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回忆录 第118节
若不是尉庆宾修养好,当场就要爆粗口了。
“老夫问你,你与尔朱荣究竟想要如何?”
“乱世之中,还能如何,不过是复昔日之人走的路罢了!”
尉庆宾听了,情绪一下子就低沉了下来。
“这天下真的要乱了么?”
“您老是真的看不到,还是不愿意去看?”
尉庆宾听到这话,面容哀愁,叹息道:
“孝文皇帝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本以为能定大魏万世之基,一统南北,成秦皇汉武之业。可这才多少年啊,大魏怎么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尉庆宾是经历过北魏鼎盛时期的,所以看到如今的样子,才格外唏嘘。
“你告诉老夫,难道真如那些蛮夷所说,推行汉化错了么?
“当然没错!”
见李爽如此肯定的回答,尉庆宾又问了一句。
“为何?”
“大汉四百年之江山,汉人之功业何其璀璨。如今世道丧乱,汉人流离失所,国已不国,可不怪自己,却还要怪古人么?”
尉庆宾听完,大笑了一声。
“说得好!”
……
第124章 女装大佬的含金量
晋阳城乃是黄河以北有数的大城,居住环境和医疗条件都不是县城可比的。
李爽在晋阳城中待得都有些懒了。
冬日里,唐郡公府来了一个客人。
“如何了?”
李爽来的时候,侯景、羊侃等人凑在庭院之外,张头探脑的。
“主公,老高和他哥正在说事,看样子,他哥高乾似是想要将他带回去。”
高昂的大哥高乾来了。
侯景嘿嘿一笑。
“我原本以为老高这浑样是独一份,今日看来,他们家都是这德行。”
侯景是有些怕高昂的,不过这怕之中还有着几分别样的意味。
“少打听人家家事。”
屋中。
高乾站着,面对着自己的三弟,气不打一处来。
他本以为高昂因为博陵崔氏之事,不得已暂时依附于李爽。
可现在看来,完全不是这样。
“博陵崔氏的那件事情已经摆平了,你为何还要留下来?”
“谁摆平的?”
“长乐王元子攸!”
高昂对此,很是不屑。
“这小子居然也是王了,朝廷真的是不行了啊!”
高乾一听,立刻呵斥道:
“你住口,你知不知道,你这话乃是大逆不道。”
高乾之父高翼生四子,个个都不是善茬,尤其以长子高乾和三子高昂为最。
高翼曾经感叹过,他死了恐怕连给他下葬的都没有。
可后来高乾年岁渐长,也不再像是年少那样轻佻,以游侠为务。
“大逆不道?”
高昂与自己大哥的关系很好,听着这话,却是很不满。
“这博陵崔氏的小娘子又不是我看上的,你以为我当真是怕了崔氏的人才远走的么,我是受不了父亲老是在我耳边唠叨,他死了没人给他楸土了,这才找个由头离开的。”
高乾听了这话,心中也是惭愧的。
这事连累了他父亲高翼下狱,高昂远走,他也是颠颠撞撞,找到了元子攸这门路后,才松了一口气。
高乾看着自己的弟弟,郑重道:
“是大哥对不起你!”
“这还像句话!”
高乾坐在了高昂对面,面容严肃。
“我实话跟你说了吧,我这次来找你,便是因为河北要乱了。”
“如何说?”
“杜洛周反了之后,安置在定州的六镇降军也要反了,当官的怕是压不住了。安州已经有两万人起兵响应杜洛周,定州若是再反,河北便要大乱了。当此之时,正是我等兄弟用武之时。朝廷之中,有长乐王在。只要回到渤海,招聚乡人,便可成就一番大业,也可一展你我兄弟平生的志向。”
高昂静静的听完,而后看向了高乾,认真的说道:
“人总是要长大的嘛!”
“敖曹,这是何意?”
“这种事情只是我少年之时的梦想,现在的我已经不是当年的我了。何况,还是要为元子攸办事,他也配?”
高乾很是不理解。
“元子攸乃是长乐王,倒不如那个土匪了?”
高昂却是一笑。
“兄长,你有没有在肆州的鲜卑显贵的府邸之中,喝过葡萄美酒?”
高乾摇了摇头。
“那你有没有将六镇的叛军赶到河里,然后看着这群旱鸭子在河里扑腾的?”
高乾还是摇了摇头。
“那你肯定也没有在冬日的柔然王庭之中,用柔然单于的狼纛擦过屁股了?”
高乾听着自己弟弟的话,反问道:
“你干过啊!”
高昂轻哼了一声,骄傲的抬起了头。
“那当然!不但擦了,而且擦得很是舒畅。”
“……”
高昂有些怜悯的看着自己的兄长。
“区区元子攸,也配与我主相提并论!”
高乾完全无法理解自己兄弟此时的状态,有些担忧。
“弟啊,你不是癔症了吧?”
“你才癔症了。总之,我不会离开主公的。”
“那个土匪有什么好的,让人听到了我渤海高氏的子孙给一个土匪当家臣,传出去不是贻笑大方么?”
“天下庸碌之辈,何足道哉!我主乃真英雄也!”
高乾有些无奈,心中暗骂:大野爽,你这混蛋对我三弟做了什么!
便在此时,屋外传来了一阵爽朗的笑声。
“原来是敖曹的兄长来了,我已经在府中备好了宴……”
李爽话还没有说完,高乾便打断了他的话。
“不必了,我还有事,便不打扰了!”
高乾看了一眼高昂,撂下了一句话。
“敖曹,你会后悔的!”
——
李鱼川。
当年赵郡李氏出身的李显甫带领宗族数千户搬至殷州西山李鱼川,辟良田,建坞堡,势力范围有五六十里。
如今,坐镇此地的是李显甫的儿子李元忠。
高乾离开了晋阳,回到了河北,暂歇在李氏的坞堡中。
“乾邕,你去时兴起,回来之时为何满脸愁绪?”
李元忠看着高乾,不解的问道。
“说起来我就心烦,我那三弟不知道是如何被蛊惑了,宁愿待在一个土匪的麾下,都不愿意跟我回渤海。”
李元忠只知道高乾要去找高昂,却不知道具体的情况,问道:
“哪一个土匪?”
“就那个朝廷新封的唐州刺史李爽。”
李元忠听了之后,眼睛一亮。
高乾见了,却是有些奇怪。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