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天可汗回忆录

天可汗回忆录 第35节

  “那该如何是好,要请大夫么?”

  “蠢材!”

  童子又挨了骂,心里委屈的要命。刘灵助看着他,摇头叹息。

  “此症无药可救,无药可救啊!”

  “若是无药可救,我们岂不是会被广阳王扫地出门?”

  “蠢材!”

  “先生,我又怎么了?”

  刘灵助心中没有一丝感伤,反而满是兴奋。

  “有此奇书在,还管他什么广阳王,他爱死不死。你立刻吩咐下去,从今日起,搜罗天下绝色,我要亲自调教,让她们学尽此书之精要,为我所用。”

  “可我们近来钱粮短缺,连薪俸都发不出了。”

  “把我名下房产、良田还有家具都卖了。”

  “可是这样一来,我们连落脚的地都没有了!”

  “不要吝惜那些坛坛罐罐,全卖了,实在不行,我可以去借钱!”

  此刻,刘灵助整个人的状态只用五个字就可以形容:

  我要干事业!

  “大业之基,尽在此矣!”

  ——

  “大王!”

  于谨一进屋,就见失魂落魄的元深站了起来。

  “可是如妹妹有书信来了?”

  于谨眼皮一抬,有些没有消化这话语之中的含义。

  如妹妹?

  不过,于谨很快恢复了冷静。

  “乃是军情!”

  肉眼可见的,元深的精气神消弭了下去。

  “东道大行台已经开始整军,准备与破六韩拔陵一战。可看情形,有些微妙。”

  元深以往听见军情,都很上心,便是半夜了,也会爬起床来,处理军务。

  可这些时日以来,他整个人都变了。

  “我等只需运送粮草就好,其余之事,无需多问。”

  “大王,此战关系着北境安危,若是战败,恐怕关中不宁啊!”

  元深听见于谨的话,反问道:

  “元彧也是一方帅才,如何就能败了?”

  “劳师已久,兵无战意,将无斗心,都只想着能领钱粮便好,如何能与六镇虎狼之师相争?破六韩拔陵甚至没有出面,只派了大将卫可孤出任前方大将。”

  “如此战事,破六韩拔陵去哪了?”

  “听闻柔然可汗郁久闾阿那瓌最近率领王庭南下,可能与此事有关。”

  说到这里,于谨心中充满了忧虑。

  “若是柔然与六镇勾结,立时天下大乱,恐江山社稷,亦将倾覆。”

  此时,屋外铃铛声响了起来,又有信送来了。

  元深唰的一下就站了起来。

  “可是独孤部的信?”

  “正是!”

  元深不管其他,三下五除二的走了过去,将信拆了开来。

  “近来春寒,如妹妹说部落之中牛羊冻死了许多,新出生的孩子也缺衣少食,盐和铁都不够了,实在是太可怜了。来人,开府库……”

  “大王!”

  元深被于谨喝住了。

  “平城府库,乃是朝廷公器,岂可私相授受?”

  元深听了,大笑着。

  “你动那么大气做什么,我又没说要动平城府库,动的是我王府中私库。”

  于谨见到如此的元深,心里实在搞不明白。

  “大王,你也是一时之俊杰,自小长在洛阳,什么样的女人没有见过,为何会被独孤如夺了魂魄?”

  元深听见于谨的肺腑之言,没有反驳,只道:

  “我等少读屈子之《九歌》、宋玉之《高唐赋》,对神女之玉姿,心向往之。”

  “可那只是传说啊!”

  “对于你来说只是传说,可对于我来说,神女便活生生的在眼前,那便是我的如妹妹。”

  说着,元深面容痴傻,不觉得吟诵起来,抒发着自己心中的情意。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你真是……”

  于谨还没有说完,元深又想到了什么。

  “快去准备粮草辎重,尽快给独孤部送去。”

  元深的亲卫见于谨在此,有些尴尬,没有说话。

  “巨弥不是外人,有什么尽管说!”

  “大王每隔几日便赏赐独孤部,如今府库已空,甚至倒欠着城中富户的钱!”

  “那就再向城中大户去借!”

  ……

  于谨从阁楼之中走了出来,看着远方的景色,不觉摇头。

  “这个独孤如,怕不是妺喜在世,妲己重生,褒姒附体啊!”

  长此以往,可如何了得。

  感叹完,于谨招来了身边的近从。

  “你去马邑,帮我给李爽带一封信,问他上次说的他那边永远给我留着位置的事情还算不算数?”

  “主公,还有什么要交代的么?”

  于谨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小楼,感觉随时都会塌一样。

  “别的没什么,最重要的是要快!”

第38章 我对他很重要

  明月当空,普照世间。

  斛律光侍卫在李爽身旁,屋子里,聚集着一众胡人部落首领。

  与濒临叛军第一线的云中城中的愁云满布不同,与时刻提放敕勒、柔然的平城中的小心谨慎不同,这里氛围只能用愉快来形容。

  “是时候造反了!”

  一众胡人首领呼啸着,有一种立刻南下洛阳睡皇帝老婆的壮志豪情。

  看着一众人发泄的差不多了,厍狄干站了出来,为此次会议定下了基调。

  “造反,还不是时候了!”

  众人不以为意,有人质问道:

  “就元彧手下的那些废物,能是破六韩拔陵的对手么?”

  厍狄干摇了摇头。

  “恐怕不是!”

  不论是六镇中人还是这里的鲜卑首领,军事素养都没得说。

  “那为何还不造反,难道是怕洛阳城中禁军?”

  此话一出,屋中充满了愉快的氛围。

  众人都笑了出来!

  洛阳禁军,在这一众胡人首领心中就是一个笑话。

  孝文帝汉化改革时,并不是没有考虑到如今这种情境,也是做过万全的准备的。

  北魏迁都之时,带走了北境大量精锐的军事力量和工匠,同时限制北境的军事物资,并且给六镇设立了严格的供给制度。

  六镇便是反了,凭借洛阳城中强大的中央禁卫军,也足以轻松平定。

  可十数年前的钟离之战,却改变了形势。

  南梁军大胜,北魏数十万军队全军覆没。自此,洛阳的禁军便一蹶不振。

  一年前,柔然南侵,李崇带着十数万大军追击,号称北上追了三千里,却是什么也没有追到。

  北境的人又不是傻子,怎么会相信。

  自此,北境所有人都看出了洛阳朝廷的虚弱,同时心中也生出了造反的底气。

  “朝廷兵马虽弱,可甲胄犹在。别忘了,平城之中,尚有三千具装甲骑!”

  与南梁不同,北境的战马资源相当充裕,但甲胄,尤其是马甲,却是相当稀缺。

首节 上一节 35/1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