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兵圣

红楼兵圣 第60节

  得能软能硬。

  对面的官员可能是被吓住了,老老实实起来,越发客气。

  “王都司,并不是下官推诿,实在是提督衙门没有回信,别说王都司您的事,三个月前,咱们总兵亲自催的三百套棉甲,您猜怎么着?”

  那官员一拍大腿,大声道:“今儿个也没下文,您说说看,总兵亲自要的物资都没下发,别人的物资还要得到么?”

  王信懂了。

  现在最要紧的事,并不是自己要的物资什么时候下发。

  而是别人的物资有没有下发,如果都没有下发,那么自己就当做不知道,如果只有自己下发了,先打打听清楚到底什么原因。

  日后说不得还要从此人这边打听,王信露出笑脸,抱歉道:“瞧我这脾气臭的,不搞清楚就瞎咋呼,倒是得罪了司务。”

  这新来的都司,年纪轻轻道行不浅啊。

  必然是家里大人教的。

  祝桢内心了然,越发的恭敬,起了结交的心思,于是大倒苦水,把总兵衙门里的事,吐露了不少。

  听完祝桢的解释,王信是真理解了。

  倒也不稀奇。

  没物资就没物资,只要大家都没有,那也算公平不是。

  “都司大人打算怎么练兵?”

  祝桢反而关心起来。

  眼前的年轻都司,能软能硬,火候老道,最初只是应付,现在的祝桢有些佩服。

  王信神秘兮兮的勾了勾手指头。

  “我有九百种练兵方法。”

  “没物资,有没物资的练法。”

  祝桢平静的点点头。

  没个正形,偏偏又什么都懂,毫无疑问,肯定是哪家的小子。

  平民百姓家的小子可没这么多见识。

  什么话都能扯上几句。

  就很了不起。

  祝桢配合的大笑。

  然后挽留王信在衙门里吃饭。

  河西小营三顿饭,王信已经吃了早饭,衙门是两顿饭,上午饭还没吃,王信谢过了祝桢,准备离开衙门,不打不相识,这就是有时强硬的好处。

  你越硬,别人越服,反而倒贴。

  刚刚起身,外头闹了起来。

  王信听着有些耳熟,不过没心思看热闹,祝桢也起身亲自送出去,又寒暄了几句。

  少年兵在门口等。

  旁边还有个满脸青肿的士卒。

  “你打的?”

  王信话还没说完,那士卒哽咽道:“都司,是我啊。”

  王信打了个喷嚏。

  感觉鼻子里有异物,尝试了半天。

  少年兵漠然道:“这是马范,张灿千总手下的哨官,张灿千总被打了,还被扣留在了提督衙门。”

  王信鼻子好了。

  不可置信。

  “张灿被打了?”

  “谁打他了?为何又被扣留在了提督衙门?”

  马范恨恨道:“我们千总来找司务讨要物资,司务告诉我们千总,让千总去提督衙门找佥事才行,千总于是就去了。”

  “去就去了,大不了空手而归,你们千总做了什么?”

  马范答道,“我们千总大骂那狗日的佥事,还说佥事把物资都贪墨了,那佥事就命人把我们千总绑起来,还关到马厩,用马粪堵他的嘴。”

  马范说完,六神无主的看向王信。

  “我回衙门找总兵,被人赶出去了,连面都不让见,在门口看到了他。”马范指了指一脸无辜的少年兵,又说道:“我才知道都司也在衙门。”

第63章 无药可救

  张灿是千总,五品的武官,东军佥事则是五品的文官。

  京营的千总有数十个,已经不值钱了。

  佥事才几个。

  佥事掌管京营的物资,连总兵都得给面子,何况一个千总,更何况张灿还当众指责别人贪墨,把人往死里得罪了,难怪别人彻底翻脸。

  这种事往大了说,张灿不遵守规矩。

  官场上贪墨是小事,没有规矩才是大事,而且是要命的问题

  自己的面子可能不够用。

  王信带着少年兵回到贾府。

  少年兵睁大了眼睛,光贾府大门的气派,就把少年给震慑住了。

  少年下了马,走路都在颤抖,露出求助的眼神,直勾勾的看着自家都司,头也不回的进了贾府大门,而少年被笑呵呵的门子请到隔壁的门房去歇息。

  人总要成长。

  见多识广,也就成长了。

  再一次来到大厅,果然贾政在家。

  随着大观园的建成,各色物件也采买全,贾政已经不去衙门坐班,忙着大观园,还有与宫里头太监联络,确定贵妃省亲的大事。

  这是极大的政治举动,代表了某种风向。

  也是贾府这一代当家人,把自身的荣耀推到了极致,泡沫刺破的前夕,一团繁荣。

  所以这个时期的贾府。

  面子的确很大。

  一飞冲天的态势,谁也看得见,谁都愿意给面子。

  能不能顺利见到贾政,自己也没信心。

  恐怕来往的都是各路勋贵。

  就连内院的王熙凤这凤辣子,也能一封信就让一名守备乖乖忍下屈辱主动退婚。

  换成是贾珍或者贾赦,王信相信,这两人大概是没工夫搭理自己,换成贾政,君子可欺以方,因为他心软,倒是容易说服。

  果然。

  管家笑着回来,“请信爷稍等片刻,老爷随后就来。”

  “麻烦周管家。”

  “信爷客气,小的本分罢了。”

  “信爷喝茶。”

  周瑞退了出去。

  过了一会儿,贾政进来,王信起身相迎。

  “可是在京营遇到了什么麻烦?”

  贾政倒也直接。

  开口就问。

  连贾政都变成如此,可见贾府最近有多忙,做人要懂事,贾政为人其实不错,能力不行,并不是他的错,态度是没错的。

  “并不是因为我。”

  王信笑道,把张灿的事情解释了一遍。

  贾政迟疑了片刻,然后好奇的问道,“京营那边常打交道的是我兄长贾赦,我也不太好插手,不过我倒是要问一问你。”

  “政老爷请问。”

  自己去找贾赦,大概是连人也见不到,而且自己也不想和贾赦有太多牵扯。

  贾赦这样的人,王信见过许多。

  他们的人情,很多人愿意还,不但愿意还,还更愿意保持长久的利益关系,但是自己还不起贾赦这种人的人情,所以才来见贾政,而不是去见贾赦。

  所以王信很客气,并不是因为贾府,而是因为贾政。

  “值的吗?”

  王信愣了愣,瞅了眼贾政。

  “此人还是你的对手吧,浪费一个人情,值得吗?”贾政抚了抚胡须,没有看王信。

  原来如此。

  王信笑道:“小子只是个当兵的,太多的规矩小子也不懂,听大人们的话即可,林公在扬州经常教诲小子,使小子受益匪浅,而小子也知道,哪天如果要用小子,必是诸公动用兵戈之时,小子又非得依靠张灿这样的人才行。”

  贾政锁眉片刻,然后松开,好奇问道:“你是不是听说了什么?”

  王信这下真不懂了。

  见状,贾政也不管王信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淡然道:“浙江局势微妙,有说打了胜仗,有说打了败仗,众说纷纭,朝廷也有人弹劾浙江总兵罗明,这种局势下,我认为你还是老老实实呆在京营的好。”

  不应该吧。

首节 上一节 60/1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