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兵圣

红楼兵圣 第72节

  穿堂风裹着香气掠过影壁,水池石叠的假山雕刻着米粒大小的猴群,百来只猴子活灵活现,各有各的不同,光此处的景物,史平觉得自己看一日也不乏味,更不提其他各处。

  恋恋不舍的离开,在一处单独的小院,见到了陆仲恒。

  虽是第一次见,少年内心紧张忐忑,却依然保持平静,恭敬的把信双手交给陆仲恒。

  陆仲恒看完了信,打量了少年一眼。

  少年知道眼前的人来头不小,被看得不好意思,忍不住低下头。

  “叫什么名?多大了?”

  “小的史平,已经十五。”少年重重的强调自己的年龄。

  陆仲恒看出少年的心思,继续笑道,“当兵了几年?”

  “忘记了。”

  “家里人还有谁?”

  “没人了,小的从记事起,家里就没人。”

  少年一五一十的答道。

  “那是谁给你取的名?”

  “小的跟着史老头姓史,名是都司取的。”

  陆仲恒点了点头。

  说话倒也清晰。

  至于史老头是谁,少年为何把养他的人称老头,陆仲恒没再多问,放了少年离去。

  等少年回到营区,已经过了正午,错过了吃饭的时间,史平去找自家都司,见到了几位与他差不多年龄的少年兵,都是被都司这些日子挑出来的。

  老兵挑出来干后勤,少年兵挑出来跑腿。

  史平脸上露出担忧。

  别处都是可着青壮挑选,唯独自家都司心软,无论好赖全要,可如此心善也不是长久之计。

  少年跟着王信身边奔波,为人机灵,多少有些猜测。

  越是如此,越是着急。

  却忘了自己也是老弱。

  不久后。

  一名黑脸老汉,身后跟着几名年轻后生,身上背着包袱,灰头土脸,一看就是赶远路的外地人,也的确操着一口外地口音,沿着运河边四处打听。

  “河西小营?”

  “什么河西小营?”

  一名卖枣的的摊贩反问,那几名外地人脸上顿时露出为难,以为他们找错了地方。

  “师傅,您老人家非要自己来,走了半日,结果却走错了地方。”身后的后生抱怨。

  黑脸老汉瞪了眼。

  那后生不敢多言,低着头小声嘟囔。

  “你何必为难他们,既然是找河西小营,更不应该如此,岂不是没良心。”

  此时,隔壁摊位的商贩出声,指责了对方一顿,然后笑着说道:“河西小营是我们当地人叫开的,本是东军右镇的营房,就在前头不远,绕过一个弯就是。”

  原来的摊贩被指责了一顿,本有些不服,可能想到了什么,却又闭上了嘴,刻薄的脸上仍然有些不平,但终归没有反驳。

  几名后生不提,那老汉却来了兴趣留了下来。

  蹲在一旁打听。

  “王都司真不错,咱们小老百姓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人,对我们都会露出笑脸,而且还会亲自来和我们说话,上回的时候,路过此地,王都司还与我说过话咧。”

  商贩笑道。

  老汉脸上笑的越发开心,好奇的问道,“说了些什么?”

  “问我生意怎么样,够不够养家糊口,还问我有没有困难,有没有被士兵们刁难过。”

  那商贩说着说着,眼睛竟红了起来。

  “我当时就回王都司,河西小营的士兵们都很好,不光说话客气,买东西给钱,有一回我被五城兵马司的兵差刁难,还被他们解了围。”

  说到此处,刚才的摊贩也忍不住插嘴起来。

  脸上仍带着鄙视。

  “兵差就没一个好东西,不过河西小营的兵算是个人。”

  正说着。

  “一二。”

  “一二。”

  “一二三四!”

  “踏踏踏。”

  一排士兵沿着河道小跑,手里拿着扫帚,嘴里喊着号子。

  河西小营的士兵,清扫河边的道路。

  同时清理沿途的垃圾。

  “奇了怪,倒是稀奇。”

  不光老汉啧啧称奇。

  他身后的后生们也一个个目瞪口呆。

  跟着师傅什么世面没见过。

  可今日一个个都说不出话来,实在是无法理解,怎么会有这样的将军。

第74章 起途

  原来。

  河西小营今日要来重要的客人。

  经过陆仲恒的邀约,扬州会馆出面,请了许多商行来看一看。

  “通州有码头,是漕运的终点,运往京师的漕运实际上已经停了,只有少部分船只才能去到京师,河西小营地段不错,可以成为码头的补充。”

  街道干干净净。

  来往的行人,匆忙的苦力,等生意的摊贩,等等好奇的观望那一群人。

  王信此时像个商人,正卖力的介绍。

  王信拿出了以前的绝活,三寸不烂之舌的话术,“其实不只是河西小营,整个通州到京师运河河道边的地段都不错,毕竟这里是京师,百万人口的需求,乃至于南方的货物运输到京师,再由京师运输到九边,是全天下最繁忙的商道。”

  好嘛。

  周围的商人们面面相觑,连陆仲恒也傻了眼。

  哪里有自己拆台的?

  王信话锋一转。

  “但是诸位,咱们商人最在乎的是什么。”

  陆仲恒无语。

  王信多少是四品的武官,从来没发现,怎么如此像个商人呢,虽然自己不鄙视商人,但王信也没必要如此自甘堕落吧。

  其余商人表情不一。

  有欣赏的,有鄙视的,有高兴的,有平静的。

  “请问王都司,我等商人最在乎的是什么?”

  有位商人好奇道。

  说实话,他自己都不知道。

  “安全啊。”

  王信理所当然,夸口道:“薛家的商号已经与河西小营合作了不短的时日,货物从来没有短缺,并且得到了极大的安全保障,甚至还会有河西小营士兵的协助,所以诸位在此地经商,别的方面不敢说,安全上绝对不会有问题。”

  众人倒是佩服。

  说的也没错。

  眼前的这都司,哪怕以后脱了一身官服也饿不死,就凭他这张嘴,随便哪家商号里的一个管事跑不了,不少商人感慨。

  现在由扬州商行出面。

  还有陆仲恒的保证,加上听说王都司背后的人是林如海。

  这里的地段也不错,刚才看了河西小营腾出来的地方,干净整洁,两旁的小摊贩们也井然有序,士兵们出操,对百姓秋毫不犯,还会帮助打扫街面。

  不少人开始盘算。

  何处不是生意,但是要看机会。

  有些地方,哪怕看到了生意,也没人愿意去尝试,因为风险太大,迟早被吞。

  这运河两边,又处于通州水路交通要道枢纽,谁不知道大有好处,商机很大,可谁也不敢尝试,说不定哪一天连货带人都没了。

  不过此次不同。

  此次有陆仲恒作保,还有薛家的商行等,正如王都司所言,的确没多大问题。

  有位穿着丝绸长衫的商人说道:“只是看王都司的面子上,王都司在此地一天,我们就在此地做生意一天,哪天王都司另谋高就,咱们和此地也就缘尽。”

  一句话。

  满足了王信的需求,又给足了陆仲恒面子。

  也正如那人所言。

  何处不能做生意,既然做生意,必然是去最稳当的地方,来此地做生意,也的确是看在众人的面子上,而不是此地有利。

首节 上一节 72/1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