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兵圣 第18节
邓老大眉头一皱,内心好奇,越发逼迫道:“不是咱们这条道上的人,为什么能上岛,都知道祁家落魄了,难道已经落魄到此地步。”
那管事苦笑,竟然不再保密,透露了对方的来历:“是王家军的人。”
“他们?”
听到是王家军,邓老大神色一顿,随后冷笑起来。
“王家军的什么人,他们怎么上岛了。”
管事见对方的架势,顿感不妙。
正当管事紧张起来的时候,对面的邓老大反而安静下来,没有继续闹事,让手下们快点搬完货物,早点歇息。
忙碌了半夜。
货物终于搬完,因为祁家几十年的信誉,后面的事情不用邓老大理会,货物安全的很,祁家自会把货物交给来接货的海商。
邓老大带着几十名手下回到船上,船只停靠在岸边,人们都累了半天,先好好睡一觉,明日开船回家。
“姓王的在岛上。”
邓老大与几名亲信手下喝着酒吃着肉。
“哪个姓王的。”
“王家军那个姓王的。”
“哗啦。”
有个头目吓得握不住碗,摔在了船舱木板上,滚到角落里。
众人没有嘲讽。
有人结巴道,“王王将军?”
邓老大眯起眼。
一脸冷笑。
“没想到啊,这趟运气如此好,竟然能碰到姓王的,咱们多少兄弟栽到他手里,这回落到了我们手上,决不能让他跑了。”
见到手下们的神色,邓老大气疯了,骂道,“怕什么怕,他才带了三五个人而已,咱们七八十号人,还带着铳,他就算有三头六臂,这回也插翅难逃。”
“那可是王将军。”
“灭了两千倭寇,自己才死了三个人。”
有人惊惧恐慌。
“没出息。”
“他又不是神仙,就算他是神仙,今晚也要扒了他的皮,不趁他这次失势干掉他,万一他哪天复出,我们还能有好日子过?”
到底是利益为重。
因为王家军的出现,一年半载里,各路豪强都不好过,不敢太过招摇,生怕树大招风。
第20章 金身不破
第二天一早,祁英豪赶过来陪王信一行人吃早饭。
王信也没问祁英豪昨天干嘛去了。
“听人说,王兄已经确定了地方。”祁英豪为王信他们开心的说道。
“的确。”
王信也想早点解决此事,出来了三日,越是最后的时候,营里的事务越是多,扬州那边恐怕都要急了。
“那一处水泡子,光犁地挖沟渠,把水排干,估摸没几个月的功夫搞不定,第一年别想有收成,最少第三年才能正常。”
知道祁英豪真心帮忙,王信也言语真诚,没有故意挑刺压价,“开荒要三年,算是不错了,而且地也肥,开荒出来后,收成不会少。”
祁英豪佩服。
果然是王将军,气度令人折服,不拘小节,又拉拢众人道:“岛上荒地多,王家兄弟尽管来。”
原先小旗官笑道:“我们兄弟日后来岛上落脚,承蒙祁家关照的地方还多,说不得还有叨扰祁二爷的地方。”
“以后王家兄弟与祁家兄弟是邻居了,我们两边得多亲近亲近,都是兄弟,互相帮忙是理应之举,何来叨扰一说。”
祁英豪身边的张薄笑道。
祁英豪却接过话,指了指张薄,向众人介绍道:“这位是张薄,诸位兄弟想必都认识他,不瞒诸位,在下不在岛上的时候,岛上的事是张薄兄弟负责,等王家兄弟来岛上开荒,诸事不宜,遇到什么短缺或者麻烦,尽管向在下开口,在下如果不在岛上,也可向张薄兄弟开口。”
祁英豪已经说到这份上,王信的确有件事想要麻烦他。
本来是想请林如海出手,可最近林如海为自己做的事太多了,件件都是大事,王信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试着问道:“我这个人脸皮厚,的确有件事。”
祁英豪连忙问道,“王兄但讲无妨,只要小弟能做到的绝不推辞半句。”
“我想给上岛的兄弟们把地契田契给落实了。”
王信刚说完。
一屋子安静了下来。
众人愣愣的看着王信,连张薄等也满脸惊讶。
“我说错话了?”
