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第124节
由杨丰坐镇大都。
然后由大都城内原有的这些人来完成对色目的清洗。
紧接着远处一处混战的街口出现在他的视野。
那里的色目人明显比较悍勇,疯狂砍杀着他们的对手。
杨丰手中方天画戟立刻掷出。
一名全身重甲,势如破竹般砍杀向前的色目猛将,本能地转头,下一刻金光划破夜空,瞬间从他身上穿过,然后在他凝固的惊愕中,以极快速度在他身后部下中不断穿过,甚至拉出一条视觉残留形成的金线。
“仙尊万岁!”
原本被他压着打的对手,激动地对着佛塔方向高喊。
紧接着这家伙抡起刀,砍下了他的头颅。
残余色目人已经崩溃了。
“杀,一个都不留!”
那家伙吼着。
他拎着色目将领的人头,踏着后者的死尸,带着手下蜂拥向前。
而他们头顶,刚刚刺穿了上百色目士兵的方天画戟,化作一道金光,再次掠过夜空,重新回到杨丰手中。而此时远处一座城门已经打开,大批逃跑的色目人正在涌出,不过没有老弱妇孺,全都是青壮,很显然他们已经知道自己失败了,现在最重要的是逃走。杨丰淡定地划开裂隙,紧接着到了城门外,他站在官道上看着对面,蜂拥出城的色目人正狂奔而来。
下一刻杨丰面前,一挺带高射三脚架的大口径机枪架起。
他站在后面淡定地看着冲向自己的色目人。
枪口火焰骤然喷射。
十二点七毫米子弹拉出划破夜空的曳光,瞬间撞上那些色目人,后者的铠甲如同纸糊,手指头粗的弹头钻进他们身体,带着血肉从他们身后飞出,打断他们的肢体,甚至一下子穿透不只一个人。
转眼间城门前死尸堆积,人和战马的死尸甚至堵塞了城门。
那些在子弹呼啸中血肉飞溅的色目人悲愤地仰望天空,仿佛在祈求他们的神灵,一个长老模样的,甚至在子弹的曳光中下马,跪倒在路上向西南方祈祷。
但下一刻曳光刺过,他的脑袋就炸了。
“神?”
杨丰鄙视地一笑。
“在这里我就是你们的神!”
他紧接着喝道。
他面前大口径机枪火焰喷射,曳光的子弹呼啸向前。
城门前死尸不断堆积着。
在把最后一名试图逃出城的色目人脑袋打爆之后,他看了看已经完全被死尸堵死的城门洞,然后收起机枪,方天画戟一指那城门洞,一个塑料的油桶飞出,然后撞在城门上方,碎裂后落下的汽油,被死尸中还在燃烧的火把引燃瞬间变成冲天烈焰,同时也引燃了那些堆积的死尸。
城门洞就这样变成火海。
而且短时间内烧不完,毕竟里面都是可以燃烧的死尸。
他紧接着腾空而起,化作一道金光飞过大都上空。
“杀,杀光这些色目!”
他在天空中吼着。
而城内几乎所有街道,所有胡同,全都是疯狂地杀戮,打着平叛旗号的蒙古王公们,汉军世侯们,女真,契丹甚至西夏人,这一刻全都放下了过去的矛盾,冲向共同的目标。砍下那些色目人都头颅,冲进他们家,搜刮他们聚敛的财富,拖走他们的女人。而在内城的城墙上,忽必烈父子也在看着,杨丰的身影就像魔神般在他们头顶飞过,真金赶紧行礼,忽必烈也赶紧换上笑容……
第二天。
清晨的阳光下。
鲜血流淌的街道上。
“有劳仙尊,若非仙尊出手,这些色目人差点就冲进皇宫。
我也是糊涂了,被这些狗东西欺骗了这些年,还以为他们的忠臣,没想到他们仗着我的信任,一个个贪赃枉法卖官鬻爵,犯下如此多罪行,若不是他们罪行败露,再这样下去,这大元江山就被他们毁了。”
终于走出皇宫的大元皇帝陛下,站在还没干透的血污中,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看着周围正在清理中的色目人死尸。
“陛下无需如此,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自古皆然。”
杨丰慈眉善目地说。
李居寿向赵秉温使了个眼色,后者立刻醒悟。
“陛下天命所归,自然天护神佑,仙尊受昊天上帝之旨前来,助陛下扫清叛逆恢复太祖基业,臣请陛下下旨,尊仙尊为大元国师,命各地立庙供奉,并以圣旨晓谕藩国,命其皆以仙尊为尊,有不尊者讨之。”
他赶紧跪下,摆出一副忠心耿耿的姿态说。
其他大臣纷纷跪下进谏。
“仙尊,您看?”
