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 第29节
都不用一两年。
等到明年二月收获秋种的大米,不用交粮纳税的平民百姓,都会自发拥戴明国,参军抵抗下洪沙。
本来还想固守下洪沙,坚壁清野,靠气候慢慢耗死汉人。
这下也不得不准备北伐出征。
莽白咬牙切齿:“别说现在秋种,朱慈煊能不能征兵不管粮食。”
“他也最多从那里征召两万军队,还都是下层阿赫木旦,当不了真正的士兵。”
“合他明国军队和麓川土司的两万军队,最多也就四万兵力。”
“至于暹罗出兵……”
见莽白望向他,别岱蕴出声应答。
“暹罗王出动了象兵骑兵,总共就一万出头,臣领兵两万在勃固,定不会让暹罗人跨过马都八。”
莽白点点头:“我和卑谬侯有十万军队,南逃的王公带来三万阿赫木旦,又从东吁卑谬召兵两万,从勃固大光的孟族人手中得了三万军队。”
“加上勃生的两万奴隶军,除去你守勃固。”
“足有十八万大军。”
“十八万对四万,优势在我。”
这真的是掏空了整个东吁国。
因为明国分土地,所有洪沙族的贵族们联合在一起。
也不谈偏居下洪沙了。
向孟族若开族等土司举起屠刀,搜刮一切,招兵买马。
就算此番能收复上洪沙阿瓦城,东吁国也会自此衰落。
甚至和蒲甘王朝一样再次分裂。
“就算朱慈煊神勇无敌,能挡万军,也是十八万对五万。”
莽白露出黑黢黢的牙齿,恨不得生吞活剥坑害他的朱慈煊。
他当然明白所谓的十八万军队没有多少能打仗的。
甚至有部分兵器就是草叉镰刀。
明国士兵能以一当十,两万人能打洪沙国二十万人。
但到了下洪沙,十一月十二月依然雨水充沛,气候湿热,明国最多以一当五。
算上朱慈煊个人。
也是十三万对十八万。
更别说他还花光东吁王室百年积蓄,向欧洲人招募两千军队,买了几十门大炮,上千杆火铳。
莽白恨极朱慈煊。
豁出所有,就是要找补回阿瓦城那夜的不甘屈辱。
亡国,亦然不惜。
别岱蕴等国王情绪稍微平定些后,再次开口。
“王上,代清固伦南军的使者到了,臣此次来,除了明国的信,就是带他来。”
莽白有些迟疑:“真的是代清的使者?”
他一开始和朱慈煊互为协定。
倒不是没信过朱慈煊。
仅为防范于未然,怕李定国白文选退了又进。
引入代清固伦,纯是三角关系稳定。
但他去信后发动兵变,被朱慈煊坑了一手,南逃下洪沙,便没了消息。
别岱蕴道:“应该不是明国太子的奸计。”
“他们虽然没有那个代清的辫子,但有王上你使者的信物,还带来了代清王爷的书信。”
“他们本来是明国的旧臣,后来投了代清,代清王爷让他们来是想铲除明国从臣,孤立明国皇帝,方便王上你擒送至孟卯。”
“但没想到阿瓦城落入明国手中,只能辗转到下洪沙来。”
莽白总算面上带笑,让别岱蕴将代清使者带来。
重新清洗后的大帐,只余下淡淡的血腥味夹杂在浓郁香料气味中。
莽白接见了换上一身马褂的马宝。
对证确认信物信件和吴三桂的信件后。
莽白方才看向相貌平平的代清使者。
“上国说已出兵孟卯接明国皇帝,却不知几时几兵。”
马宝道:“我在滇西看到部统何进忠在整顿一万军队,当在我走后就出动。”
“平西王也给南甸陇川各滇省土司发放朝廷敕令,要求出兵协助剿除南明余孽,彼处土司出兵多少我便不知了。”
莽白严肃开口:“贵使从上洪沙而来,想必也知道明国占领了阿瓦木邦蒲甘等郡。”
“如今我困居下洪沙,也无法将明国皇帝擒献给上国了。”
