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

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 第147节

  郑延平略一思索:“海上敌军兵马不明,明京这里只有寥寥千人。”

  “就算召回围攻热兰遮的马信,也才两千人。”

  “荷兰人的火炮厉害,两千人守不了明京。”

  “当务之急,把夷州各地的军队全部召回来。”

  热兰遮难以攻破,郑延平不想损失太多兵马。

  除了千余人围城外,多数军队都分散在夷州各地,对付夷州山蛮。

  杨朝栋回道:“国姓爷,召回兵马,至少要半月时间。”

  “我们是不是往内陆撤,避开荷兰人的船舰火炮?”

  “或者从金厦澎湖请些援军?”

  郑延平再次扫视杨朝栋,许久方才出声:

  “猫难实叮都是没粮没水,才无奈投降的。”

  “荷兰人要是重新占领这座城池,他们就有两处立足之地,到时我们要围攻两座坚城。”

  “不能把明京城拱手让给荷兰人。”

  杨朝栋想了想,赞同国姓爷的看法。

  吩咐杨朝栋召回马信。

  等杨朝栋领命将要离开,郑延平出声问道:

  “杨知府,现在夷州军中饿死了多少人?”

  杨朝栋闻声一顿,谨慎道:

  “夷州府统计,三十四人。”

  郑延平严肃道:“实际呢?”

  杨朝栋微微俯首:“一千零六十二人。”

  郑延平闻言闭上双眼。

  杨朝栋见国姓爷没有其他吩咐,缓缓离开。

  郑延平的后脑勺又开始发痛了。

  东海的明军各镇,基本都不同意他攻占收复夷州,以为粮秣后勤。

  郑泰那家伙,早就阳奉阴违,拒绝为夷州提供粮食兵器。

  联合其他不满他的将领,隐隐独立割据。

  郑经那小子能压住他们吗?

  夷州岛上根本没有何斌说的大米粮秣,军队早就开始饿肚子了。

  夷州的田地也根本不肥沃,和八闽的田地一样烂。

  种的番薯,至少还要两个月才能收获。

  恐怕又要饿死上千将士。

  那个山蛮的大肚子王,仗着地利山林,屡屡袭击明军。

  光在山蛮手上就折损了两千兵。

  热兰遮打不下来,荷兰人又来三十多艘船的援军。

  夷州的平定之日,愈发遥远。

  郑延平没有想过回金厦。

  至少打下夷州,甚至吕宋之前,他不能回去。

  南都之败后,人心涣散,军心不稳。

  云滇的永历帝逃往夷荒,生死不知。

  代清已经定鼎天下,许多将领都不想再抗清。

  不少人本就是因为海贸聚集在他麾下,全无忠义国家之念。

  代清迁界禁海,海贸困难。

  那些海商海贼将领已经想投降了,全都簇拥在郑泰身边,想要夺权。

  不是在金厦大败清军,重振士气,郑延平早就约束不了军队。

  即便乘大胜之威,也几乎所有人不同意他东进夷州。

  金厦几个小岛,海上没有粮食,早晚还是全部要跑的。

  郑延平咬牙切齿。

  一群无君无国的小人。

  还有鲁王和张煌言,间接坑害先帝隆武,永历帝没有消息后,又想拥戴鲁藩执政。

  不能打下后勤根基,就算让你们称帝了,不过又是让大明多一个殉国的天子。

  永历帝,你在哪儿?!

  郑延平急需一位正统的大明天子为他站台,收拢人心。

  永历帝的正统,没人敢多说什么。

  神宗嫡孙,天启、崇祯、弘光三帝的弟弟,隆武帝钦定的继承人。

  除了伪清,全天下都认同的大明正统。

  去岁,得知永历南狩,郑延平就派出使者想让其航闽。

  至今不知生死。

  年初倒是从南洋传来个假消息。

  说什么永历太子带着大明残军攻占了洪沙,一人屠杀洪沙二十万大军。

  没有后面那个夸张的部分,郑延平还能信李定国和他一样要打下一片根基,休养整兵。

  二十万南蛮兵?

  靠十几岁的永历太子?

  被夷州山蛮搞的头昏脑涨的郑延平半点不信。

  郑延平捂着愈发胀痛的脑袋。

  想到逃亡的永历帝,他就想起了殉国的先帝,耻死的母亲,被叛贼挖开的祖坟。

  “国家飘零十七载,枕戈泣血,如今流立夷荒,进退无据。”

  郑延平双手狠狠抓着发麻的脸庞,痛苦道:

  “天乎天乎,何以使孤臣至于此也。”

  郑延平又看到了幻象。

  大厅门口,无数残肢断臂的身影在向他招手

  “国姓爷,来黄泉与我们为伴吧。”

  郑延平喘不上气,对着左右亲兵,慌乱问道:

  “好多鬼影,好多鬼影,你们难道没看到吗?”

  习惯国姓爷癔症的亲兵拱手道:“国姓爷,没有什么异状。”

  “只有马信将军回来了。”

  郑延平凝神望去,才看到鬼影都渐渐虚淡消去,马信急匆匆的来到他身前。

  马信兴奋道:“国姓爷,热兰遮被攻破,夷州已经全部平定。”

  “永历太子,带着精兵强将来支援你了,还有南洋的许多大米,我们不愁粮食了。”

  郑延平身上的麻痛顿时一消,只有迷茫。

  “啊?”

第122章 国姓成功,你忘了你的四大恨了吗?

  “你疯了?”

  半响才回过神来的郑延平,对着马信说出这三个字。

  看来围攻热兰遮城,马信的压力也不小。

  已经把荷兰人的援军看成他们的援兵。

  虽然底层士兵和部分军官少了些军粮,马信这一方主将应不至于饿昏了头吧。

  郑延平狐疑扫了一眼马信。

  马信这个陕地人也水土不服,得了热病?

  马信已经迷乱,见到不实之物。

  眼下还有谁能出兵为将。

  金厦诸镇明军将领,几乎所有人都不同意他东进夷州。

  他只有三个心腹大将跟随。

  陈永华要留守金厦,辅佐郑经震慑宵小。

  杨朝栋要处理夷州一府两县的诸多事宜。

  马信病了,貌似只有他亲领兵马围攻热兰遮。

  郑延平其实并不关心荷兰人。

  他主要是来夷州种田屯粮的。

  除了台南的赤嵌城(热兰遮),台北还有两个鸡笼淡水荷兰小城。

首节 上一节 147/1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兵圣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