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78节

  麻贵和董一奎那就不是蒲州三大豪族的人,那自然不能让这两个家伙掌控宣府镇和大同镇的兵权。

  于是乎,宣府镇和大同镇的边军将领开始阳奉阴违了。

  这一手万历自然早就想到了。

  他直接下旨,将宣府镇和大同镇的副总兵、参将、游击将军等全换成了麻贵和董一奎的亲信。

  这还没完,紧接着,他又让麻贵和董一奎统计宣府镇和大同镇自嘉靖朝以来的军功奖励,没有领到的边军将士,他全部补发!

  他这一下就砸进去一百多万两,宣府镇和大同镇的边军将士那是欣喜若狂,士气爆棚。

  这些上阵杀敌的边军将士还都不是蒲州三大豪族的人,如果是那就不用上战场去跟敌人去拼命了。

  而且他们拼了命还拿不到军功奖励,这就足以证明他们不但不是蒲州三大豪族的人,反而是蒲州三大豪族欺压的对象。

  他们拿了麻贵和董一奎发下来的军功奖励,那自然会感恩戴德,效忠麻贵和董一奎。

  而且,这些能杀敌立功的将士还就是边军中真正能打的精锐,有了他们的效忠,麻贵和董一奎自然很快就能掌控宣府镇和大同镇的兵权。

  这还没完呢。

  紧接着,万历又下旨,追记原宣府镇游击将军董旸军功,追封忠勇伯,赠世卷,追记原宣府镇副总兵麻禄军功,追封忠毅伯,赠世卷。

  这一下董一奎、董一元和麻贵、麻锦那真是感激涕零,誓死效忠,成了他的铁杆亲信。

第83章 将领不够怎么办

  董一奎和麻贵分别掌控了宣府镇和大同镇。

  京城以西终于有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那么,这道防线有多坚固呢,宣府镇和大同镇到底还剩多少边军屯卫呢?

  其实,原本驻守宣府镇和大同镇的边军屯卫很多。

  因为永乐朝的时候宣大就是抵御北虏的最前沿。

  那时候京城北面好歹还有北平行都司和朵颜三卫,蓟州镇还只能算第二道防线,所以蓟州镇的人马并不是很多。

  宣大就不一样了,这两镇不但紧邻北虏,而且没有燕山这道天然屏障,地势相对平坦,适合北虏骑兵入寇,所以,永乐朝的时候宣府镇和大同镇都集结了重兵驻守。

  大明九边,除了辽东镇就属宣府镇和大同镇兵力最多。

  董一奎和麻贵那都是边军屯卫出身,再加上他们两家自永乐朝开始便在宣大为将,整饬宣大边军屯卫那自然是小菜一碟。

  没过多久,两镇的边军屯卫便统计出来了,连带战马都点清了。

  宣府镇,永乐朝驻防边军屯卫十二万六千余户,战马四万余匹,百余年的战损加上边军屯卫逃逸也比较严重,现存边军屯卫八万余户,马两万余匹,其中能挑出来操练备战的青壮五万余,能挑出来的战马约一万余匹。

  大同镇,永乐朝驻防边军屯卫十三万五千余户,战马将近五万匹,百余年的战损加上逃逸,现存边军屯卫七万六千余户,马不足两万匹,其中能挑出来操练备战的青壮四万余,能挑出来的战马约一万匹。

  大同镇原本驻守的边军屯卫就比宣府镇多出将近一万,为何现在反而比宣府镇兵力还少呢?

  这跟嘉靖朝的庚戌之变有很大的关系。

  嘉靖二十九年,通敌卖国之贼咸宁侯仇鸾勾结俺答汗入寇,俺答汗直接攻入大同镇,总兵张达和副总兵林椿战死,大同镇将近三万边军精锐全军覆没!

  大同镇经此一战三十多年还没恢复元气。

  而那时候咸宁侯仇鸾就在宣府镇,俺答汗自然不可能攻打宣府镇,俺答汗在咸宁侯仇鸾的指引下直接绕道古北口,攻入了京畿。

  所以,宣府镇保存的边军屯卫要比大同镇多一点。

  董一奎和麻贵彻底掌控了宣府镇和大同镇之后,万历又将他们连带宣大和山西巡抚贾应元一同招回了京城。

  这宣大可不是掌控在手里就行了,边军屯卫那也不是点个数就行了,如果不集结起来好好操练一番,那屯卫还是屯卫,根本就成不了边军精锐。

  宣府镇距离京城大致也就四百里左右,三人是相约齐聚宣府镇一起出发,中途不断换马,酉时还未至,他们便赶到了京城。

  万历为了方便跟他们商议还专门挑了个空旷的偏殿,命人摆了张大圆桌,桌上还摆了不少地图。

  夕阳西下,三人带着红霞齐步踏入偏殿,那气势竟然还都差不多,全都带着铁血之气,就好像三人都是边军将领一般。

  其实,贾应元就是蓟州镇边军屯卫军籍,只是他考上了进士,又异常的勇猛无畏,张居正才会派他去蒲州三大豪族的老巢负责清丈田地。

  历史上,这位铁血巡抚是被埋没了,那时候他是刚清丈完大同镇的田地便被张四维手下的言官弹劾,革职查办,捉拿回京受审!

  现在就不一样了,他都因功擢升宣大和山西总督了,那气势更是如同沙场上的猛将一般,勇猛无匹。

  万历细细打量了三人一番,不由暗自点了点头。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他便起身招手道:“来,仁甫,董将军、麻将军都过来看看地图。”

  桌上摆了好几张地图,最上面的一张就是大明九边的地图。

  三人连忙围拢过去,细细看起地图来。

  万历则是直接问道:“现在偏关镇、延绥镇、固原镇、宁夏镇和甘肃镇边军屯卫大致还有多少,你们可知道?”