王信笑道。
祁英豪这才反应过来,怀疑自己听错了,连忙追问:“给每个兄弟办一份,用他们自己的名字?”
王信点点头。
祁英豪好一会才叹道:“开荒对官府来说是好事,又能收税,官老爷们还有政绩,此事倒容易得很,只是小弟有一事不明。”
“请讲。”
“王兄把地直接分了,一点首尾也不留,常言道升米恩,斗米仇,如此大恩大德,就怕下面的人无以为报,时间久了,反倒怨起王兄的不是?”
祁英豪担心王信虽是个好将军,但不懂人性上的事,所以出言提醒。
王家军要解散,身为王家军的将军,王信为兄弟们谋生,这是恩义,如此做法,很多人能理解,反而要佩服一声。
可王信费劲了人情关系,好不容易弄到了土地,结果要分个干净。
过犹不及。
别人也会鄙视。
一般的做法是名义上挂自己的名字免税,或者直接不入官府黄册,这样的话,地还是下面的人种,收成也是他们的,也不用向官府交税。
好处多了去。
下面的人可以减少负担,省下不少钱。
田税,徭税看起来不起眼,可年复一年,对于寻常人家来说,十几年下来也不是一笔小钱。
还有更深的好处。
因为田地不在官府黄册,换句话说,大周率也不保护这些田属于种地的人,所以想要保住这些田地,也更要支持王信。
而且下面人巴不得头上有片天。
就像高门世家,府里的下人还为之自豪,瞧不起外头的老百姓呢。
许多老百姓也会主动把自己的耕地投效到地方乡绅名下。
即能换来保护,不让外人欺负,也能省去官府的麻烦,节省不少的钱银,几百年来都是这么做的,不这么做的才是傻子。
祁家老二祁英豪认为王将军性格太直,过犹不及,所以想要让王信明白这个道理。
王信明白了。
还以为什么事呢。
“我有什么恩情,值得兄弟们记一辈子。”
王信笑了。
听到王信的笑声,祁英豪不明所以。
王信没有隐瞒,实话实说,“王家军的校官们,他们的去处不用我担心,省了我好大精力,一个好汉三个帮,他们各奔前程,又能带走许多精锐,这部分人也不需要我操心,唯一操心的就是老弱。”
汤平坐在木板边,自豪的昂着脑袋。
一般人岂能明白自家将军。
他们用庸人的眼光,当然不明白自家将军有多么了不起。
祁英豪张薄等人听得一言不发,第一次见到如此人物,太多的没想到,听的一丝不苟。
“所以我要弄一些地给他们种,让他们下半辈子不愁吃喝,其实在我心里,这是我在报答他们。”
“因为他们,才有了王家军,然后成就了我。”
“怎么能是我对他们的恩情呢。”
“就算有恩情,凭什么要让他们记一辈子?”
“难道为他们弄了一些地,我就得要他们世代记住我的恩情。”
“将军的恩情,世代还不完啊。”
王信说了一句大家都不懂的笑话,见众人没笑,反而气氛沉默,然后才语气轻松,打算缓解气氛。
“我没有指望回报,因为我认为我在报恩,就算我想要回报,也不过是有一天路过岛上的时候,兄弟们请我喝口酒,酒桌上道一道年轻时的回忆,痛快高兴的大醉一场,第二天欢乐的送别,这些也就够了。”
向来是自上而下,何时有自下而上的说法。
哪怕是祁家。
那也得是因为祁家的存在,兄弟们才有口饭吃,江湖好汉要讲义气。
屋子里一阵沉默。
张薄两眼放光。
没想到。
是这样的王将军。
这才是老百姓嘴里的王将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