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191节
“什么?”侯君集有些茫然摇头。
李泰苦笑道:“当然是太原,国公,你忘了吗,当年太原起兵,皇祖父那个时候就是前隋的唐国公,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太原留守,另外还有晋阳宫,尹德妃和张婕妤……国公,你也是秦王府的老臣了,怎么把这些事给忘了呢?”
侯君集愣住了。
太原,晋阳宫,尹德妃和张婕妤。
高祖皇帝因此起兵反隋,最后建立大唐。
他呢,陈国公,高昌,高昌王妃,又是兵部尚书,参知政事,交河道行军大总管,掌握二十万大军……
想到这里,侯君集自然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太原起兵,高祖皇帝就是因为睡了两个女人,杨广的妃子。
然后反了前隋,征战天下,平定地方,最后建立大唐。
高昌之事,侯君集灭了高昌,抢了两个高昌王妃,那么下一步呢,他想做什么。
皇帝对他自然不可能放心。
所以,免了他的参知政事,让他任雍州长史,就近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一切就都说通了。
侯君集这下子算是彻底明白了。
也就是他从来没有真正想过要做什么,不然的话,恐怕他这个雍州长史早就死了。
侯君集突然嘴里满是苦涩,是的,李泰说的没错,他这辈子都没有机会做宰相了。
不仅如此,皇帝还会时时刻刻的盯着他,不会给他一点机会。
……
片刻之后,侯君集看向李泰,面色阴沉的问道:“臣已经是如此,魏王如此私下找臣,又是想要做什么呢?”
“当然是帮助国公成为宰相了。”李泰轻轻的笑了。
“怎么可能,有陛下在……”侯君集看向李泰,他终于明白了他想做什么了。
有李世民在,侯君集自然做不了宰相,但是皇帝不在了呢?
侯君集盯着李泰,感到有些诧异。
魏王竟然敢这么想。
李泰低头,举起酒杯,然后将酒杯推向剑刃,这一次,剑刃被彻底的从他肩头推了下去。
李泰松了口气,然后看向侯君集,转口问道:“不知道昨日,皇兄和国公说了什么。”
“太子说了,将人杀了,事情就了结了。”侯君集抬头,冷笑一声,说道:“陛下是什么人,臣若真是这么做了,陛下对臣会更加忌惮的。”
李世民是什么人,没有人比他侯君集更清楚了。
几十年的出生如此,从大唐立国,到玄武门,到征伐东西突厥,吐谷浑,高句丽,侯君集对李世民太清楚了。
“或许,国公可以选择将人安置在江南,剑南,或者干脆送回高昌,或许这样一来,父皇能够稍微安心,然后国公做立些功劳,那么凭借国公的资历,再度拜相也是指掌之间。”李泰将面前的酒杯推到了侯君集的眼前。
侯君集低头,看着眼前的酒杯,轻声坚定的说道:“不可能,人我要留在长安,留在身边,宰相,我也一样要做。”
李泰拳头握紧,一瞬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侯君集抬起头,看向李泰,问道:“魏王呢,魏王又打算如何?”
“当然是成为太子。”李泰突然笑笑,看着侯君集说道:“所以,才需要陈国公来助青雀一臂之力。”
“哦,殿下请细言。”
“没有什么,本王只是想要入主东宫罢了,看看太子有没有什么做错的地方,然后关键时刻,陈国公能帮忙推上一把。”李泰很小心的看着侯君集。
“很难。”侯君集轻叹一声,然后摇头道:“太子这两年以来,做了很多的事情,同时也做出了许多的成绩,而这些事情,一件都没有令陛下反感,殿下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
“因为太子已经摸透了陛下,他自己知道自己做什么,最不会触碰到陛下敏感的地方。”侯君集抬头看向李泰,冷笑道:“这一点,魏王就差的多了。”
李泰沉默了下来,他这两年就觉得不大对劲,他做什么,皇帝都不满意,反而是太子不管做什么,皇帝都高兴。
“日后,还请国公多多指教,本王在诸事欠缺太多。”李泰站起来,对着侯君集认真躬身。
“殿下客气了。”侯君集看着李泰,不知道他要做什么。
“如今,今日便到此,本王有事,就先走一步,国公若是有事,直接派人找驸马便是,当然,隐秘些。”说完,李泰拱手,然后快步的转身而走,毫不留恋。
这一幕看的侯君集愣住了。
他还有很多话还没说呢。
……
年夜之下,李泰坐在马车之中,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柴令武坐在他们的对面,神色诧异,但还是低声问道:“殿下,和陈国公说的如何了?”
