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天可汗回忆录

天可汗回忆录 第109节

  “好吃,若是你的肉,就更好了!”

  李爽大笑,而后侯景走了过来,奋起长刀,手起刀落,一条手臂便这样掉落在了地上。

  鲜血流了一地,这名胡人在地上痛苦的哀嚎,其余的胡人则咒骂着。

  可李爽却是不为所动,吩咐道:

  “给他止血包扎。”

  长史本以为就此为止了,可谁知道李爽接下来的话,却让他毛骨悚然。

  “把他这只手臂给他煮了,喂他吃进去!”

  痛苦与恐惧,在这名断了手臂的胡人脸上同时出现,他嘶吼着,咒骂着,想让李爽杀了他,可李爽根本不在意。

  “等他伤好了,再去一肢,待其四肢皆尽,绞杀于闹市,暴晒于城头!其余人等,但凡同罪,皆效其法!”

  这句话说出来后,刚才还在咒骂着的胡人武士,纷纷叩首求饶。

  李爽的麾下的甲士却走上前来,执行命令。

  眼见不能幸免,一众胡人武士又咒骂了起来。

  “你这个酷吏,你不会有好下场的!”

  李爽登上高台,看着城中一众百姓,高声道:

  “我为唐州刺史,今日与一州父老约定,自此以后,无论胡汉,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众人一听,纷纷跪了下来。

  “刺史高义!”

  看着这么热闹的氛围,侯景趁势高呼着:

  “刺史来了,青天就有了!”

  “刺史来了,唐州就太平了!”

  ……

  李爽没有理会侯景,走进了刺史府中,看着身旁的长史,见其身体微微颤抖,目光之中,情绪涌动。

  可显然,这不是害怕,而是有几分激动和李爽说说不出来的意味。

  “你是何人,唤何名,出身为何?”

  长史立刻躬身拱手道:

  “下官名王思政,太原祁人,家父乃是州主簿。六镇叛乱,下官投军,因功被朝廷加为平阳都尉,后朝廷设唐州,改为长史。”

  “没想到你还是太原王氏!”

  王思政听了,却是苦笑。

  “不敢与京中世族攀附,下官这一支,远了。”

  这个世道,不是世家大族出身的,拼命想要将自己的出身往上面靠。

  可真的是世家大族出身的,反而没有那么在意了。

  李爽一笑,问道。

  “你知道有一个叫玉璧的地方么?”

  王思政一愣,显然没有想到李爽会问他这个问题。

  “下官知道,顺着汾水往下,就在峨嵋岭上。”

  “那你会筑城么?”

  “下官略通此道。”

  李爽听了,点了点头。

  “那太好了,我正好想要在封地上筑造坞堡,你帮我看看呗!”

  “刺史有命,下官敢不效劳!只是,有一言,下官还是想要提醒刺史。”

  “说!”

  “自六镇之乱后,匪寇蜂起,叛军劫掠无度,农田荒废,百姓逃亡。汉人豪强,结坞堡以自保,招聚流亡,不听郡县号令。鲜卑勋贵,仗着朝廷纵容,无法无天,肆虐百姓。今日刺史施以重典,已然得罪了他们,恐怕他们不会善罢甘休的。”

  李爽听了,笑道:

  “他们会如何?”

  “他们手中有兵有甲,又与河西之地的胡人有勾结,若是串联起来,便是攻占郡县,洗劫府库,也不是不可能。便是不这么做,暗下杀手,也不得不防。”

  李爽听了,拍了拍王思政的肩膀。

  “你多虑了!”

  “刺史,何意?”

  “你要相信,人之初,性本善!”

  王思政听了,看着眼前有些幼稚的男子,根本无法与刚才那个辣手之人相比较。

  “刺史,他们虽着官衣,可实则是胆大包天的匪寇,不可掉以轻心。”

  “不要这么看人,要遵循圣人的仁恕之道,便是大奸大恶,也要给他们弃恶从善的机会。”

  ——

  一只雕飞跃重重距离,落在了驯鹰人的臂铠上。

  一封从平阳送来的信,很快交到的了闲出屁的刘蠡升手上。

  “来活了么?”

  郁久闾清羽点了点头。

  “大野爽说什么了?”

  郁久闾清羽看着信,皱了皱眉头。

  “我看不懂,他说什么人之初,性本善。”

  刘蠡升接过了信,翻了个白眼。

  “这有什么不明白的,大野爽都说的这么白了。”

  郁久闾清羽还真没有想到,她看不懂的东西,刘蠡升这么一个不通文墨的山匪却明白。

  “何意?”

  “怎么给他们弃恶从善的机会,送他们去投胎呗!”

  “……”

第115章 山匪火并,勋贵暴死

  自晋阳沿着汾河南下,过了霍口,进入平阳郡后,地势骤然开阔。

  平阳郡地处汾河谷地,土地肥沃,且为南北要冲,北魏曾经在此设立军镇,用以防范刘宋的进攻。

  可时移世异,平阳郡从前线变成了腹地,又因为六镇起事,变成了各方角逐的战场。

  山野之间,一座坞堡悄然间耸立,已有了一定的规模。

  周围的良田,也已经被重新拾掇起来,来自肆州的农户作为主力,进行了开垦。

  刘贵站在坞堡之前,清点着建筑材料,见到李爽前来,一脸谄媚的讨好着。

  “唐郡公,您来了!”

  “刘贵啊,我要的材料都备齐了么?”

  “都备好了,都是上好的材料,和晋阳城中的新修的梁郡公的府宅的用料都是一样的。”

  刘贵凑近了,在李爽耳边小声道:

  “郡公放心,都是报在那边的账上,另外,承蒙郡公关照,小的还特易准备了礼物。”

  李爽听了,赶紧拒绝道:

  “使不得,使不得,我推荐你,乃是出于公心,岂能如此!”

  “小的知郡公一向清廉,这些礼物,不过是家乡的一些土特产,聊表心意。郡公若是不收,小的还有何颜面立于世间。”

  “既如此,我也只有勉为其难收下了。”

  李爽挥了挥手,侯景带人将坞堡前刘贵带来的两辆车直接推进了坞堡之中。

  见李爽收了,刘贵松了一口气。

  “唐郡公,还有一事,小的要提醒您。”

  “何事?”

  “杜洛周反了,恒州不宁,贺拔三兄弟守着平城,也不知道能撑到什么时候,马邑那边可得当心啊!”

  “尔朱天光做得如何?”

  “听厍狄干说他倒是没有尔朱家其他人那么跋扈,颇有些萧规曹随的意思。”

  “如此便好。”

  李爽说完,刘贵还是有些担心。

  “可他毕竟是尔朱氏的人,就算他不瞎掺和,可恒州眼看就要乱了,同心盟的生意怕是有些难做了。”

  李爽一笑,看向了刘贵,道:

  “无妨!”

  “请郡公指点!”

  “你不是有一个友人叫高欢,他现在正在杜洛周的麾下担任要职,你走走他的门路啊!”

  刘贵听了,面色一变,拱手道:

  “多谢郡公指点!”

  “放心,这恒州以后不管谁当家,生意总是要做的。”

首节 上一节 109/1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