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兵圣 第26节
为何说贾雨村是忘恩负义的小人,因为贾府能给贾雨村的都给了,联宗是利益一体化,贾府的资源也实际上投给了贾雨村。
否则一个被开革的县令,是被开革的这种。
凭什么能到金陵应天府这种东南首府之地当知府,最后还是当朝大司马。
结果贾雨村却出卖了贾府。
所以才骂贾雨村是小人。
王信明白这个时代认亲的意义,难怪此次来到林府,一直觉得林如海有些亲近的过分,原来是打算把自己当真亲人。
林如海拍了拍王信的肩膀。
虽然林如海没有说话,王信已经明白了林如海的意思。
林府的处境,王信很清楚。
林如海没有儿子,林家也没有五服内的亲族,自己年龄大了,身体又不好,换成是谁,谁都会忧虑的,这个时代吃绝户一点都不奇怪。
林如海是想给林黛玉找个靠山。
以林如海的谋划,必然不止自己一个,可自己才是佐击,林如海就如此看重自己,说明对方认可自己的品性,相信自己。
既然如此,王信愿意给林如海一个安心。
“小子请来神医救治林公是有私心的,林公有福,大难不死,却十倍于恩小子,不光在盐道为小子谋了官身,小子胡闹要带兵,林公也给予支持。”
“年余来,不只是林公之恩,林公视小子为晚辈般照顾提携,小子岂能不知。”
林如海听到王信的直言,不光不生气,反而笑的合不拢嘴。
林黛玉走到门前,听到里头的笑声,停在了门外,等着父亲笑完再进去。
“林公相信小子的人品,小子请林公放心,无论何时何地,林公与小姐之事,就是小子自己的事情。”
“老夫最佩服的是你带兵的本事。”
“最欣赏的是你的品性。”
“东南百姓无人不赞,王家军军士无人不忠,能获得这样的王将军,这样的王信,老夫如何能不信啊。”
林如海十分开怀。
好久没有这般轻松,多年以来压抑在心的忧虑,终于感觉卸去了大半。
一开始是为了还这小子的救命之恩。
但很快被眼前小子的品性吸引。
因为贾雨村在金陵处理薛府的事情,林如海心里有了根刺,开始怀疑自己的眼光,可眼前的小子,林如海仍然愿意相信。
“爹。”
林黛玉亭亭玉立,手扶着门边,怯生生叫道,不好意思的低下头。
“黛玉,进来。”
“见一见你的信叔。”
林如海招了招手。
林黛玉缓缓上前,来到王信面前,一年余见过一次,变黑了些许,林黛玉不敢多看,屈膝施礼,乖巧的称呼道,“叔叔好。”
王信也不敢多看,连忙笑道:“林姑娘好,许久未见,姑娘心情看上去好了不少。”
“托叔叔的福,当时府里忙乱,未来的及亲谢叔叔,等找叔叔时,叔叔已经不在府上了,没想到今日能见到叔叔,救父之恩,难以为报。”
林黛玉说着说着眼眶微红,声音略带哽咽。
林妹妹又哭了。
王信连忙摆手,笑道,“林姑娘无需如此,”
“你们无需如此,黛玉去了京城,有她在贾府,多少也能为你说些话,贾府虽然没了京营节度使的职位,可权势却未消,你在京城熬上几年,回到扬州至少是一任参将。”
“四王八公,好些节度使,与贾府关系皆深厚,地方上哪怕远在粤东的粤海将军,那也是贾府出来的人,又以你的品性,太平一辈子不难。”
林如海透露了下贾府的权势,让王信心里有数。
王信没有怀疑。
这几年里,贾府还不至于衰败下去,的确红红火火,至于日后嘛,贾府肯定是指望不上的,不过趁着贾府倒台之前,借着贾府的权势给自己升官肯定没问题。
罗明是个狠人。
他要和大势对着干。
王信没他这样的狠心,只想顺势而为。
没苦硬吃。
大丈夫不为也。
王信也的确不太看好罗明的下场,因为这样干的人,都没有好下场。
第29章 为了黛玉
留在林府两日,成为了林黛玉的叔叔。
王信倒是无所谓。
来者不拒。
反正林如海对自己有恩是毫无疑问的,当叔叔就叔叔吧,日后有能力的话,总是要关照回来的,否则就是忘恩负义。
自己不是好人,但也不当坏人。
就是个寻常人而已。
