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兵圣

红楼兵圣 第62节

  “请坐请坐。”里头走出来一人,估摸三十上下,穿着一身长衫,脸色和气,并无太多的傲气。

  “朱舍人。”

  王信抱拳行礼。

  那人热情的上前,拉着王信坐下,一边命人上茶。

  文书离开前,默默打量了眼王信。

  这位都司什么来头?

  “那张灿与你什么关系?”

  朱胜功爽快的问道。

  摸不清楚对方的用意,王信不敢胡乱开口,谨慎的说道:“同在右镇练兵,平日里关系不错,得知他得罪了佥事,所以才来说情一二。”

  把事情定性在私人上头。

  朱胜功毫不犹豫的对里间说道,“去一个人,带张灿过来,告诉祝桢,此事了了。”

  里间走出了一个文人,向二人行了行礼,然后离开屋子。

  王信目瞪口呆。

  这朱胜功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有点看不懂啊。

  这么大的麻烦,他轻飘飘的解决,等于把人情做实了,自己欠了他一个大人情。

  朱胜功没有在乎王信想什么。

  大咧咧的说道:“不过你也得好生交代那位张灿,太没有规矩,嘴上没有把门的,不但容易自己掉脑袋,还容易牵扯别人。”

  这话没错。

  张灿今天走出去,是自己的原因,如果张灿以后犯了大罪,牵连起来,自己也没得跑,多少跟着受点罪。

  这就是官场上为什么只愿意锦上添花,不愿意雪中送炭。

  因为雪中送炭,容易跟着冻死。

  说实话,不是昨天下午张灿的那通话,自己也不会这么出力,没办法,自己就是心善啊,这毛病哪天得改改,明明来京营是躺平的。

  “朱舍人的恩情,在下会让张灿千总来亲自道谢。”

  王信小心的开口。

  “不用。”

  “我不见他。”

  朱胜功盯着王信,仿佛看美女。

  王信警铃大作。

  这家伙不会有龙阳之好吧。

  那可别怪自己翻脸。

  王信脸色沉了下来。

  朱胜功不明白王信为何有些不开心,好奇的问道,“我这几天听到了一些消息,还有关于王都司的丰功伟绩,以一千五百人全灭两千倭寇,自身只亡三人,今日请教,这件事竟然是真的?”

  “难道是假的?”

  王信松了一口气,没有麻烦最好,自己不怕麻烦,可也讨厌麻烦,原来是因为自己剿倭的事情,于是开口反问。

  朱胜功追问,“真不是谎报?”

  捷报谁都有。

  败仗都能写成捷报。

  比如匈奴入寇,等匈奴劫掠完了退出关外,官员们就能写出捷报,说自己守城有功,将领也写捷报,说自己杀退了倭寇。

  至于朝廷信不信?

  那就要看各自的本事了。

  所以到底属于好事坏事,也不过是上头的一句话而已。

  朱胜功知道王信。

  二十出头,很年轻,关系很深,胆子极大。

  杀敌两千,自身才死了三个兵。

  捷报敢写成这样,说明这小子不懂事。

  浮躁。

  朱胜功最初是这么想的。

  “军报所言非虚,应天府亦曾派人查验首级,确有两千倭寇之首。”王信老老实实解释,反正就是那样。

  朱胜功笑道。

  “我前些日子与人吃酒,酒席间听贾琏谈及王都司,初时尚以为乃夸大之词,未想冯紫英也证明是真的,所以才一直好奇,想要见你,今日碰巧得知你来衙门,所以才请了你一见。”

  明白了。

  原来如此。

  “倭寇虽然凶狠,实则底子很薄,如果不是东南承平日久,各地没有修建城墙,并没有倭寇逞凶的机会。”王信没有贪功。

  朱胜功见到王信如此做派,内心反倒更信三分。

  “今日见了王都司,果然名不虚传。”

  “不敢当。”

  又一会。

  离去的那人回来,向王信笑了笑,又告诉朱胜功,“张灿来了,要不要让他进来?”

  朱胜功问也不问王信,摇头道:“我不见他。”

  又向王信说道,“今天没准备,三天后吧,我请上贾宝玉,贾琏他们作陪,专请王都司吃酒,好好聊一聊。”

  “在下从命。”

  王信没有拒绝。

  知道朱胜功还有事,又关心张灿,所以起身告辞。

  等王信走后。

  那人坐下来,“此人也没三头六臂啊,实在看不出此人就是扬州传言大名鼎鼎的王将军。”

  “真人不露相。”

  “此人进屋气度不凡,不卑不亢,如不是自信非常,岂能有此做派,我观倒是名副其实,正因为他内心强大,所以不以外物所动。”

  那人没料到朱胜功会有这么高的评价。

  自家少爷虽然做事不耐烦,其实见识不浅,他如此说,倒也很有可能。

  那人感叹,“东南必要出事,既如此,不定用到此人,提前收拢一二,也算个准备吧,只是没想到这么快。”

  朱胜功冷哼两声。

  “不如此,那帮勋贵子弟能找到我头上。”

  “他们的消息最灵。”

  “只可惜了忠良。”

  朱胜功面露惋惜。

  “说起忠良,那张灿倒算一个。”那人笑道。

  “他算个什么忠良。”

  朱胜功一脸鄙视。

  那人却没有奇怪,自己少爷整日嘴中看不起勋贵子弟,实则恨不得自己也是,反倒是平日里悲天尤人,却又极最不耐烦黔首,那王信得亏姓王。

  如今太上皇重新扶持勋贵,武将们都有机会,就看谁能抓得住。

  那罗明倒也是可惜。

  何必呢。

  大好前程耽误不提,还会送了自个的性命。

  朝廷终归是太上皇说的算。

  最令人佩服的还得是首辅周道丰,君臣之谊数十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那人眼睛贼亮。

  但是想起京营的情况。

  那人皱起眉头,一脸的担忧,“东南抗倭多年,损兵折将不在少数,东翁要是去东南,恐怕凶险不少啊。”

  “谁去,谁不去,还不是上面的安排,只能靠命啊,走一步看一步吧。”

  “走得好,封妻荫子,就怕走得不好,万劫不复。”

  “家父也是如此忧虑,所以忙着挑选军中人才,加强本部操练。”朱胜功摇头道,早点听自己的,多拢些亲信手下,何至于临渴掘井。

第65章 取剑

  朱漆剥落的衙门口,连石狮子也瘸了一条腿。

  张灿一身肮脏,王信让少年亲兵去借了一身衣裳回来,张灿一把推开,失魂落魄,瘸着腿一拐一拐的走,少年兵无辜的望向自家都司,王信长叹一声才跟了上去。

  张灿是有傲气的。

  有些人的眼里,这种人不懂事,行为很可笑,甚至会认为幼稚。

  无论外人的评价如何,张灿这样的人,因为自身的傲气,所以不愿意随大流,显得特立独行,仿佛无法适应社会,王信理解张灿的失落。

  “兄弟,回去睡一觉,太阳还是东边升起,没什么大不了的。”

  安慰人的话,总不是这几句。

  最后还是要看自己。

首节 上一节 62/1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