崇祯二年己巳之变,皇太极兵临城下!
大明自此大乱,一发不可收拾,直至灭亡。
所以,大开杀戒也是有技巧的,一次杀出个朗朗乾坤来是不可能的,一次不行那就多来几次就行了。
这次差不多了还有下次呢。
万历假意盯着吴兑犹豫了一阵,这才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挥手道:“嗯,下去吧。”
吴兑闻言,如释重负般拱手躬身而去。
接下来貌似就可以大开杀戒了。
不过,在大开杀戒之前还有一件事要办。
第75章 疯狂抄家
这大开杀戒之前还有什么事要办呢?
那自然是抄家。
历史上崇祯这点也没做好,或者说没意识到。
朝廷没钱或者当皇帝的没钱,那就查抄贪官污吏啊。
京城官员有的是钱,特别是贪官污吏,这些人手里的钱绝对够组织和操练一支强大的军队出来了。
崇祯好像就没意识到这一点,就好比魏忠贤谋逆案,那上百阉党一个个可都富得流油,崇祯竟然没有去抄了他们的家,结果,钱财全被别人给卷跑了!
这家伙最后穷到没钱发粮饷那也是有原因的。
崇祯杀人那好像就是为了杀而杀,漫无目的的乱杀。
比如,他杀袁崇焕、熊文灿、郑崇俭、刘策等等六部尚书一级的封疆大吏,多少都有点让人莫名其妙。
洪武大帝大开杀戒那都是有目的的。
胡惟庸案杀那么多,那是为了收回文官手中的权力。
蓝玉案杀那么多,那是为了收回武将手中的权力。
空印案杀那么多,那是为了震慑官场,澄清吏治,防止以权谋私。
郭桓案杀那么多,那是为了惩治贪官污吏,防止官场腐化。
万历这次大开杀戒可不光是为了收拾张四维一党,他还想搞钱来发展武力。
这个也是他早就想好的,他要抄家搞钱。
张四维一党那都不知道攫取了大明多少利益,一个个那都有的是钱,不抄了他们的家,搞钱来发展武力实属浪费。
至于为什么要在大开杀戒之前抄家,那是因为杀了再抄和抄了再杀完全不一样。
他没有大开杀戒之前,谁知道他要杀谁?
这个时候肯定没人知道他想杀多少人。
更重要的就算是谋反株连九族,那些人家里的家丁、护院和奴仆也不可能被株连。
如果他还没大开杀戒,谁都不知道谁会死。
那些人家里的家丁、护院和奴仆自然不敢乱来。
主人还在呢,谁敢乱来,他们若是敢乱来,万一主人放回来了,不收拾他们才怪呢。
如果他大开杀戒了,人都砍了,那些人家里的家丁、护院和奴仆估计会立马做鸟兽散。
而且,能拿走多少财物就会拿走多少财物,主人都不在了,不拿白不拿啊。
所以,大开杀戒之前一定要把家给抄了,要是杀了再抄,那估计都抄不到多少东西了。
万历敲打了吴兑一番之后,立马便命人把英国公张元功、蓬莱侯戚继光、内阁大学士余有才、兵部尚书梁梦龙、督察院左都御史高茂才和李玄成、单思南等全部召集到御书房中。
这些人等于都是他的亲信,他自然不用再装作怀疑这个怀疑那个了。
人都到齐之后,他立马便郑重道:“这次张诚造反一案牵连甚广,而且有些人是被骗进来的,有些人跟造反还没有关系,有些人虽然没有直接参与那也得惩处,我们得仔细斟酌。”
众人闻言,皆是满脸郑重的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