因为林如海的交代和管家的交代,林府的下人们已经明白,王信不是普通的客人,非常的恭敬,王信要求也不多,在林府的日子确实不错。
贺宽来到林府。
王信请人带进来,在林如海的一处偏厅相见。
贺宽一路见到林府下人对王信的恭敬态度,内心感到高兴,进入偏厅,仆人送来茶水,贺宽早就忍不住了,等坐稳后,立即说道。
“罗明带着刘通去应天府,而且还给刘通升了官,在应天府手续都办好了,已经升了守备,离开应天回浙江的时候,托人让我帮忙问候将军。”
“汤平也派了人上岸,不敢贸然进林府,最后找到我转达,说将军离开扬州前,无论如何上岛一趟,兄弟们挂念将军,所以想在将军去京前见一面。”
贺宽留在扬州,又是职位最高的人,所以这些事情不约而同到了他的手上。
“你回头告诉刘通,罗明总兵做事太激进,这点不太好,很容易出事,所以刘通在罗明手下,一定要按章办事,以免日后受到牵连。”
“将军认为罗明总兵不会有好下场?”
“说不准。”
都是自己的亲信,王信没什么顾忌,希望他们平平安安才好,什么话都会嘱咐。
“那将军还不留下刘通?”
贺宽好奇。
刘通想要留在将军身边,一直以来态度没变过。
正是因为如此,王信才不想耽误刘通。
汤平是矿工出身,交代他办的事,他会一丝不苟的去办,这也是鸳鸯阵适合他的原因,可之外的事,汤平就有些应付不了。
贺宽原来是小旗官,沾染了一丝军中老滑头的性格。
唯独刘通。
出身少林武僧,从小刻苦,属于汤平与贺宽的结合,又能吃苦又有自己的主见,而且本事大,一身武艺的确如虎添翼,毕竟火器还很落后。
将领的武勇仍然是士气的关键一部分。
一直跟在自己身边,自己如何练兵,如何选拔将领等等,鸳鸯阵之事上,刘通才学的最全。
王信没有隐瞒,说道,“我此次去京城主要是熬资历,没多大的立功机会,刘通跟着我会耽误他的前程,留下来才有他的用武之地。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贺宽明白了将军的用意,感动道:“将军一心挂念属下们的前程,如那刘通,可谓是竭尽所能,将军对我们太好了。”
贺宽以前从来不信忠字。
见到了将军,才理解书中那些义气赴死的义士们。
如果对象是将军,自己也会这么做。
想都不敢想,自己会变成这样的人。
“我明天要坐船出发,你来的及时,明天坐船出发后,先去一趟扬中岛,见见他们,我走的也放心,扬中岛的事,林老爷答应会关照,你在扬州也多留意。”
“将军放心,兄弟们的事,属下绝不会马虎。”
“有你们几个在,我没什么不放心的。”
都能一起造反了,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光口头上说,谁也不信,但自己不同啊,自己是真正能确定的,的确不用担心。
可自己的确也不想霍乱天下。
百姓已经够苦了,自己何必继续添乱。
所以按部就班,朝廷允许自己做事,自己就力所能及的为百姓们顺手做点好事,同时自己也获得一点好处,就像平倭是做好事,自己也获得了王家军。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很简单的做人道理。
喝了几轮茶,该说的都说完了,贺宽恋恋不舍的告辞,王信送到门口,看着贺宽骑着马离开,才转身回去府上。
“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林如海来到女儿的房间,关切的问道。
林黛玉眼圈微红。
明天就要离开家,内心不舍。
林如海本来忍着离别之苦,见到了女儿神色,鼻子一酸,差点忍不住掉下泪,连忙转过头,好一会才恢复。
林黛玉知道父亲身子骨年余来不好,不愿父亲伤心,脸上勉强挤出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