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回忆录 第16节
扫去了血腥与狼烟,恢复宁静的城池展现出了肆州第一大城的风貌——
城墙巍峨,青砖黛瓦,透露出岁月的沧桑与历史的厚重。城内街道纵横,石板路蜿蜒,两旁商铺林立,市井喧嚣中透露着繁华。城楼高耸,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气势恢宏。城外绿水潺潺,护城河如玉带般环绕,倒映着城楼的倩影。
站在高楼栏杆之后,欣赏着这副美景的尔朱荣心情极好,可耳边却传来了喧嚷的声音。
不远处,他族中的契胡武士正和当地的胡人公然打了起来。
为首者还是他的侄子尔朱兆。
尔朱荣面色一变。
“让尔朱兆给我滚过来!”
尔朱荣回身进入了楼阁之中。他的命令很快下达,尔朱兆不一会儿就灰溜溜的上了楼。
“伤着没有?”
尔朱荣并没有问尔朱兆打架的原因,因为他知道尔朱兆的心思。
从小到大,尔朱兆想什么都瞒不过他。
尔朱兆听了尔朱荣的话,接过了他手中递来的茶,喝得却是很郁闷,像是一只快被煮熟的鸭子,憋得难受。
尔朱荣对这个侄子,终究还是有些宠爱的。
“你想说什么就说罢!”
“叔父,我实在不明白,打万子乞真的主力都是我们尔朱氏的子弟,凭什么分地盘的时候,给外人那么多!元天穆也就算了,可那个李爽才来了多久?”
尔朱荣没有回答尔朱兆,而是问了一个问题。
“我们麾下本族的士兵有多少?”
“七千!”
“北境的元诩和破六韩拔陵他们麾下的士兵有多少?”
“各有十几万吧!”
尔朱荣点了点头,自己这个侄子在军事上的素养还是不错的。
“既然知道,为何还要再问?”
尔朱荣对于自己这个侄子有诸多不满意的地方,可终究他还是自家人,不免循循善诱。
“身为我尔朱氏的子弟,你的心胸与气度要比常人更加开阔,如此,才可成大事!”
尔朱兆应了一声,可心中终究还是有些不情不愿。
——
“主公,看我从地窖里找到了什么好东西?”
侯景抱着一个酒桶兴匆匆的跑了过来。
猩红色的酒水带着一股香醇的味道,飘散在了屋中。
“这帮家伙,还真会藏好东西啊!”
李爽如今居住的地方,是一座位于滹沱河以北的庄园。
庄园已经破败,不过还保留着框架,简单的修缮一下,还是能够居住的。
李爽喝了一口,问道:
“这样的葡萄酒还有多少?”
“地窖里都是,有三百多桶。”
“先给羊侃和高昂各带去两桶。”
跟随李爽而来的,还有大量的汉人流民。这些时日,他们正聚集在庄园之外的营地之中,由羊侃和高昂两人暂时管理着。
侯景一听,心中有些吃味。
“主公,我觉得你对那两个吃白食的有些太好了!”
“什么意思?”
侯景贱吧兮兮的凑了过来,小声道:
“主公,那个高昂的底细我已经查清楚了,他之所以不走,是因为犯了事。”
“犯了事?”
侯景的脸上露出了淫荡的笑容。
“听说他哥哥高乾看上了博陵崔氏的小娘子,结果博陵崔氏不许,高昂就将那个小娘子绑了,想要让他哥将生米煮成熟饭!”
李爽也来了兴致。
“那煮熟了没有?”
“我哪知道,反正那小子现在正被博陵崔氏追杀着,不然也不会躲到我们这里来!”
李爽一脸看岛国爱情片被人略过了所有动作戏的表情。
“行了,将酒送过去吧!”
“主公,你没明白我这话的重点,那小子是个品德败坏的人!”
李爽听了这话,感觉有些怪异。
他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能从侯景的嘴里听到“品德”两个字。
品德两个字,跟他能有些什么关系?
“万景啊,咱们的心胸得开阔一点,外面有成千上万的流民嗷嗷待哺,北面咱们村的人也要过来,整个晋地的那些躲在山里的老兄弟们听说我发达了,都想要投靠我。你说,光凭你一个人管得过来么?”
侯景摇了摇头,脸上很快露出了一股明悟。
“主公,我明白了!”
第17章 朝廷知道了那是要杀头的
贾思勰终于到了!
他带着太平村的村民和乞扶莫于的部民南下,到达了李爽的庄园。
“老贾,你终于来了!”
让贾思勰出乎意料的是,最先欢迎他的不是李爽,而是那个大老粗侯景。
“你这是怎么了?”
此刻的侯景看起来乱糟糟的,不管是服饰还是精神,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颓废感。
“刁民,这TM的就是一群刁民!”
侯景将自己的委屈说了出来。
侯景打仗可以,但是生产经营,那就不是他的强项了。
这些日子以来,庄园外聚集了大量的汉人流民。
侯景想要管束他们,可他们是一点也不服管。
贾思勰听了之后,笑了出来。
“那是你的方法用错了。”
“方法?”
“你忘了,这些人是流民不是士兵。你用管理军队的方法去管他们,可不会出乱子么?”
“要不说还得是你,老贾!”
侯景一拍手,喜极而泣。
“啥都不说了,这些刁民都交给你了!”
说完,侯景逃也似的离开了。
侯景只想要训练军队,根本不想要管什么经营生产。
……
贾思勰见过李爽之后,很快便按照自己的办法治理起了李爽麾下的部众。
尔朱荣南下之后,占领了整个肆州,将滹沱河以北大片的土地赐给了李爽。
贾思勰带人统计了一下李爽领地之中的田亩数量,将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民安置为了佃户,分派下了土地。
多余的流民人口,则将他们安置在庄园附近,种植果林,养蜂种桑,烧土制陶,冶铁纺织……
肆州地区在北魏治理下本就是农牧并举。
那些胡人牧民,则被安置在了庄园外围,看守兽栏,养殖牲畜。
到了冬日之时,整个庄园内外的秩序已经是井然。
在新修缮好的庄园之内,贾思勰将账本交给了李爽。
李爽翻了翻,账本中记载着,此刻庄园中,有佃农三万余人,牧民一万余人,手工业者五千余人。
除此之外,畜栏之中,有牛羊七万余头,驼马六千余匹,鹰犬数百余。
府库之中,积粮二十余万石,布绢万匹,酒水千桶,珍奇数百,甲胄五千,马具上千,各类兵器三万余件。
“主公,肆州的土地并不算是上佳的肥沃之地,滹沱河水流也不算充沛,很容易出现旱情,为了能够稳定的出产粮食,臣建议在领地内推行深耕保墒之法,同时建立几个小型的水库和连接农田的水渠,以备不时之需。”
所谓深耕保墒,便是打破浅耕形成的“犁底层”,加深耕作层至20-30厘米,促进土壤疏松,增加蓄水空间,同时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墒情(土壤湿度),确保作物在干旱季节的水分供应。
“为了减少人力,臣建议将兽栏之中的牛取出,分于佃户,用以农耕之事。”
贾思勰的专业,李爽自然不会质疑。
“要行深耕保墒之法,还要建造水渠水库,便是有了耕牛,恐怕人力还是不足。”
贾思勰思考着,不过暂时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人力不足的问题,不是短时间内能解决的。
“便是人力不足,事情总是要做的,臣会想办法的!”
“晋地已乱,梁郡公(尔朱荣)迟早还是会出征的,到时候我军也会跟随出兵,一应农事,还是尽快安置妥当。”
说着,李爽从自己的桌上拿起了一份图纸,交到了贾思勰的手上。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