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兵圣

红楼兵圣 第6节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与子同袍。”

  队长唱。

  军士唱。

  军歌嘹亮。

  “岂曰无衣?”

  “岂曰无衣?”

  “与子同泽。”

  “与子同泽。”

  王家军唱着军歌,踏步行军。

  江边上。

  十几艘船静静的在长江上行驶,水手们纷纷跑到船边,面色复杂的听闻逐渐听不见的军歌声。

  心高气傲的祁英奢此时此刻也说不出话来。

  突然有些后悔。

  压价有些狠。

  这姓王的该不会真打他们祁家的主意吧。

  都知道他们祁家有钱。

  想打他们祁家主意的人不少,有大哥在,祁英奢从来没怕过,如今却有些忧虑,内心不安,恨不得早日见到大哥,把今日之事向大哥提醒。

第7章 见林如海

  红色的军队从田野过,士兵紧紧牵着缰绳,以免马儿吃路边的稻田。

  风中飘扬着“王”字旗。

  村野的孩童们跑出来,吊在军队后面,兴高采烈光着脚在田根上奔跑,还有两个光屁股最小的孩子跟不上大孩子们,于是坐在草地上哭。

  田地里卷着裤脚正在忙碌的人们,直起身三五成群的观望,脸上情不自禁露出微笑。

  “哦哦.”

  “王家军来了。”

  “王家军来了。”

  “倭卵卖烧饼,一卖卖到东门岭,东门岭头三冲炮,吓得倭卵哇哇叫,逃到临海就倒灶,满江尸首浮泡泡。”

  孩童们跳着脚,鼓着掌,唱童谣。

  孩子们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这么高兴,反正王家军每次经过家门口,大人们都会发出赞叹,孩子们知道王家军是好人。

  士兵崇拜的看向自家将军,看见将军严肃的神色,内心一紧,越发不敢出错,牢牢的牵着牲口,一口稻子也别想偷吃。

  昂起头,挺起胸。

  士兵们的军服一年就发了四次,穿着威武的军服,士兵们精神抖擞。

  是一支漂亮的军队。

  “我们的将军什么都好,就是极少言笑。”

  队伍中有名士兵边走边感叹。

  “你懂个屁。”

  队长回头骂道,“人多了容易出事,将军因为爱护士兵,所以才不苟言笑,让我们不敢懈怠,”

  众人恍然大悟。

  “队长果然是队长,比俺们懂得多。”

  “废话,我能当你们队长,肯定比你强。”

  队伍发出一阵低笑声。

  前面就是江都,过了江都就是扬州,已经快到家门口,这次出门作战收获颇丰,士兵们每人得到二十贯赏钱,人人归家心切。

  按照行军速度,下午会到江都,然后从江都获得补给,城外扎营埋锅造饭,过一夜,明天一早出发,中午即可到扬州。

  回到了扬州,按照惯例,至少有一旬的假期,士兵们可以回家去。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

  江都派来了人,告诉王家军,不允许王家军逗留在江都。

  王信皱着眉头。

  “回将军,我们递交行文给江都城内官衙,一言一行皆按章办事,绝对没有出错,不知道他们为何不允许我们入城。”

  两名哨官单膝跪地,努力解释。

  “不是你们的错,起来吧。”

  王信相信自己的人,既然不是王家军的军士在城里犯了事,那么就是别的原因。

  众人没想到在家门口遇到了刁难,内心感到气愤和委屈。

  贺宽破口大骂。

  “咱们去打倭寇,打了大胜仗,官老爷们没有安排犒劳也就算了,竟然还为难咱们,岂有此理,如果不是咱们打败了倭寇,他们官老爷还能坐稳屁股下的椅子。”

  “不要吵,听将军的。”

  汤平皱着眉头,虽然也不满。

  “将军,我们怎么办。”

  将校们看向自家将军,等着将军拿主意。

  王信想到了林如海之前对自己的告诫,感觉这个世道真有些可笑。

  剿倭竟然剿出麻烦。

  自己已经很小心了,很多事视而不见,很多事也同流合污,倒头来还是惹了麻烦,而且麻烦来自何方都不知道,就是因为自己想做点实事而已。

  “告诉下去,取消扎营,继续行军,今晚到扬州。”

  将校们一个未动。

  他们不服。

  “怎么,觉得我委屈了你们?”

  王信知道将校们的想法,希望能要个说法,王信自己都想要个说法,可王信这一年多的经历,早已经懂得官场的黑暗。

  自己所能做的不过是维持方寸净土。

  为自己,也为跟随自己的人。

  “喏!”

  将校们纷纷抱拳,立马应声离去,没有一个人再抱怨,离开的干净利落,去安排各自的队伍,进行继续行军的准备。

  看着这些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属下,王信眉头紧皱。

  自己还是把官场的昏暗想简单了点。

  要做更多的准备。

  没有得到应有的礼遇,士兵们非常不满,为自己,也为将军,凭什么冷落他们,他们又没有做错事情。

  他们的确是只牺牲了三名兄弟。

  但那是将军有本事,带领兄弟们练了一身杀敌的本领,大家上战场,依然是把脑袋系在裤腰带上的,用命换来的荣耀,凭什么要委屈自己。

  士兵们不满,可没人冒犯军纪。

  一千五百士兵赶路一天一夜,半夜到了扬州,悄悄的回去城郊三十里外的营房。

  第二日,士兵们刚刚起床,得知营房已经发下公文,明日起,三营将士轮流放假,士兵们的奖赏二十贯铜钱,今日发完。

  二十贯钱是他们的战利品。

  士兵们拿着自己的二十贯铜钱,明明钱不少,士兵们却高兴不起来。

  士气掉落了,已经低于80以下,但军队状态没有变化,依然是忠实。

  说明士气与状态之间有影响,但也不是绝对等同。

  王信去往林府的路上,看着眼前信息框里的变化,猜测军队士气掉落是因为官府冷漠的态度导致,而态度忠实的对象是自己。

  很快到了林府,王信在管家的带领下见到林如海。

  林如海没有在正堂接待王信,而是选在庭院的凉亭里,如此态度,表明林如海把王信当做自家子弟,王信心知肚明。

  对于林如海这个人,王信是比较佩服的。

  无论是个人能力还是对家人。

  勋贵出身,高中探花,巡盐御史续任多年,能力毋庸置疑。

  对于家人。

  为林黛玉请先生教她读书,甚至不禁止林黛玉学琴,种种举动,都说明林如海非常在乎自己的家人。

  一个有底线的人才总是令人更信任些。

  如果说最初接触林如海只是为了敲门砖,为自己节省点时间的图谋,一年余的相处下来,林如海这个长辈其实真不错。

  林如海煮茶。

  没有长辈的架子,主动热情的为王信倒茶。

  王信双手捧着茶盅。

  “让你不要剿倭了,安安稳稳不好么。”

  林如海虽然在责怪,眼神却满是笑意。

首节 上一节 6/1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