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天可汗回忆录

天可汗回忆录 第349节

  李爽笑了笑,道:

  “洛生与厍狄干的纷争,本王早已经知晓。这换地一事,乃是本王提及。侯景莽撞,占了东夏州,本王也不能让你吃亏了。这样吧,本王在西安州划给宇文氏一座盐场。自此以后,夏州便不为盐所苦。”

  宇文洛生心中一紧,他没有想到,李爽居然这么大方。

  “大王如天之德,我宇文氏感佩莫名!”

  李爽点了点头,坐在了一旁,示意宇文洛生也坐了下来。

  屋中温暖,摆放着几案,宇文洛生就坐在了李爽对面,听他道:

  “我岳父不幸身亡,四方不宁。我这里有一大一小两件事情,洛生想要先听哪个?”

  宇文洛生想了想,拱手道:

  “小事!”

  “逆贼尔朱兆攻破洛阳,弑杀天子,凌虐公卿,流毒百姓。”

  宇文洛生心中一愣。

  这还是小事?

  那大事得大成什么样啊!

  虽然这么想,可听说元子攸被杀了之后,宇文洛生也不得不表示一下,勉强挤出了几滴泪水,哀叹一声。

  “陛下啊陛下,臣不能匡君辅国,实在有愧于社稷。”

  “洛生之心,陛下得知,也会宽慰吧!”

  一番作态后,宇文洛生小心问道:

  “那大事呢?”

  “你南下之时,贺拔岳准备了一支精骑,让寇洛带领,袭取统万城。寇洛散布谣言,说你已死在了长安,夏州人心动荡,不少部落归顺了他。”

  宇文洛生一听,心中怒意勃发,怒道:

  “敕勒小儿,安敢欺我!”

  听说了这事后,宇文洛生完全就不演了,一副要拔刀拼命的架势。

  李爽安抚道:

  “洛生放心,好在宇文导得力,抵挡了寇洛,守住了统万城!”

  宇文洛生听了,心气顺了些,可也有些坐不住了。

  “大王,我宇文氏虽受封于北土,却是炎帝后裔,正经的华夏一脉,与那敕勒小儿全然不同。那敕勒小儿坐镇灵州,威服自专,时常写信于我,意图染指关中,今又挥兵统万城,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宇文洛生不是不了解贺拔岳,相反,他太了解贺拔岳了,才知道李爽跟他说的事情大概率不是假的。

  若是情势调转,宇文洛生与贺拔岳异位而处,他也会这么做的。

  “大王当尽早防范啊!”

  李爽点了点头,道:

  “洛生之意,本王已知之。夏州情势艰难,本王也不多留洛生了,你尽早回统万城吧!”

  “多谢大王!”

  ……

  宇文洛生离开之后,李爽并没有待在长安,而是带领了一支兵马到了蒲板。

  在这里,李爽见到了久违了的侯景。

  “大王,多日不见,你怎得消瘦了?”

  侯景迈着长短腿,来到了李爽的身边,泪如雨下。

  这神态,比当初宇文洛生得知元子攸死后的表演不知道隔了多少个奥斯卡。

  “大王如此啊,臣心里痛啊!”

  “放心,你宅子里的女人和钱财我都还你!”

  侯景听完,抹了抹眼泪。

  “臣倒不是担心这个,臣这些私财不都是给大王攒的么!大王若是要,臣绝不吝啬。臣只是不解啊,宇文洛生既来了长安,大王为何还要放他回去?”

  侯景作为一个怀朔人,对于武川一系的人有着天然的敌对感。

  “这一放,下次再要拿他就难了。”

  “怎么,你还要统万城么?”

  侯景嘿嘿一笑,道:

  “如此坚城,悬于关中之外,大王不派一个信得过的人镇守,如何能安心?”

  李爽看了一眼侯景,问道:

  “你说贺拔岳和宇文洛生有什么相通之处?”

  相通之处?

  侯景的脑海里立刻闪过几个词汇。

  武川人、不是东西、不动脑子、抢功、假正经……

  在一系列对于武川人的刻板印象闪过后,侯景道:

  “他们都是兵强马壮,坐镇一方?”

  李爽摇了摇头,指出了核心要素,道:

  “他们都穷!”

  侯景听完,倒吸了一口冷气,心中还有些小激动。

  这么多年了,他居然听到李爽说人家穷了。

  这世道变了啊!

  “打他们这些穷鬼,完全就是得不偿失。既然如此,与其我们去打他们,不如让他们自己打自己,少了许多麻烦。”

  侯景听了,很快领略到了李爽的意思。

  “大王说得是啊,和这些穷鬼犯不上。这太原郡可是富裕之所,一郡之地便有十万户,更是牛羊俊马无数,如今被尔朱兆这厮占了,实在是鸠占鹊巢啊!”

  李爽叹道:

  “我也是这么想的,所谓一个女婿半个儿,这家产怎么分也轮不到尔朱兆这一个外人啊!”

  侯景点了点头,道:

  “大王此言甚是啊!”

  ……

第339章 我竟然这么强

  晋州。

  平阳郡。

  “这平阳城和当年是不同了!”

  骑马远眺,李爽看着那一座经过高欢、慕容绍宗相继扩建增筑的平阳城,矗立于汾水以东,蔚为壮观。

  平阳一郡所辖乃是河东膏腴之地,又是太原在南部的屏障,尔朱荣在时,没少花费心思。

  扩建后的平阳城,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太原西南的重镇。

  不管是高欢也好,慕容绍宗也罢,治军理民都是上上。

  城防坚固尚在其次,城外的良田沃野,才是这座重镇能矗立在河东的最大因素。

  侯景在旁,道:

  “大王,尔朱兆将慕容绍宗的精锐兵马抽调后,慕容绍宗是不敢出城了。不过城中粮草充足,我们打下来也要花费很大的力气。”

  看着李爽的表情,侯景建议道:

  “这慕容绍宗效忠尔朱氏,很难对付,要不臣趁着此时,先将平阳城外抄掠一遍?”

  李爽斥道:

  “都自己家的东西,你抄什么抄!”

  侯景听了,嘿嘿一笑。

  “可若是直接硬攻,怕是会被牵扯在此地,到时候若是尔朱兆回援,就不好办了。”

  侯景是知道慕容绍宗的厉害的,他的想法无疑就是趁着尔朱氏的主力尚在洛阳,尽快破城。

  “尔朱氏的那帮人不是东西,可他们打起仗来可不含糊啊!”

  尔朱氏的子弟,如尔朱兆、尔朱度律等人,生性残暴,但军事能力却很突出。侯景也是在晋阳待过的,自然知道他们的水平。

  太原又是尔朱氏的主场,顺着汾水可以快速支援平阳。

  一旦陷入了僵持,可就不好打了。

  李爽却是一笑,道:

  “放心,尔朱氏的根基,就算别人不去动,他们自己也会拆的。”

  侯景一愣,没有反应过来。

  “大王,那我等该如何?”

  “将平阳一郡各县的老兄弟们都请来喝酒!”

  ……

  平阳城。

  “刺史,他们走了!”

  慕容绍宗看着城外的一直逗留的一队骑兵远去,却像是松了一口气。

  “刺史,他们是什么人,为何能至此?”

首节 上一节 349/4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