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 第85节
兴威城紧靠阿瓦河而立,狄三品奉马宁之令,带着两千兵马在兴威城对岸巡弋,防止明国太子潜逃和白文选从这一边派来援兵。
但是他们的苦等,只等来漫山遍野的大火。
等发现白文选率领骑兵冲破孙崇雅的御守,狄三品就想要过河与马宁大部汇合。
汉龙关方向的退路已经全部烧起来,他这一支偏师不跟着大军走,最后就是被白文选马宝蚕食干净。
然而方圆数十里,只有兴威城外一里地有大桥能过。
但白文选一破孙崇雅的防守,兴威城就开始发炮轰打大桥。
上桥过河就是死。
甚至因为害怕朱慈煊乘船而逃,他们在阿瓦河中设置了数不清的水栅,眼下伐竹造舟都难以渡河。
“过不去?”
狄三品沉着脸:“如今战事激烈,我们若不去总兵所在,能去哪儿?”
“北返孟定,但粮草都在对岸,孟定镇康州都被伪太子坚壁清野,我们只怕要饿死在路上。”
狄三品环望沉默不语的诸将。
气氛一时变得紧张起来。
他明白麾下都是大西将士,都想着投降反正。
但他狄三品、孙崇雅和杨武反不了正。
孙崇雅趁着圣驾太子移跸洪沙,劫掠行在。
杨武拥兵自重,挟持腾越关上的大明残余文武,朝皇上索求国公之位,犹不满足,得到吴三桂的许诺后就投清了。
他大明德安侯狄三品,更是用计擒拿庆阳王冯双礼,献给吴三桂。
得到一营都督之位,位比马宝马惟兴。
昔日同级别的西营同僚,都在他麾下做个参将游击。
狄三品又问了一次,依旧无人应答。
右手紧握刀柄,狄三品以逼人的目光,扫过每一个将官。
“你们莫忘了家眷还在昆明城。”
“反正投明又如何,还不是像贺九仪一样,被朱慈煊放回来,结果平西王也不会信任反复之人。”
“想一想平西王日常的赏赐,谁没拿过一万两安家费,不比晋王和朱慈煊父子宽厚多了。”
狄三品手指对岸:“平西王是败了,但他伤筋动骨了吗?”
“此番时机不对,起兵出战,不过是应付清廷罢了,他本部精锐和八旗精锐都还在云滇。”
“朱慈煊就一定能收复云滇?”
“代清坐拥整个天下,大明还真能死而复生不可?”
“你们要是真想跟着大明一起赴死,一起在异域苟且偷生,当初还会投清吗?”
狄三品语气稍缓:“我们还不是绝路,省点吃,不回三宣和腾越,从孟定继续北上回昆明,沿途有那么多土司够我们吃的呢。”
眼见诸多将官神情稍稍一松,狄三品也放开握刀的手。
发现河对岸马宁的将旗被砍落。
狄三品提高声音,果决道:
“调集各部,我们直接走。”
然而,满江红的朗诵声传来,诸多大西旧将各自勒住缰绳,停下马,侧耳倾听。
狄三品见状,顿时惊慌失色,连连道:
“莫要忘了平西王的厚恩,还有咱们的妻儿老小。”
噗嗤。
一声干脆带着几分沉重的闷响,打断狄三品的话语。
狄三品捂住脖子,挣扎着想要回身去看是谁。
但用尽最后的力气也没彻底看清谁用的刀。
扔下清军笠帽的高启龙,用马褂擦掉刀上的血渍。
“背主叛国之人,有什么脸面谈恩德?”
高启龙将刀擦干净,拽起辫子,一刀斩断。
望着神情各异的同僚,高启龙举起辫子,声音嘶哑:
“我大明宜川伯高启龙今日反正投明,愿随太子晋王,重拾大明山河!”
一声落地,激起千层浪。
早已按捺不住的大西军将官们纷纷挥刀斩辫。
“我大明公安伯李如碧,今日反正!”
“我大明孟津伯魏勇,今日反正投明!”
“大明永昌侯张应井,愿随太子殿下,重拾旧山河。”
“大明岐山侯王会……”
“大明征蛮将军塔新策……”
码字慢,每天两更是在线的,只不过有时候晚点,下一章也晚些
第75章 单抽永历
朱慈煊低估了大明朝的上限,也高估了满洲的殖民统治。
军师金维新这个考过举人的文臣到来,才解决了朱慈煊的困惑。
封建华夏的老百姓并不是晚清那般愚昧无知的。
就大明,科举盛行,可是实实在在走进老百姓身边。
哪怕是农夫儿子,都有机会读书做官。
比起唐朝的科举选拔贵族门阀,宋朝科举选拔地主寒门。
大明的科举真真切切落在平民黔首头上。
大明每个县都有几十座私塾遍布乡里。
每个府城又有一两间官府书院,光云滇这大明边陲之地,都有六十六座书院。
而且官府书院是向山林布衣、乡村长者、普通百姓、佛教僧侣都给开放,不但进院听讲,甚至可以登堂讲说。
就小说评书的盛行。
基本是个城镇的百姓都知道刘关张和岳飞的故事,都能随口键政两句。
军中的千总把总更是会去找秀才给他们读三国演义和武穆精忠传。
身为李定国军师,金维新自己就经常叫说书讲给大西军将士,让他们知晓忠义。
会背《满江红》实属正常。
王辅臣说他没读过书,就真字面意思的不读书。
但字还是认识几百的。
王辅臣第一个义父王进朝挑选儿子,就是从知书和不知书两个人中,选了不读书的他。
以后还是要继续扩大私塾书院啊,不然东南亚那么多地方,南洋汉人全部拿来,都不够用来管理。
朱慈煊摸了摸下巴长出的几根胡须,将大西军识字率的问题浅浅略过。
继续和金维新讨论,接下来如何进军。
这时马宝推开帷帐,和马惟兴押着一个清军将领进来。
“殿下,贼将杨武被押送回来了。”
朱慈煊转首看向这个和狄三品孙崇雅齐名的大西军叛将。
【连营:你用火攻时,会引敌人误判。】
显然吴三桂被他火烧连营吓到。
竟然拿杨武做幌子,自己败走华容道逃跑。
实际上,汉龙关前面,朱慈煊除了两三千洪沙兵狙击外,就没其他准备了。
手上大部兵马都留在兴威城,吞下马宁所部。
吴三桂真聚集五千中军,一路收拢数千残军,不定能突出重围,回到汉龙关。
而作为虚招的杨武在第二道木墙等了吴三桂两天,只等到了白文选的军队和漫山遍野的洪沙兵。
立即就被麾下的大西旧军兵变,逮献来兴威城。
曾经攻入洪沙勤王救驾的广昌侯高文贵病故后,杨武吞并了前者残留的八百精骑。
这番,正是他们动的手。
金维新看了眼始终不开口的杨武,小声说道:“殿下,要不要将其送到阿瓦城?”
“让皇上见过后,再示众枭首。”
杨武曾一度攻复代清占领的腾越关,收揽没有跟着永历帝入洪沙的朝堂文武。
然后持功自重,以刘苣为使向永历索求国公,在代清大明之间衡量条件。
说不得,就他手中大明朝廷最后成建制的势力,远胜李白二藩,如果救驾,早就救出永历。
永历帝朱由榔最恨的大西诸将就是杨武。
给了他希望,又亲手埋没。
是以金维新建议送去给朱由榔泄愤下。
朱慈煊微微摇头,浪费人力,朱由榔心情好坏关他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