马宝摇了摇头,又点头道。
“我们自然要避开明国势力,只是有所耳闻。”
“但王上也不用担心,刚进木邦听到明国伪帝安居阿瓦后,我便遣人回昆明禀明消息。”
“等到东吁郡,未寻到王上,却得到了平西王的新令。”
马宝说着又掏出一封书信递给莽白身侧的汉人通事。
“代清已平定中土天下,仅剩永历李定国伪帝伪王逃离国外。”
“为了永绝余患,平西王在向朝堂请兵请饷后,便已经准备出兵剿除明国残军。”
“眼下将近年关,大军不太好动,只得再从滇西派两万军队,先让部统何进忠出汉龙关,协助王上清剿伪帝伪王。”
“当然,天气转热,瘴气升起前,事犹未成,我代清将士便退兵滇西。”
“等到明年九月份再出兵。”
莽白舔了舔上嘴唇。
如果马宝大话说代清进兵五万十万,要一举剿擒明国皇帝,他还会有所疑虑。
只出兵一两万,然后土司为主。
就十分符合李定国白文选等大国将领的做派。
但他可等不了明年九月份。
到那会儿,蒲甘侯的伪王位早已经坐稳。
代清到时多半还会学三百年前的明国,分封洪沙瓦底各大势力。
“贵使说李定国带着两万汉人出征洪沙西北诸郡,见到你们代清军队到孟卯,又急忙分兵驻守木邦。”
马宝颔首:“没错,想必王上也听到明国伪王在洪沙西北用兵打仗。”
莽白只是有所耳闻,西北诸郡的首领贵族也没几个逃到下洪沙。
没投降也是投奔相邻的阿拉干国阿豪姆王国。
莽白嘴角咧起。
“这么说朱慈煊手上最多也就两万汉蛮军队。”
“现在。”
“是三万对十八万了。”
第29章 阵中战将,可是我叔父
永历十四年,顺治十七年。
缅历1022年,西历1660年。
十二月份,整个洪沙瓦底全境乃至周围都陷入战争动员中。
从上万米的高空看,无数汉人洪沙人掸族人若开人暹罗人,像蚂蚁一样,形成一条条长龙,穿梭麓川高原和大金沙江间。
代清军队在向三宣南甸陇川集结,李定国在平定洪沙西北诸郡,分兵驻防蛮莫木邦。
沐天波在以他黔国公的号召力召集麓川澜沧土司,南下保护明国皇帝太子。
暹罗北方派遣联姻结盟的队伍和官员,想从明国手中接过失地清迈。
南边则屯兵万余在马都八边境,并和下洪沙的军队产生小规模摩擦。
阿拉干国在接到莽白金剑书信和收纳逃亡的洪沙贵族后,也不断向东南集兵。
莽白犒赏完大军后,慢慢向卑谬东吁二郡发兵集齐,并在明国出军后,反应迅速的派出一支水师沿大金沙江北上,进入蒲甘郡。
朱慈煊自带着八百禁卫军,白文选所部三千,雇佣兵天主村人混杂的一千神机营,三清教育改造的一万军队,合兵一万五千南下。
甚至因为莽白豪掷万金,购置火铳火炮,招募雇佣兵,和听说信奉天主教的明国太子在搞新莫卧儿和新哈剌契丹。
巴达维亚、巴拉特(天竺)的欧洲商馆、兵站、传教士驾乘多桅帆船抵至洪沙大光和暹罗摩棉。
朱慈煊在央米丁郡没有遭遇多少抵抗,明军迅速攻占克伦山和锡唐河上游,并抵至东吁郡。
并很快和莽白的前锋部队接战。
朱慈煊立在山巅上,手持单筒望远镜,观望东吁郡的地理形势和洪沙军队。
东吁国在他隆王迁都阿瓦,分封王室后,中央行政便集中在中部阿瓦周围的大金沙江灌溉区。
其次下洪沙的锡唐河流域和大金沙江三角洲也牢牢受中枢控制。
而麓川高原和阿拉干山区的各族头人土司,在东部山地,西北诸郡,西南勃生仍是有一定的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