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 第95节
进也死,退也死,那不如逃走算了。
阿尔必咬牙道:“额其克,干了。”
“没错,到时给那些乱兵几门红夷大炮,好生轰下昆明城。”
“川蜀还不稳妥,要去西安,那里有几万八旗,两黄旗不敢明目张胆的残害我们。”
他们放过五千叛军的战功,就是要让这些叛军搅乱滇东。
趁机借剿贼的名义,逃去川南。
离开云滇这是非地。
众人落定细节。
满城紧挨着五华山,登上山架起火炮,可以居高临下的炮轰昆明城。
到时裹挟这些土司乱兵,直接过寻甸府,到东川府,再寻机继续北上陕甘。
一群人商讨着,朱慈煊被领着进入府邸。
多隆作为领头人,看向穿着花里胡哨的土司头人,开口道:
“我不知道你们哪来的胆子敢起兵作乱。”
“但我们满洲八旗正好需要你们帮个忙,所以你们的小命暂时保住了。”
多隆起身扶刀,威胁道:
“你们若不协助,那本大人就用你们的项上人头去邀功。”
阿尔必眉头微微一蹙。
正蓝旗第三甲喇的八旗兵,都是京城长大的新生代。
那几个信使甚至是第一次出征,没见过明国甲胄。
他却第一时间发觉不对。
“你们身上的山文甲哪来的?”
而且近乎人人都在宽袍下披着甲。
放他们入城的城门将是憨人吗?
阿尔必余光瞥见牛录章京对大拜。
完了,守城的也在和他们密谈。
而这股明军是他们这些城中的将军统一下令放进来的。
“不是土司,是明贼,先杀了他们。”
其余清将也立即醒悟过来,纷纷拔刀而出。
眼见总算败露的朱慈煊当即喝道:“动手!”
使用玉笏几个月,朱慈煊的准头早已百发百中。
直接将披甲的几个八旗将领砸倒在地。
胡一青更是仗着蛮力,举起实木桌子砸向其他八旗将领。
多隆就慢了两息,回过神来,大堂内的己方队友已经全部倒地,刀悬脖颈。
反应迅速的丢下佩刀,抱头跪地。
朱慈煊不敢懈怠的吩咐:“卫国公,率领武职官员们打开城门,引军入城。”
胡一青捡起八旗将领的长刀,叫上二十余人,直冲府邸外。
城内已经发觉不对的满洲八旗们,拔刀抽剑的涌上来。
然而他们对上大明普通武官,都不是一合之敌。
遑论胡一青这个仅比王辅臣低一点武力值的绝世武将。
长刀挥舞,蛮力下堪比破甲的钝器,鲜血残肢乱飞,赫然杀出一条血路。
八旗步甲一时骇住,纷纷避其锋芒,退出一条路来。
一个满洲八旗什长召集两三骑兵,也顾不得同伴和包衣,离得太近,再不起步,就冲锋不起来了。
四个满洲骑兵在马蹄声急促起来后,俯身喊杀,径直冲向矮小的明将。
胡一青脸上的伤疤如蜈蚣般扭动起来,微微躬身。
持刀静立原地。
等到清骑的长槊寒芒离他不足一丈,方才脚下一踏,身躯微侧,长刀劈在马槊上,蛮力让清军什长的身体带着马匹一偏。
胡一青立时腾跃而起,仗着短小的身材,避开清军什长马槊的回扫,抱住其,倒拔摔至地上。
脑袋一歪,已然直接摔断了脖子。
夺过马槊,胡一青横扫挥舞,将其余三骑砸落地面。
再捡一槊上马,胡一青左腋夹着长槊,右手握住一把长槊。
驰骋向正在城门处,见到明军攻城而仓促聚集的清军。
一个牛录副将见状,同样领着数骑来挡。
呼咻的破空声接连不断。
胡一青投掷出一根长槊,洞穿清军的铠甲。
两根长槊投完,也到了第一根长槊插着清军尸体立在地上的位置。
然后拿起长槊,继续投掷。
力道距离把控的十分恐怖。
半里地的长街,连绵不断。
所经之处,只有十几个胸口破开大洞的披甲清军尸体。
待胡一青接应明军入城,因为没有将领指挥而有些失措的清军们开始混乱起来。
只能在一个个什长和牛录副将的带领下,分散成无数块据营而守。
而等到五千明军包围控制住城池。
朱慈煊带着十几个清将走出府邸,已经被突袭弄得狼狈不堪的清军士兵再难继续坚持。
开始溃散逃跑。
然而满城内外全是明军大将和士兵。
寥寥想要突围的清军,也被胡一青白文选马宝等将领领着精锐追杀剿灭。
站在校场将台上的朱慈煊冷冷扫过,只能继续坚守营房的清军。
“一炷香的功夫,还不投降者,孤用火炮将你们一个个送上天去。”
望着城头上挂起的日月龙旗。
各处清军顿时犹疑不定。
不少牛录副将和甲喇将领的亲信,是知道自家将军打算叛国逃出云滇的。
但那是和土司南蛮合作。
而不是和明军合作,不是真正的叛国。
何况还是向汉人投降。
但眼下,他们打又打不过,逃又逃不走。
再守下去,就要面对从城头调下来的火炮了。
一些汉人包衣已经见势不对,丢下兵器,俯首就擒。
然而有几个年轻的八旗士兵不知是羞愧难耐,还是气愤不已,放声大喊:
“只有战死的满洲八旗,没有投降的满洲男儿。”
“八旗子弟,决不投明!”
言罢,直接取掉护颈,摘掉头盔,举刀自刎。
见到自刎而死的同伴尸体,困守营房的八旗士兵们掀起一阵哄然。
就在马宝从火器库房中推出几门火炮时。
城头上的多隆挣扎道:“我们投降,我们投降大明!”
多隆见脖子上的刀锋离开,松气的同时,站起身,靠着墙垛,对着城内的满洲八旗喊道:
“我是豫通亲王多铎的义子,正蓝旗第三甲喇副将多隆。”
“你们都知道咱们的多尼王爷被两黄旗残害了,也该知道尚善和朝廷都要我们这些多尔衮的残党去死。”
“老少爷们,留在代清固伦横竖都是死,我们不如投了大明寻条生路。”
第84章 自你们阿玛入关
“你们不是正蓝旗吗?怎么又成正白旗了?”
朱慈煊看到多隆等人身上的蓝衣,疑惑问道。
多隆陪着笑,活像个小人奸臣。
“太子殿下,多尔衮死后,顺治帝福临亲领了正白旗,就把原来忠于多尔衮的将领,和一些不受待见的女真人,全部聚集到了正蓝旗,让多铎之子多尼掌旗。”
朱慈煊渐渐明白了。
好吧,正蓝旗纯倒霉蛋。
最初的旗主是努尔哈赤第五子莽古尔泰。
因为和皇太极争夺权位,被打压到解散。
皇太极后来重组正蓝旗,交给自己的长子豪格。
多尔衮拥立顺治,豪格和他的正蓝旗又被打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