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兵圣

红楼兵圣 第9节

  周道丰连忙起身。

  “坐吧坐吧。”

  老人拍了拍首辅的肩膀,把大周内阁首辅重新按了下去,竟然亲自站到周道丰身后,双手放在周道丰的肩膀上揉起来。

  周道丰一动不动。

  “周道丰,你跟随朕多少年了。”

  老人仿佛聊着家常。

  周道丰端坐,老眼浑浊,回想片刻后,才颤颤巍巍答道:“臣在部台当差二十年,入阁三十年,担任首辅二十年。”

  “五十年了啊。”

  老人感叹,又打趣道:“你年轻的时候可是过目不忘,什么东西入了你的眼,永远都不会忘记,朕随时问你任何事情,你都能立刻答出来,看来现在老了啊。”

  周道丰平静道,“臣的确老了。”

  听到周道丰的回答,老人停止了动作,再次轻拍了拍周道丰的肩膀。

  周道丰这回方能起身,面向老人垂下头。

  许久。

  老人叹了口长气,悠悠道:“你我君臣五十载,大周现在还离不开你。”

  “大周离了任何人都可以,唯独不能离开太上皇。”

  周道丰说道。

  “哈哈哈。”

  老人忍不住笑出声,指着周道丰道:“没想到哇,你个老家伙也学会了拍马屁。”

  周道丰一脸诚恳。

  “臣如实说话。”

  “好一个如实说话。”

  老人再一次拍了拍周道丰的肩膀。

  周道丰重新坐回去。

  老人负手回到玉阶之上,面对周道丰,“皇上都三十岁了,还是不懂事,他这回又重新启用罗明,但愿他把倭患给平了吧。”

  “皇上平不了。”

  周道丰还是那么平静。

  “你看顾着吧。”

  太上皇疲了。

  首辅说皇上平不了,那就一定平不了。

  天下为何就不能太平呢。

  宫里的事,宫外的事,没一件让人舒心的,等周道丰离开,太上皇让戴权去打死了两个小黄门。

  周道丰从养心殿回去,走在建极殿旁的直道。

  几名太监领着阁老。

  周道丰在文昭门停步,回过神久久出神。

  太上皇年少登基,临朝近七十载。

  无论太上皇心性如何,狠也罢,好也罢,接触过太上皇的人,都无法否认一件事,那就是太上皇很聪明,如今更是对人心极尽通透。

  以太上皇的手段,国家本不该如此。

  偏偏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从小聪明,通透人性的太上皇,也从小放纵自己的人性,毫无约束,尽试天下情色二字,以至于再无子嗣。

  尝试了许多方法,最后只能从宗室挑选。

  多年前更是闹出了好大的风波,本来众望所归的义忠亲王,因为犯了太上皇忌讳被处置,当朝勋贵也大肆被惩处,就是那时候起,自己被提拔入阁吧。

  当时还是皇帝的太上皇,选择重用文臣制衡勋贵。

  也是那些年,北方旱灾,南方雪灾,江南民变、广东民变、大同兵变、辽东兵变、广宁兵变、鞑靼入关,瓦剌袭边

  太上皇选择了退位,从宗室又挑选了一少年登基。

  如今。

  北方边情稍平,南方又兴倭患。

  前些年聚全国之精锐,结果东南功亏一篑,死的死,下狱的下狱,人人谈倭色变,导致去年倭寇越发猖獗,连金陵都敢冒犯。

  “阁老?”

  前面引路的太监轻声唤道。

  周道丰回过神来,长叹一口气,随后面色如常,平静的回到内阁,然后写了一封信,让人送到金陵。

  镇江府。

  丹徒县,祁家大院。

  当地人称祁半城。

  因为丹徒县北的巡检司,又叫做祁家巡检司,扼守长江,负责一地的治安,管中窥豹,可见祁家在当地的权势之深。

  祁老三匆忙的找到大哥,把心里担忧的事情告诉大哥。

  祁老三是三兄弟的老幺,不到三十岁。

  祁家老大却已经五十岁。

  祁家老大一脸慈眉目善,与外界所传的凶名毫不相符,根本无法联系起来。

  “慌什么。”

  “小弟如何不慌,别人的便宜占了也就占了,可对方是王家军啊,大哥有所不知,小弟亲眼所见王家军之威,的确不是常人能及。”

  见大哥神色如常,祁英奢不满道:“大哥不信我?”

  “你性子虽然急躁些,做事却有分寸,也见过许多世面,因此你认为王家军非同寻常,大哥又岂会小瞧呢。”

  祁家老大祁英永见小弟又暴躁了起来,哭笑不得的说道。

  家里事情实在太多,外人不放心,只能培养弟弟们,老二办事稳妥,但不够机敏,老三办事有干劲,但脾气爆了些。

  “既然知道王家军不好对付,大哥为何如此态度?”

  祁英奢好奇道。

  祁家老大祁英永笑道,“厉害的人多了,可再厉害也不过是棋子,很快就没有什么王家军。”

  “啊?”

  祁英奢大惊,连忙问怎么回事。

  祁家老大祁英永这才解释道:“还记得否前浙江总兵罗明。”

  “怎么可能不记得,此人前年被关入刑部大牢,咱家之前在他身上的投入血本无归。”

  “他已重新出山,奉旨平倭,正缺人马,四处调动,早就盯上你口中的王家军。”

  祁英奢惊呆了。

  半晌才醒悟过来,连忙追问,“听说王将军身后是林府,林老爷虽然只是巡盐御史,可身份高贵,背后又有四大家,罗明凭什么从林府嘴里抢肉?”

  “此事说来复杂。”

  祁英永感叹。

  多少年的老黄历了。

  “那我不再理会此事了?”祁英奢最不耐烦,见王家军都要没了,也就不想浪费精力。

  “我让你二哥去办了,那王信将军的确有事求于我们,约定了在仪真渡口相见。”

  “这又是为何?”

  “留份香火情吧。”

  “明明生意上的事,大哥今日送一份人情,明日送一份人情,都知道我们祁家好欺负,人人都敢上门要银子。”

  祁英奢非常不满。

  现在大哥还在,也能维持得住,等大哥哪天不在了,祁家喂不饱那么多张嘴怎么办。

  那王信让了近万两银子的利,恐怕对祁家所求不少。

  让二哥去办,二哥从来不拒绝人,大哥的意思已经很明确,所以祁英奢才不爽,银子都还没捂热乎,回过头就要连本带利还给人家。

  家里就是有金山银山也留不住啊。

  祁英永拍了拍小弟的肩膀。

  小弟还不懂事啊。

第11章 沽名钓誉的王将军

  江河里的船只等着入运河。

  仪真的水门处,两边挤满了等着过水闸的船只,运气不好等上十天半个月也是有的,船只载满货物,船东家轻易不敢下船,吃住都在江上。

  船上的客人,等着过江的乘客,岸边做生意的摊贩,江河两边看不见尽头的繁华。

  丹徒口。

  沿江酒楼满是过往宾客,渡口大船往来不停。

  数里外有座城隍庙。

  哪怕还没到庙期,城隍庙里外依然来满落脚的人,有做生意的摊贩,有赶路的外乡人,有马夫挑夫,有和尚道士,也有妇孺小孩。

  酒楼要钱,城隍庙不要钱。

  许多人跑来城隍庙过夜,随便找个角落哄一夜。

首节 上一节 9/1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