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

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 第26节

  忍不住爆粗口。

  “我本以为系统你就够抽象了,想不到这南明更抽象。”

  永历帝,妥妥完颜构的加强版。

  赵构也就是弃中原,偏安江淮,搜山检海下遁至海上。

  相比没马硬渡河的赵构。

  永历带着亲妈腾挪数千里,趟完中土南部边境线后狩幸南国。

  虽不饮酒不好色比弘光帝好些。

  但永历属臣可比弘光隆武的文武抽象太多了。

  后者不过左良玉恃功自重,不去打顺清,反而进犯南都,攻打九江,四十几岁的壮年和李定国郑成功一样吐血而死。

  水太冷的钱谦益,只想守闽的郑芝龙。

  永历属臣奇葩太多。

  和白文选聊过,朱慈煊和其现在也想不通孙可望怎么敢僭越。

  他就算后勤无敌,爆兵超凡,在贵州拥兵十余万。

  已经成为名义上的一国之主了,咋还敢称帝。

  湖广未复,粤东失利。

  麾下十余万军队除了半数自己爆兵出来的,其余能打的都是川湖粤来投靠永历的将士。

  不谈大西军内部的小山头白文选,冯双礼。

  和孙国主一样的大山头,刘文秀攻复川南,李定国两蹶名王,都比孙国主战功赫赫。

  怎么就脑子发昏的和袁项城一样,逆天称帝。

  那个湖广总督何腾蛟看似小号左良玉,排斥异军,拥兵自重,坑死隆武。

  莫名又死在前线,殉国尽忠。

  成为和瞿式耜文安之一样的大明忠良。

  最令朱慈煊想不通的就是马宝老上司李成栋。

  李成栋在高杰死后投降清廷,并助力东虏攻陷江南,亲身参与了嘉庆三屠。

  后面更是领兵攻下闽粤,杀害了隆武绍武二帝,追赶永历跑到湖广受制藩将。

  杀害起兵的岭南三忠。

  大明皇帝阁臣,文武百姓,丧命其手不计其数。

  咋就会因为区区一省提督之位就反正了呢。

  大明那时已经蜷缩桂省残地,大西军还没投明,大顺军李过高一功还供着李自成的皇后,滇省昆明沦落造反土司手中。

  李成栋怎么会,怎敢反正只剩一口气的大明?

  怪不得都喜欢把明末题材做成克苏鲁风格。

  个个精神分裂,个个吐血身亡。

  李成栋自己都莫名其妙落水殒命。

  老上司李成栋古怪,马宝也莫名其妙。

  朱慈煊已经想起以前在哪儿看过这个名字。

  三藩之乱,重创过代清固伦,歼灭精锐八旗前锋营,战至最后一刻的大将。

  反复横跳五六次,看其人生最后的经历亦然是心怀旧国。

  就是不知眼下是啥情况又反正了。

  “不管如何,白得一大将,趁运气好,来一发。”

  朱慈煊点击天命抽取。

  画面流转定格。

  “辫子,少年继位,不会是康稀吧?”

  朱慈煊脸色慢慢变得古怪起来。

  剪影竟然定格在洗衣服、补袜子、糊纸盒的场景。

  【叮,玩家获得玄之又玄的天命,可在个人界面天命一栏进行查看。】

  【改造(清末帝):现在我同其他中国人民一样,是一个集体皇帝;经过改造你十分懂民间疾苦,擅长家务活。】

  “我尼……”

  “我刚三清教育改造大明群臣,系统你就改造我来。”

  “历史再抽象,但还是不如你个垃圾系统。”

  朱慈煊正吐槽垃圾系统。

  太监李崇贵蹑手蹑脚的走进帷帐,早已经习惯太子自言自语发疯,等朱慈煊望向自己。

  方才出声禀告。

  “殿下,淮国公马宝已经自滇西而来,皇上闻之欣喜,在府中设宴款待,并请殿下前去一叙。”

  李崇贵顿了两息:“皇上说梧州逃难时,淮国公亲自在太子皇后车驾前护驾,请殿下一见昔日旧臣,另有大事相告,望殿下务必前去。”

第26章 我本富贵藩王,天下于我何加

  朱慈煊走进永历帝的住所府邸,才发现宴席上的客人不少。

  除了还在三清教育队接受改造的大明文武。

  任国玺、陈安德、潘璜、邓凯、王启隆等人,就连经常在外平叛的白文选也坐在永历右侧。

  朱由榔正在向群臣展示朱慈煊送给他的诗词。

  “十四年来家国,自朕登基逃家离国,不正十四载嘛。”

  “我本富贵藩王,天下于我何加焉。”

  “彼时失去封地,寄居桂西,想的也是李张势大,成了前朝宗室,也能做一个富家翁。”

  “谁能想甲申国变,东虏窃据华夏,我一个无能藩王继承大位,成了抗清大旗。”

  “昔日在肇庆,母后与我都觉得我担不了大位,屡次坚拒,只是粤国公以我神宗嫡胤坚决拥立我。”

  朱由榔说着长叹一口气:“但丁魁楚不是李纲,朕也成不了能偏居一隅的宋高宗。”

  “便是太子诗词,李唐后主亡国为臣虏,也不知今生有没有可能?”

  闻言,白文选邓士廉以下文武纷纷起身请罪。

  朱由榔摆手示意坐下,饮了一杯酒壮胆,望着周围桌上的臣子。

  “朕贪生怕死,我自己也知道。”

  “不能学烈皇帝、襄皇帝死社稷,怕是东虏一到,即使逃不走,也会希冀吴三桂让朕做个李唐后主,安度余生。”

  眼见群臣又要请罪,朱由榔大手一挥。

  “朕知道你们要说什么?”

  “这些话都留给太子。”

  “朕是做李唐后主,还是做宋朝的徽钦二宗,在于你们和太子。”

  “但朕是做汉高祖的刘太公,是做唐太宗的唐高祖,是独取决于太子。”

  “朕无能之君,何以带你们收复河山,光昭日月。”

  “惟有太子。”

  “太子英明胜绍宗,神武似二祖。”

  “朕已经决定,传位于太子,望尔等往后奉吾儿为君,砥砺前行,兴复明室。”

  邓士廉几人互望一眼。

  心中明白。

  永历这是因为近臣外戚被太子抓捕残害,心灰意冷后开始自暴自弃了。

  想学太子发疯。

  还是想新君继位,大赦天下,玩曲线救国来拯救国舅等人。

  当然,无论永历帝此番退位几真几假,想不想撒手不管,彻底躺平。

  他们也不能轻易答应。

  邓士廉等人本又要俯身下跪。

  躲在旁边,看了半天戏的朱慈煊开口出声。

  “天子之谕,如何能拒。”

  “国家倾危,不必再搞三让三辞那套了。”

  “保不定吴三桂学李成栋趁此时机,进犯而来。”

  “然中土之君,断无外邦继位之说。”

  “孤若承继皇统,登临大位,就算不是在我大明两都,也该在华夏土地上。”

  邓士廉任国玺几人闻言皆是松了口气。

  要是太子和之前逼父监国一样粗糙仓促。

  可太不好做了。

  面子里子都过不去,其他地方的大明旧臣保不齐如何作想。

  夹在这对父子中间,有时候真想去职辞官。

  白文选和其身边一个廋削的中年人听到朱慈煊这番话,反倒是双眼放光。

首节 上一节 26/1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兵圣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