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回忆录 第26节
想想还是算了,把她弄醒了就划不来了。
“为何来此?”
“自从浊鹿城被毁后,我部就迁往了河套。六镇起义后,时局动荡,河套大乱。我带着一部前往了恒州,躲避战乱,依附在尔朱荣的麾下。”
“浊鹿城,听着怎么这么耳熟呢?”
“曹丕逆贼篡汉之后,将汉室之遗民迁往了山阳国。浊鹿城便是山阳国的国都。”
“这么说你和你部落之中的人都是汉人?”
“两百载时光,胡汉之间的界限早已经模糊不清。我部因善巧工,被匈奴人收留,这么多年来,五胡杂夷将我们当成了匈奴人,便连我部之中的许多子民,也认为自己是匈奴人!”
“你在恒州种种作为,是为了什么?”
“我姐姐尚在破六韩孔雀的手中,他要我策反斛律金,打击北魏官军的士气。他答应只要我做成此事后,便放我的姐姐和她麾下部众离去。”
“可你在这里做的事情,好像超出了破六韩孔雀的交代?”
“破六韩拔陵虽强,可根基浅薄。我与姐姐察觉他必败,不想要为其所累,于是分了家,各自行事,以免部落全军覆没。我为了让部落在恒州扎根,想要寻找一个靠谱的盟友,建立一个情报网络。可来了之后,才发现恒州还有一个人与我在做同样的事情。”
“谁?”
“广阳王身边的巫师刘灵助!”
“他想要做什么?”
“我不知道,但这个人很危险!”
便在此时,犹如傀儡的独孤如的体内,有着一股强烈的意志,试图冲破枷锁。
李爽见此,感叹了一声。
“意志还真强啊,这么点时间就醒了!”
李爽拿了一盆水,倒在了独孤如的脸上。
醒来的独孤如一脸惊慌,下意识就开始检查自己的衣裙。
接着,她看向李爽,本能的吼了出来。
“你对我做了什么?”
李爽撑着自己的下巴,脸上露出了一股微妙的笑容。
“圣女啊,你也不想要你汉室遗民的身份被胡人知道吧!”
“……”
“既然这样,我对你建立一个情报网络的计划还是很有兴趣的。”
独孤如看着李爽,带着十二万分的警惕。她意识到,自己的底细已经被这个小混蛋都知道了。
“我部历二百载,能在这乱世之中谋存,军主以为会受人威胁么?”
“这怎么能是威胁呢?”
李爽拿着一块布,递给了独孤如,让她擦一擦脸上的水渍。
对方很硬气。
“不用!”
“随你吧,反正也是你帐篷里的水。”
独孤如一听,想到了什么,面色一变,大吼了一声。
“给我!”
接过了布后,独孤如迅速的擦了擦,直到没有一点水渍后,才看向了李爽,带着十分的不爽。
“那你想要做什么?”
“你是汉人,我也是汉人,大家都想要在这乱世之中谋存。如此,为何不联手呢?”
“真的?”
“汉人不骗汉人!”
独孤如想了想,靠在了桌子上,询问道:
“你可有具体的合作策略?”
“周围的这些胡人部落,不能用钱收买的,就靠你的巫术去骗……”
看着独孤如不善的目光,李爽换了个词。
“感化!”
顿了顿,李爽接着说道:
“以后呢,你建立你的情报网络,我经营我的商路,我们暗中互通有无。只要你能够将手伸到平城,将探子放到元深身边,整个恒州就是我们说了算了。”
独孤如想了想,有些迟疑。
“可元深身边的刘灵助不是好相与的。他万一从中作梗,我也没有办法。”
“我来解决他!”
第28章 大野爽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冬去春来,正光五年的春日,并没有为北境带来多少生机。
寒风依旧萧瑟,河套地区的战事,也还在僵持着。
破六韩拔陵带领的六镇军并没有如北魏朝廷的预期那样,在缺粮少食的环境下,自我崩溃,反而越战越勇。
武川与怀朔两镇,一直顶在了战乱的第一线,苦苦坚守,可却始终看不到援兵。
“大王!”
于谨从马邑回到了平城,见到元深的时候,对方正拿着几张纸,在火炭盆前取暖。
“终于舍得回来了?”
分别后的第一面,于谨发现,元深对自己的态度,变了,变得有些疏离。
“属下在马邑其间,为李爽所扣,中途又遇斛律金叛乱,所以耽搁了时日。”
“不重要了!”
元深将手中的纸张放进了炭火盆中。
纸张遇火,迅速燃烧了起来。
“大王,这是?”
“斛律金的‘罪证’!”
元深看了一眼于谨,脸上露出了一丝莫名的笑容。
“本以为拿着这些‘罪证’,将来可以挟制斛律部,没有想到斛律金直接反了,本王倒是失算了。”
于谨的心中,莫名的感到一寒,不敢说一句话。
“你在李爽那边,如何?”
于谨拿不准元深的心思,有些忐忑。
“属下回来之前,李爽正在将马邑周围的部落中人编制成民户,授予土地,安排农垦。”
元深面色一变,心中的惊异远超表面的平静。
“那些人没有闹么?”
于谨摇了摇头。
元深忍不住讥讽道:
“本王平日里多番劝慰,想要让这些人在平城周围屯田,可他们从来不听。如今,在一个汉人手下却干的欢实。”
平城作为北魏的前都,拓跋氏经营了近百年。
平城分内外城,设十二门,城内建有大量的民宅、市场和寺院。
全盛时期,平城周围有数十万汉人垦田。畿内田、细作署和草原商路,维持了平城的繁盛,也让北魏饮马黄河,控制了整个北朝。
南迁之后,这里的一切都变了。
曾经的畿内田失去了汉人垦种,变得荒芜,大多数田地又重新变回了牧场。
恒州不是六镇,州内人口是可以迁移的。
随着田地减少,粮食长期供应不足,人口大量逃亡,平城的经济一落千丈。相应的,那些曾经在平城时代风光无限的武勋部落也变得贫困。
北境胡人将这一切都归咎于汉化改革,因此对于与汉人有关的一切,都持排斥态度。
元深自然不这么认为,可要将北境这些武勋部落安置成民户,去垦荒种田,恢复平城的经济,自然是千难万难的。
于谨拱手道:
“大王,属下以为李爽在马邑的一些作为,未尝不可效仿。如今北境……”
于谨还没有说完,就被元深不耐烦的打断了。
“少跟我提他,若不是元乂和尔朱荣在他背后撑腰,他能有什么作为?”
“可大王……”
“够了!”
元深怒喝一声,两人之间的气氛降到了冰点。
或许察觉到了自己的失态,又或者是对于自己好友的某些愧疚,元深袖手一挥,离开了屋中。
只剩下了于谨一个人在屋中,站直了身体,一言不发,不知道在想什么?
元深离开内城的城楼后,一直站在屋外的刘灵助跟了上去。
在内城的城墙上走了一段路,元深登高而望,只见不远处的集市中来了一队人马。
“那是哪个部落的人马?”
元深是识马的行家,在军事上也颇有些造诣,自然识得良马勇士。
刘灵助悄然走前一步,在元深身边,轻声道: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