  这个。

  董一奎和麻贵闻言,皆看向贾应元。

  他们兴许都知道,但人家是总督,理应让人家来说。

  这会儿武将地位可远不如文官,总兵在总督面前那压根就不算什么。

  贾应元见状,估摸道:“这几个边镇按永乐朝的配备,偏关镇是五万三千左右,延绥镇是五万六千左右,固原镇是六万左右,宁夏镇是七万左右,甘肃镇是九万六千左右,加起来就是三十三万左右。

  不过,现在边军屯卫缺额严重,按各大边镇的情况来看,各个边镇现存的屯卫都只有六到七成了,而且这些边军屯卫大多被掌权者压榨,能战的并不是很多。

  也就是说,现在这五个边镇剩下的边军屯卫大概有二十余万,操练一番,能上战场的估计最多也就十二三万。”

  边军屯卫缺额着实很严重,不过,事情都有正反两面,屯卫缺额严重并不一定就是坏事。

  如果从现在的形势来看,五个边镇屯卫缺额严重对他来说反而有点好处。

  现在他手里头京营加上蓟州镇边军就有九万了,再加上宣大的边军,那就是十八万了。

  表面上他的实力已经强过蒲州三大豪族了。

  不过,蒲州三大豪族还有外援,图们汗和土默特部的兵力加起来就不止十八万,还有努尔哈赤,那都不知道扩张的怎么样了。

  而且,宣大边军还只是个数量而已,并没有多大战力。

  万历细细想了想,随即又问道:“现在宣大边军武器装备如何?”

  董一奎颇有些无奈道:“万岁爷,宣大自嘉靖朝以来就军备废弛,现在宣府镇能用的刀枪都不到两万套,盾牌和弓箭更少,盔甲就没多少套。”

  麻贵微微叹息道:“大同镇经庚戌之变那一劫情况更差,现在大同镇能用的刀枪才一万多套,盾牌、弓箭和盔甲那更是少得可怜。”

  这个问题倒不是很大,因为打造冷兵器对他来说已经不算什么了。

  万历又细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这样,仁甫,你帮他们把兵力调配一下,让两个边镇的青壮都达到四万五左右,然后再分成三批轮番操练,朕每个月给你们各三万两的粮饷。

  至于武器装备,朕马上命人打造,除了盔甲和弓箭,刀枪和盾牌年前应该能给你们配齐。”

  这个。

  董一奎和麻贵闻言,不由对望了一眼。

  最终还是跟万历比较熟的麻贵小心提醒道:“万岁爷,现在宣大的屯田都十不存一了,边军屯卫大多要去干苦力活维持一家人的生计,轮番操练怕是不行啊。”

  这帮狗东西,就知道挖大明的墙角。

  万历闻言,冷冷的道:“你们现在掌控了军权,不用顾忌什么了,所有屯田,强行清退,凡是兼并屯田的屯卫军官全部革职查办!”

  这么乱来!

  麻贵还算是有些无奈道:“万岁爷,宣府镇可能还好一点,大同镇的屯田大部分都是被代王府兼并的啊,我们能强行清退吗?”

  藩王兼并田地最严重。

  朕迟早收拾这帮蛀虫。

  万历冷哼道:“代王府怎么了,一样强行清退,你跟代王府的人说,他们若是敢闹事,朕直接削藩!”

  这么狠!

  那应该没问题了。

  代王府的人应该知道当今天子发起狠来有多可怕了,公侯勋贵那都株连九族,皇亲国戚那都抄家流放。

  武清侯世子还是当今天子的亲舅舅呢,一样抄家流放了,代王府那些皇亲国戚跟当今天子那都不知道是隔了多少辈的亲戚了,当今天子肯定不会顾忌。

  代王府如果不肯清退屯田,那真会被削藩,现在的藩王可没有洪武朝那么强的实力了,他也不用怕。

  麻贵连忙拱手躬身道:“末将遵旨。”

  这利用本是边镇出身的将领来掌控边镇着实不错。

  如果其他几个边镇也能有麻贵和董一奎这样忠心耿耿又在地头上有点实力的将领,收回另外五个边镇应该不是很难。

  万历又问道:“仁甫,麻将军、董将军,你们可还有其他边镇的将领推荐给朕?”

  这个可不能乱推荐,若是出了问题就麻烦大了。

  贾应元细细想了想,随即无奈摇头道:“万岁爷,其他边镇微臣真不是很熟。”

  董一奎和麻贵亦是满脸无奈的摇了摇头。

  没有?

  这几个都不知道,他更不知道,历史上万历朝西北那五个边镇真的好像一个名将都没出啊。

  怎么办呢?

  万历闻言,不由皱眉沉思起来。

第84章 崇武从武举会试开始

  万历又出宫了。

  这天一大早辰时许,朝阳初升,很少打开的承天门突然又打开了。

  紧接着便是上万锦衣卫轻骑蜂拥而出,这还没完,后面还有上万禁军轻骑呢。

  两万轻骑齐出,整个京城顿时蹄声雷动。

  那浩浩荡荡的队伍一路从承天门狂奔到大明门,又从大明门狂奔到正阳门,出了正阳门又朝永定门狂奔而去,也不知道是要去干什么。

  这会儿万历出宫乃至离开京城那都无人敢管也无人敢问了,他想要去干什么也无需跟任何人说。

  他就身着飞鱼服混在锦衣卫的队伍里,别人甚至都不知道他有没有出宫。

首节 上一节 78/5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谁教你这么当兵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