“不怎样。”李泰摇摇头,有些苦笑道:“今日之会,本王原本有很多话要说,但陈国公气势太强,掌控太强,很多话,本王都没能说出口。”
侯君集太强势了,李泰几次想要争夺谈话的节奏,但总被侯君集压的死死的。
整件事情,自始至终全部都掌握在了侯君集的手里。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李泰担心自己所有的一切都会被侯君集所掌控。
所以,李泰果断起身,然后直接离开。
好在侯君集没有拦他。
“不管怎样,该和他说的也都说了,该想明白的他都能想明白,剩下的,就是彼此冷静,等待下一次再会了。”李泰很值得庆幸,他自己真正的底牌并没有暴露在侯君集面前多少,这一点很重要。
“如此也好。”柴令武点点头,说道:“臣一直担心的,便是陈国公没有那么容易愿意辅佐殿下。”
侯君集想要做宰相,皇帝这里不成,但是皇帝这里不成,侯君集还有其他的选择,比如太子,比如晋王,甚至吴王。
李泰摇头,说道:“不管他,先让他去做,等到他碰得头破血流的时候,再回来,就该知道找本王了。”
“是!”柴令武点头。
李泰松了口气,然后说道:“表兄,小心一点,盯死他。”
“是!”
第212章 侯君集心底最疯狂的想法
黑暗的静室当中,外面的喧嚣被彻底隔绝。
侯君集抬起头,轻轻的叹息一声。
李泰想做什么,他看的一清二楚。
如今太子在朝堂位置稳如泰山,而李泰的,去年就被免了雍州牧,被赶到地方去了。
如果不是他使了一些手段,强行留了下来,恐怕现在这个时候,便已经有朝臣上书催他到地方上任去了。
毕竟今日已经是正月初五了,地方州府也已经开始运行了。
从如今的局面而言,李泰没有任何正当的办法夺取太子之位。
不管李泰做什么,李承乾都会比他做的更好。
所以,他能有的办法不多。
栽赃陷害,甚至是直接谋害。
想到这里,侯君集不由得摇摇头。
他的脑海中也不由得出现了李承乾的身影。
端坐在东宫崇德殿,内外无数官员来回奔走,行事谨慎,一双眼睛紧盯着整个朝政的太子,哪里是那么容易被陷害的。
至于直接谋害,自从当年的断腿之事后,太子已经彻底的升起了警惕。
再想要对他动手,难如登天。
更别说还有皇帝在盯着。
所以李泰能有的选择很少。
尤其,他在今日找了自己这个几乎无法成为宰相、心中满是怨气的吏部尚书,雍州长史。
特别其是雍州长史。
整个长安,不,整个雍州,除了皇宫,其他所有地方名义上都归侯君集管辖。
其意不言而喻。
……
“吟……”轻微的剑鸣声在侯君集面前响起。
黑暗中隐约能看到剑身的模样。
侯君集轻轻冷笑:“有其父必有其子啊!”
当年玄武门之变,李元吉要率军出征,李建成和李世民要送行,所以李建成就和李元吉密谋,在送行宴上,直接诛杀李世民。
李世民提前动手,发动了玄武门之变。
侯君集虽然不知道李泰的具体计划,但大体也脱不了这些。
所以,他才要找他。
当然,事情不可能这么简单,太子不会给魏王这样的机会,经历过玄武门的李世民同样也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更别说他如今还用百骑司监察长安城,这样的机会李泰是不会有的。
想到这里,侯君集轻轻点头,在这样的局面下,李泰能够有所可行的计划,也足够证明了他的能力。
但这一切需要他侯君集的协助。
所以只要他侯君集不答应,魏王就只能老老实实的回相州去。
当然,关键在于皇帝。
有皇帝在长安,有皇帝保护太子,更别说还有长孙无忌和房玄龄那些人,便是侯君集也很难有什么机会。
更别说六部尚书,唐俭,李勣,李道宗,刘德威,还有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