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 第123节
将还年少的沐剑屏赶走,朱慈煊带着东宫三女入房造娃。
……
“挣扎啊,你越挣扎,本王越兴奋。”
“本王就是要你这个孟伽拉的公主,莫卧儿太子的妻子,大明太子的未婚妻,折服在本王身下。”
阿拉干国王善达图达摩最后大喊一声:“给本王狠狠怀孕吧。”
洗漱一番的图达摩披着丝绸宽衣,步入推杯换盏的宴席。
向荷兰军官们举杯表达了些许歉意,图达摩刚坐下来,身旁的侍女就拿起一块国王最喜欢的油炸香蕉花喂进其嘴里。
荷兰军官范德兰吃下盘子中最后一片坚果面饼:
“国王殿下,你不会把孟伽拉皇帝沙赫·舒贾给杀害了吧?”
正是沙赫·舒贾不自量力的暗中勾结大明,私下招兵买马,想要造反,夺取阿拉干的王位,以此为根基,反攻回孟伽拉。
才会让图达摩气急败坏之下,同意了荷兰人攻打大明的建议。
大明鲜活的例子在那摆着呢。
联合暹罗,覆灭东吁,以洪沙瓦底为根基,反攻回中土。
东吁国的惨状才过去半年。
如何不让图达摩警惕害怕。
平达力和莽白还尸骨未寒呢。
图达摩听完通事的翻译,摆了摆手,让跪在身前的侍女离开。
“枉本王去年在他亡国败逃之时,礼遇款待他,想不到这莫卧儿人如此狼子野心。”
“沙赫·舒贾没有穆兰人的诚信,但本王却有佛教徒的仁慈。”
“沙赫·舒贾和他的儿子们只是被关押看管起来了,他的女儿都在王宫中暂居。”
图达摩当然不会轻易处决沙赫·舒贾。
这个孟伽拉皇帝还有大用呢。
莫卧儿现在的皇帝奥朗则布,让打败驱赶沙赫·舒贾的米尔·米姆拉成为孟伽拉、比哈尔和奥里萨的总督。
那些穆兰疯子,动不动就先发动圣战,想解决统治异教徒。
米尔·米姆拉已经在领地中征收赋税,集合了四万大军,光骑兵就有一万多。
只怕等天气转凉,就会兴兵灭国。
虽然不知道是先对付阿豪姆王国,还是他们阿拉干。
但早晚阿拉干国要和莫卧儿开战。
到时,孟伽拉皇帝就能派上用场了。
三十年前,阿拉干是和在吉大港的葡萄牙人一起联合,与诸国一起抗衡他们的共同敌人,莫卧儿。
现在,荷兰人是海上最强大的。
当然要联合荷兰人了。
至于向大明开战。
一是取信荷兰人,为以后联合抗莫做准备。
二是,沙赫·舒贾与大明勾结,依照大明的凶残,估计早晚也会攻占阿拉干。
占据殖民了洪沙瓦底的大明,可和三百年前不同,只是要他们朝贡一些地方特产就了事罢休的。
图达摩还有一层考虑。
莫卧儿在奥朗则布的统治下,东征西讨,强盛至极。
而大明在亡国逃至风上之地建立南明,也就是强悍些许的丧家犬。
两相抉择,还是已经主力反攻云滇的大明好对付些。
实在不行,就把沙赫·舒贾送去洪沙瓦底,祸水东引,让莫卧儿对付大明。
打了大明,就不能打我咯。
到时候,阿拉干也会成为莫卧儿的先锋。
不如此刻趁着洪沙瓦底的精锐被大明带走,抢占一二先机。
第104章 朱慈煊还能像亚历山大一样?