忽必烈看着杨丰。
“某此番下界,意在止息干戈,宣扬教化。”
杨丰说。
“教化者,师也,教化世人者,国师也。”
赵秉温赶紧说道。
“呃,倒也有些道理。”
杨丰笑着说。
“既然如此,就请仙尊为大元国师以教化万民。”
忽必烈赶紧笑着说。
然后两人一起开心地笑了。
真金等人同样笑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国师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赵秉温激动地喊着。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国师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然后周围臣民全都跪下,对着忽必烈和杨丰高喊着。
当然,事情还没结束。
准确说只是开始,毕竟这时候色目人遍布各地。
不过只要大都的清理干净,那忽必烈也就不需要担心了,毕竟就算他们再造反也伤不到他。
紧接着忽必烈就下旨,以京城色目谋反,试图突袭皇宫为理由,命令各地驱逐所有色目人,收缴其财产,有反抗的格杀勿论。至于驱逐到哪里,这个当然没说,毕竟他要的也不是驱逐,而且各地那些地方豪强们,也没考虑过驱逐这种事。
反抗者格杀勿论……
他们肯定都会反抗的,所以统统格杀勿论就好了。
伴随着圣旨的发出,各地一片血雨腥风。
早就迫不及待的地方豪强们,驻扎各地的蒙古士兵们,全都亢奋地扑向那些以有钱著称的色目人,就像一群扑向肥羊的饿狼。
后者的反抗没有任何意义,毕竟他们数量太少,这时候的色目可都是真色目,哪怕到元末时候他们数量也依然有限,而且很分散。他们在元朝的职责就是充当敛财的,包税,专营,放贷,控制商业,聚敛财富给皇帝,尽管有不少色目高官,但本质上依然只是个依附皇权的小集团。没有皇帝保护,地方豪强可以轻易灭了他们,哪怕到元末,福建的汉人豪强也一样可以单独剿灭福建境内的。
而福建已经是他们发展最快的地方了。
甚至能控制城市了。
但依然没用。
陈友定带领的地方豪强们,还是完成对他们的清洗。
更别说他们才刚刚开始发展的这时候了。
更何况在这种事上,那些蒙古王公比地方豪强更积极。
肥肉谁不想吃?
第93章 我好快活啊
事实上接下来大元各地色目叛乱不断……
真假已经不重要。
反正结果都是被镇压。
男丁超过车轮者被杀,妇孺被参与镇压的瓜分为奴,财产当然籍没,至于籍没前有多少被瓜分了,这个就没必要深究了。
总之也不能不给大汗留一份,大汗的权威还是要尊重。
当然,忽必烈也不会关心这个。
他正与大明女皇,还有作为调停人的大宋皇帝,一起在开封进行三皇会呢。
虽然大宋皇帝目前的疆域堪比君士坦丁十一世,而且其本人之前其实是在大都做寓公的,但现在他就是与大元皇帝,大明女皇平起平坐。这个大宋皇帝其实是宋理宗亲弟弟,宋度宗亲爹,作为赵家元老级别,已经七十多的赵与芮其实也是必然选择。那些宗室都清楚这个皇帝无非就是个类似后期汉献帝的存在,最重要的就是懂事,而赵与芮在这方面记录良好。
开封。
三位皇帝并排而坐。
中间当然是大宋皇帝,这可是在大宋都城。
大元皇帝在右边,而他另一边是一万蒙古重骑列阵。
精甲曜日,旌旗如林。
但这也只是勉强维持颜面。
毕竟坐在大宋皇帝左边的大明女皇身旁是两条龙,另外她其实也带着三千明军骑兵,统帅则是吕文焕,毕竟从襄阳到这里最近,而且襄阳军团也是原本宋军战斗力最强的。至于吕文焕真没什么可说的,他对得起大宋了,虽然不能把他和张珏,李庭芝等相提并论,但也真没什么可指责他的。
另外他们也顺便来拜见岳飞,这些绝大多数都是岳家军后代。
而在三位皇帝面前,则是一帮各自随行大臣,在共同商议和约,大明方面是首辅张珏为首,大元方面则是接替阿合马的中书右丞和礼霍孙为首,他也是真金亲信,儒化派主力,忽必烈的手下目前以知枢密院兼左丞伯颜为主,但他坐镇和林,另一个重臣安童被昔里吉俘虏然后送到海都那里软禁。
同时被俘的还有忽必烈儿子那木罕,不过被送到金帐汗国软禁。
忽必烈在这边真拖不起。
金帐,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其实已经结盟在进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