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回忆录 第103节
“究竟怎么了,你们让我这么急的过来?”
“那帮狗胡人欺人太甚啊!”
厍狄干开口骂道,接着便是一群应和声。
这屋中,无论胡汉,都是声讨起六镇军的罪恶来了。
“你说说这帮人,途经朔州的时候,见我们兄弟新建的房子大,家里的柔然奴漂亮,圈里的牛羊多,就起了歹念,想要强抢!”
“抢了多少?”
厍狄干道:
“这倒不是重点,关键是他们挨了打之后,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跑到平城去告状去了!”
厍狄干说完,周围的人都应和了起来。
“真是丢人,不就被打得筋断骨折,躺在床上下不来,就这,还好意思问我们要汤药费!”
“换做是我,我都没有这个脸去跟人说!”
“这帮家伙,打没能耐,抢也没能耐,倒是告状最拿手。”
……
李爽看着这群情汹汹,大概猜到了。
“然后平城那边就受理了?”
“要不还是您呢!”厍狄干道,“广阳王这个大贪污犯,凭借平定六镇的军功,重新回到平城后,不但受理了,还要重新审查朔州的流民实边方略,还说朔州的富裕程度远超当初想象,想让朝廷改变原来的方略,让六镇的叛军分出一部分安置在朔州。”
众人再度应和道:
“您说说,这朔州再富裕,和他广阳王有什么关系,这不都是我们弟兄在您的领导下,亲手从柔然那边奋斗而来的么!”
李爽听了,很是无所谓。
“就这事?”
“这事还不大啊!”
“放心,我早已经做了万全的准备,朝廷不会听他的。”
——
平城。
重新回到了平城的元深非但没有享受多久安逸的时光,就遭到了接连的打击。
他发现,恒、朔两州底下的人平城这边已经号令不动了。
更发现,朔州非但没有他想象之中经历战火后的贫穷,反而很快在战火后恢复了经济,变得很是富裕。
如今那里,人人家里皆有大量的牛羊和柔然奴,弓马具备。
他派出探子去长城之外,发现根本没有柔然人的踪迹。
一个可怕的念头在元深心中形成,难道李爽当初真的打劫了柔然王庭?
正当他想要整肃地方,用六镇军来制衡恒、朔两州的汉人军户时,洛阳那边传来了不和谐的声音。
城阳王元徽不断在胡后面前诋毁攻击他。
不是说他要拥兵自立,就是说他勾结柔然。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事发了!
近来洛阳大街小巷,都在传着元深绿了元徽之事,好事之人还编了话本,在洛阳最近兴起的说书人口中流传着。
屡禁不绝!
然后城阳王元徽就疯了!
元徽对他的攻讦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不行,本王不能再待在这里,否则,非得死在元徽这竖子手中。”
在国家大事和自己的命之间,元深还是选择了先保自己命要紧。
——
“主公,元深终于忍不住走了,我们是不是也回晋阳?”
马邑的城墙上,李爽驻足而观,侯景问道。
“如今还不是时候!”
李爽悠悠的说了一声,看着这马邑城外的风景。
胡风依旧在,不过城外田陇上,却多了许多汉家之人耕耘的景象,少了许多圈地牧羊之事。
不远处传来了一阵轻音,似是故人之语。
“许久不见,将军已是郡公了!”
李爽回转身,正见郁久闾清羽站在不远处,被李爽身边的护卫挡住了。
她的身边,还跟着一个披着斗篷的男子。
“让他们过来吧!”
李爽挥了挥手,护卫们将他们两人放了过来。
“你总不会又是来劝我称帝的吧?”
郁久闾清羽没有说话,倒是他一旁的男子开口了,声音之中带着几分沧桑。
“称帝之举,不过是迫不得已的最后之策,将军没有答应,六镇的败亡也是迟早的事情。”
“六镇已经败了!”
“不,还没有。”
男子说得肯定。
“朝廷若要安稳,上策便是将所有六镇叛军诛杀,可既然没有做,那么大乱便还会继续,迟早还会有下一个真王。”
李爽瞥了一眼男子,问道:
“你是何人?”
男子脱下了斗篷,乃是一个看起来有五六十岁的老者,须发半白。
“老夫破六韩拔陵!”
第109章 红浪漫之夜
暖风吹卷青草之地,带给人舒适之意。
地上铺了一层毛毯,不远处架着的铁锅里熬煮着新鲜的肉。
眼前的老人坐在地上,可随意的一个举动,依旧能够让侯景紧张半天。
“真王!”
李爽对于这个忽然找到自己的叛军首领,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于是便如此喊道。
“老夫已经不是真王了。”
破六韩拔陵比较随和。就这么看的话,谁也不会想到他就是那个一手掀起了滔天叛乱,致使北魏就此衰落的罪魁祸首。
“老夫本生于刘宋之时,后避战乱,经蜀地北逃,至于六镇,往事已矣,郡公如今可以唤我韩陵!”
李爽心中还是带着十分的警惕的,并不清楚老者的来意,也深知他的身上藏有很多的秘密。
韩陵见李爽如此,身体微微前倾,道:
“今番前来,为有一事,愿请郡公收陵为家臣!”
李爽一听,面色大变。
“为何?”
“老夫已六十有余,余生之愿,唯见天下一统!郡公,便是能帮臣见到这一幕的人。”
李爽看了一眼一旁的郁久闾清羽,这个女子面容上似乎也有些惊讶,不过很快淡去。
“天下一统,对你很重要么?”
韩陵点了点头,目光深邃。
“自汉末以来,天下纷乱已逾五个甲子。悠悠三百余载,其间司马氏短暂一统,可很快便引得更大的混乱。如今这个世道,有人愿意看见南北继续分裂,这样,他们才能得到最大的利益。可也有像我这样的人,想要看到天下一统。”
这天下数的上号的大反贼说自己想要见天下一统,听起来怪怪的。
“你总不会想说你心怀大愿,不愿再见苍生饱受罹难?”
“我之所以想要见到天下一统,自然不是为了此等宏愿,而是为了自己。只是,我现在还不能与郡公坦言。”
韩陵很坦然。
李爽见了,却笑了,笑得让一旁已经僵住的侯景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你乃是大魏最大的反贼,至少如今还是。我若是收你为家臣,要冒着巨大的风险,而你又能给我什么呢?”
韩陵听到了这话,嘴角翘起,似乎早就在等待着。
“郡公以为,此次尔朱荣讨伐刘蠡升,是胜是败?”
“难有胜机。”
见李爽回答的如此爽快,边上的郁久闾清羽有些诧异,反应了过来,道:
“所以你在马邑不回去,就是为了躲这事?”
“什么叫躲,我可是朝廷的汾州刺史,见不得百姓和军士受苦。”
“可你……”
郁久闾清羽还没说完,就被侯景打断了。
“我家主公待在马邑,不就见不得了!”
郁久闾清羽睁大了嘴巴,一时说不出话来,却见韩陵一笑,对此不置可否。
“尔朱荣便像是一头老虎,刘蠡升不过是一只猫。可这只猫如今惹了老虎,躲在了树上,老虎却根本抓不到,只能使劲去摇树,最后使了劲,吃了苦,却只是一地狼藉。”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