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第94节

  这个。

  一众将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终于,出身靖虏卫的赵率教拱手躬身道:“万岁爷,末将曾随军去支援过宁夏镇一次。”

  还好,有人去过。

  万历又问道:“宁夏卫四周好像多山吧?”

  赵率教连连点头道:“是啊,万岁爷,宁夏卫、宁夏中卫、宁夏后卫等那都在山间河谷之中。”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也就是说,叛军要想攻占其他地方唯有从黄河河谷西攻靖虏卫又或者走清水河河谷南攻固原是吧?”

  赵率教缓缓点头道:“是的,万岁爷,如果他们想向西或者向南扩张,那唯有走黄河河谷又或者清水河河谷,其他地方大军基本不能通行。

  他们往东去攻打延绥镇好像也很难,那边也没有大军通行的山间谷道,唯一的一条山间小路那都被延绥镇的三山堡挡住了。

  不过,他们可以沿着黄河谷道往北进攻河套平原,北面通往河套平原的谷道才是最宽的。”

  叛军能往北打那就好了。

  不过,这个应该是不大可能的,至少这会儿不可能。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你觉得靖虏卫和固原能撑多久?”

  这个就不好说了。

  赵率教琢磨道:“固原镇的兵力和宁夏镇差不多,而且靖虏卫和固原那也是堡垒城池密布,这种情况下叛军冒然攻打,恐怕会僵持不下。”

  那就行了。

  万历嘴角微微一翘,暗自邪邪一笑,这才问道:“元敬,你觉得让杨俊民去平叛怎么样?”

  啊?

  戚继光闻言,那都不由得一愣。

  杨俊民可是杨博的儿子,现在蒲州三大豪族在朝中官职最高的子弟就是这家伙了。

  你竟然想派杨俊民去平叛!

  这不是乱来吗?

  不过,这么乱来貌似还是一招妙棋。

  啺菖崖揖褪潜黄阎萑蠛雷灞频陌。醚羁∶袢テ脚眩瑔拜肯定跟这家伙拼命。

  而且,西北就是蒲州三大豪族的地盘,派其他人去平叛估计根本就调不动陕西三边的人马。

  杨俊民绝对能调动陕西三边的人马,关键就是这家伙会不会真去平叛。

  他细细想了想,随即郑重道:“万岁爷,这倒不失为一步妙棋。

  不过,杨俊民十有八九会出工不出力,又或者调集大军死守固原,就是不去平叛。

  到时候,还是得我们上啊。”

  万历微微点头道:“是啊,这家伙十有八九会出工不出力,因为他们的目标是京营。

  他们就想朕把京营派去平叛,这样,不管是让北虏断京营的粮道也好,还是让京营跟叛军拼个两败俱伤也好,对他们都是及其有利的。

  所以,现在朕还不能派京营去,朕就让杨俊民去平叛,他若是出工不出力,等我们准备好了,朕就将他革职查办!”

  这一招着实是妙啊!

  蒲州三大豪族本来是想接啺葜依次阉巧趸蚴且站┯叭テ脚选�

  现在,他们就不派京营去平叛,反而派杨俊民去平叛,为难的就是杨俊民了。

  杨俊民如果真调集大军平叛,那蒲州三大豪族这一手棋就白下了。

  而且,杨俊民如果平叛了他们还不用费一兵一卒,蒲州三大豪族在西北的力量却会因此损失惨重。

  杨俊民如果出工不出力,就是不平叛,那就能名正言顺的将其革职查办。

  这样一来,蒲州三大豪族在朝中唯一的三品大员都完了,那就如同寡妇死了儿子一般,彻底没指望了。

  关键,现在这天气京营去平叛那真是步步惊心,异常艰难。

  如果蒲州三大豪族的目标真是他们,他们甚至都不一定能活着赶到宁夏镇!

  明年一开春他们再召集几万人马操练一下就不一样了,到时候他们完全可以凭借实力平推过去。

  这一招着实是妙啊。

  想到这里,戚继光不由拱手躬身道:“万岁爷英明。”

  你也觉得乱下一手妙啊?

  万历闻言,立马朗声道:“拟旨,擢山东巡抚杨俊民总督陕西三边,专责平定啺葜摇!�

  一众将领闻言,那都不由得连连点头。

  这一招着实是妙。

  不过,这还没完。

  万历又拿起白蜡杆在地图上一圈,随即邪邪的道:“你们谁家里是陕西三边的,都派人送密信回去,杨俊民召集人马的时候,你们的亲友和你们控制的人马尽量不要去,就算去了,也给他来个出工不出力。”

  呃,这么搞?