范德兰不置可否的点点头。
荷兰东印度公司并不关心孟伽拉皇帝死活。
只是怕让莫卧儿找借口入侵阿拉干。
将孟伽拉吉大港的荷兰商馆工厂牵扯进去。
范德兰心中清楚阿拉干国的打算。
但荷兰可和葡萄牙不一样。
八十年前,葡萄牙国王恩里克死后无嗣,和葡萄牙王室有血缘关系的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以此为借口,出兵葡萄牙,介入了葡萄牙的王位继承。
打败了继任者安东尼奥,王位便落入了哈布斯堡家族的手中,西班牙就此兼并了葡萄牙。
葡萄牙又和殖民地的土著联姻生子,雇佣兵才会兴盛全世界。
荷兰本就国小人少,一大片殖民地都管不过来,哪会帮助阿拉干抵抗莫卧儿。
范德兰和巴达维亚总督,乃至西班牙人都赞同,将沙赫·舒贾送去洪沙瓦底。
让莫卧儿和大明纠缠打崩洪沙瓦底。
没错。
就连在吕宋的西班牙都赞同荷兰东印度公司攻打洪沙瓦底。
不得不赞同。
虽然西班牙这些年在亚洲的殖民贸易随着美洲白银开采量的下滑,逐渐被英国和荷兰甩至身后。
但他们在吕宋的统治还是十分稳固的。
汉人称呼的南洋,通往中土的贸易海路一直掌握在荷兰西班牙手中。
现在的代清禁海,国姓爷半垄断东海。
然而暴利的海贸哪是能轻松断人财路的,粤东的商人无时无刻不在私下开禁。
就连垄断东海的国姓爷,不也要把商品卖给欧洲人嘛。
即使不谈中土,欧洲人需要的茶叶瓷器也有交趾这个小中华替代。
但前提是洪沙瓦底这一条通往中土的商路没有开发。
巴达维亚并不在意英国葡萄牙从马都八港口购买香料,风上之地本就没有啥香料生产。
但大明的马都八制造局生产的丝绸瓷器,乃至从云滇运来的茶叶。
就触碰了荷兰与西班牙的逆鳞。
除了香料,远东贸易的暴利就属华夏文明的特色产物了。
更别说,洪沙瓦底出口的话,路途比他们少三分之一,利润更上一筹。
这几年远东殖民地屡屡受挫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白银生产暴跌的西班牙都难以忍受新出来的中土商路。
对,还有香料。
范德兰喝了口酸甜的棕榈酒:
“国王殿下,这次的俘虏奴隶远甚过去二十倍,都已经登记好了只等上船,刚好抵消我们卖给你的火器消费。”
图达摩举杯以对:“那就好,除了若开人和洛兴亚人,本王已让下面把孟族人和洪沙人全部卖给你们。”
阿拉干领土狭小,米木资源连自己都不够用,基本没啥东西能卖给欧洲人。
所以阿拉干就很自然的加入进奴隶贸易之中。
当然不会是卖他们自己国家的百姓。
阿拉干在吉大港与孟伽拉和特里普尔摩擦不断,阿拉干可不缺从战争中获得的奴隶。
每年都有四五艘船奴隶,卖给来洪沙瓦底采购大米柚木的荷兰人。
甚至穆兰教的莫卧儿兴盛后,掌管孟伽拉。
排斥那些不同信仰的异教徒。
莫卧儿自己就时不时送些异教徒给阿拉干。
巴达维亚又把香料卖到印度。
在南亚风上之地风下之地,形成了小规模的奴隶三角洲。
荷兰现在缺人缺的厉害,阿拉干自然顺手又做起奴隶生意。
范德兰摇头道:“巴达维亚在地方征收人头税后,那些汉人几乎跑完了,连带着一些爪哇土著跑到苏门答腊。”
“巴达维亚现在少了十分之一的人口。”
“这一万多奴隶虽然能补上人口的数量,可很难补缺农夫。”
“论种植收割香料,他们干活可没有汉人麻利快捷。”
早在三百年前,穆兰商人就开始从东南亚向欧洲进口香料。
葡萄牙人后来居上,但奥斯曼又从中插手。
以致于欧洲人不能走地中海,要绕过好望角来远东。
连带着印度销往欧洲的胡椒,失去了地理优势。
印度胡椒成本高过南洋五成以上,现在连印度人都要从欧洲商人手中购买胡椒。
每年东南亚的胡椒销量高达八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