  杨俊民这次怕是要被玩到吐血了。

第102章 老阴逼差点嗝屁

  万历竟然突然下旨,擢山东巡抚杨俊民总督陕西三边,专责平定啺葜遥�

  什么啺葜遥�

  申时行收到圣旨那都傻眼了。

  蒲州三大豪族为了打万历个措手不及,专门把西北的急报都给卡住了。

  这会儿朝廷压根就没收到宁夏副总兵啺莺颓胺嬗谓醵珪D叛乱的消息。

  申时行自然是莫名其妙。

  不过,这会儿他已经不敢摆明了违抗万历的旨意了。

  万历都下旨了,那肯定是有啺葜摇�

  而且,杨俊民去平叛对他来说貌似也是好事。

  这家伙就没什么真本事,纯靠家里关系扶上去的,让这家伙去平叛也好,最好被叛军干死!

  杨俊民收到圣旨和内阁八百里加急传来的公文,那也傻眼了。

  他着实没想到,小皇帝会派他去平叛。

  这下怎么办?

  他只能赶紧动身回蒲州去向亲家公王崇古请教了。

  蒲州古称蒲坂,其历史可追溯到夏商周时期,很多古籍上就有记载,舜都蒲坂也。

  至于蒲州的历史为什么这么悠久,其实就是因为河东盐池。

  古时整个中原食盐大多出自河东盐池。

  河东盐池就在蒲州旁边的解州,传说中黄帝大战蚩尤,蚩尤身首被“解”之地就是解州,故河东盐池也被称为“解池”。

  至于为什么河东盐池在解州而蒲州因河东盐池而闻名,那是因为交通原因。

  蒲州和解州都处在一个大盆地之中,三面环山,一面是黄河。

  河东盐池之盐要翻山越岭转运出去很麻烦,自从有了舟楫之后,走水路那是最佳选择。

  所以,黄河岸边的蒲州就成了池盐的主要中转地,风陵渡就在蒲州南面几十里,古时为了方便将池盐转运到长安还专门修建了有名的浮桥蒲津桥。

  正是因为这里是池盐的主要中转地,商业发达,所以蒲州自古多商贾。

  蒲州王氏那就是靠河东盐场起家,他们起家之后与张氏和杨氏联姻,张氏又顺势霸占了长芦盐场的生意,杨博和王崇古又凭借权势霸占了北虏的生意,自此,蒲州三大豪族便一发不可收拾。

  其实,若论蒲州三大豪族的起源,那还是要归功于蒲州王氏。

  他们若不是霸占了河东盐场的生意,谋取了巨额的利益,那就不可能有后面的蒲州三大豪族了。

  至于八大皇商里面两个姓王的,那跟蒲州王氏肯定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为八大皇商明面上主营的就是河东盐场和长芦盐场的生意。

  历史上,天启到崇祯年间,蒲州三大豪族的接班人韩爌还在掌权呢,他们自然不可能将河东盐场和长芦盐场的生意让与外人。

  所以,八大皇商跟蒲州三大豪族是亲族关系,这点毋庸置疑。

  蒲州王氏可以说是蒲州三大豪族的源头,也是八大皇商的源头。

  这会儿的蒲州王氏可谓如日中天,王家大院几乎占了蒲州城西半城之地,那密密麻麻的大小院落简直数都数不清楚,里面的丫鬟、仆役、家丁、护院最少也有数千之多。

  如果没来过王家大院,那真不知道什么叫有钱。

  十一月中旬,风陵渡以南的河面正要结冰之时,杨俊民终于赶了回来。

  他赶回蒲州城的时候正是午时许,但因为大雪纷飞,天色昏暗,那就跟傍晚时分差不多,隔个几丈远那就看不清人了。

  这时候的蒲州城都已经是白茫茫一片,王家大院那就如同豆腐作坊里的豆腐块一样密密麻麻,看着都让人眼晕。

  或许,这也正是弥勒教余孽能刺杀张四维却栽在王崇古手里的原因。

  王家大院太大了,没来过的人别说是在这么大的院落里找到王崇古了,走进去那都会迷路啊。

  杨俊民自然不会迷路,他坐马车里便有人将他送到王崇古所在的院落。

  这时王崇古正在硕大的膳房中用膳呢。

  他半躺在金丝楠木雕琢出来的躺椅上,身上还盖着一块硕大的貂皮毯子,那跟前的大圆桌上山珍海味足足摆了数十样,服侍他吃饭的俏丽丫鬟都有十多个。

  那大圆桌底下和四周的角落都不知道摆了多少个香炭暖炉,整个膳房那是暖融融的,好不舒服。

  但是,王崇古此时并没有什么胃口。

  他已经七老八十了,再俏丽的丫鬟他也有心无力了。

  满桌的山珍海味他就没吃几口,这会儿他正满脸落寞的盯着玻璃窗外出神呢。

  唉,老了,什么都干不了了,纵有万贯家财,纵有豪宅美婢,那也无福消受了啊。

  杨俊民那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院子里时他那脸上才露出一丝难得的欣慰之色。

首节 上一节 94/5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谁教你这么当兵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