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209节
“太子美酒难得,不如先饮太子的酒,完了再喝王府的酒,以至尽兴。”柴令武站在李泰稍后的位置,笑着躬身。
柴令武是巴陵公主的驸马,是平阳公主的次子,是李泰的魏王司马。
他一开口,李承乾笑着点头。
李泰的脸色随即缓和了许多,然后对着李承乾点头道:“多谢皇兄。”
“好,都坐吧。”李承乾笑笑,然后在主位上坐了下来。
李泰看着这一幕,脸色微微一冷,但他没办法,终究太子是君,他是臣。
“对了,高阳和城阳她们都去了后院吧?”李承乾随即将话题扯了开来,李泰点头附和,然后闲聊起来。
……
半个时辰之后,李泰,还有院中的群臣,一起恭送李承乾离开。
看着李承乾在数百名金吾卫的护送下离开,李泰有些发晕的摇摇头。
说实话,李承乾的酒里虽然没有下药,但是这酒劲也是真的很强。
这让李泰不由得松了口气。
就在这个时候,一侧的房玄龄拱手道:“殿下,老臣也便告退了,朝中还有不少政事。”
李泰立刻拱手道:“国公慢走,若是觉得饮酒多了,便早些回府休息,想来皇兄也不会责怪什么。”
房玄龄笑了,魏王这是说的什么话,太子如今只是太子,他才是辅政大臣,他要休息,谁拦得住。
“臣告退。”房玄龄笑着拱手,然后朝着一旁的马车走去。
看着房玄龄的背影,李泰的眼睛微微的眯了起来,不知道为什么,房遗爱到现在还没有回来,难道真要像侯君集说的那样,今夜直接去房玄龄的府邸,将人强行绑架。
“殿下!”高士廉出现在李泰面前,拱手道:“老臣也便先回去了。”
“舅翁不多待一会。”李泰赶紧拱手,高士廉没有随着皇帝一起去洛阳,而是留在了长安养病,今日李泰好不容易才将他请来,同时也是一个备用的后手。
“不了,今日已经尽兴。”稍微停顿,高士廉说道:“殿下,太子的话还是有理的,殿下不妨多听一听。”
说完,高士廉拱手,然后快步离开。
李泰心中一瞬间掀起一股波澜,但瞬间,一股淡漠的情绪在心底升起,然后将所有一切全部压在了心底,现在的他只有一条路能走,其他的任何杂念,都不能干扰他。
高士廉看了一眼跟在他后面离开的李大亮,于志宁和褚遂良等人,平静的点点头。
今日是三月十八,并不是休沐之日。
虽然魏王宴客,你可以喝一点,皇帝不在大家也不会太计较,但如果你喝的酩酊大醉,就是你自己的不对了。
坐在马车里,高士廉忍不住的想起今日太子的一言一行,突然他轻声说道:“果然是父子啊,一举一动那么的像。”
就在这个时候,前方的马车拐向北行,朝朱雀门的方向而去。
马车拐弯的一瞬间,高士廉和房玄龄恰好四目对视,两人都是平静的点头。
……
夕阳西下,暮鼓初响。
房玄龄提早返回了梁国公府,今日的酒的确有些后劲。
坐在中堂,房玄龄有些疲惫的问道:“大郎回来了没有?”
管家赶紧上前,拱手道:“还没有。”
“去催催,看看怎么回……”房玄龄的话还没有说完,门前就已经传来了一阵声音,房玄龄皱眉看向一侧的管家。
管家立刻躬身离开,但很快又重新返回,然后对着房玄龄拱手道:“老爷,是中书省的人,说是有急事!”
房玄龄立刻正色起来,点头道:“请他们进来。”
今日房玄龄因为饮了不少酒,所以身体有些不适,所以早走了半个时辰。
没想到,刚刚归家就有人赶了过来。
很快,一名身穿绿色官袍的年轻官员,带着四名身材健硕,手持横刀,全身金甲的卫士走了进来。
看了第一眼,房玄龄的眉头就皱了起来,看着年轻官员问道:“你是谁,老夫为什么从来没有见过你?”
房玄龄一句话,站在一旁的管事脸色一变,面色紧张的看着几个人。
与此同时,正堂两侧,已经有悉悉索索的声音在响起。
房玄龄是宰相,是司空,他的身边自然有金吾卫和千牛卫虽然保护。
年轻绿袍官员从身上取出三块腰牌递给管家,管家看了一眼,这是禁卫,门下省和中书省腰牌。
管家赶紧将三块腰牌放在了房玄龄身侧的桌案上。
“下官禁卫长史郭通,见过房相。”郭通拱手,然后平静的说道:“下官奉太子,于相,大将军,还有中郎将之令,来请国公即刻进宫,有要事相商。”
“于相,太子,大将军,中郎将?”房玄龄敏锐的把握住了这其中的前后次序,他忍不住的问道:“于志宁什么时候成宰相了,我为什么不知道?”
“八日之前,中郎将在武德殿宣读陛下密旨,以黄门侍郎于志宁参知政事,辅佐国政,同时授临机决断之权。”郭通躬身,说道:“大将军,褚公,还有御史中丞同时领旨。”
大将军自然是李大亮。
实际上按照皇帝命令,房玄龄是辅政大臣,是太子之下的第一把手,而仅在他之下的,就是左卫大将军李大亮。
李大亮都认可的皇帝密旨,那么就说明,这封密旨没有什么问题。
房玄龄猛然抬头,盯着郭通说道:“是魏王吗?”
郭通躬身,道:“太子吩咐,房相若是询问,就让下官告诉房相,襄阳郡公今日辰时出城,然后在子午关拦下了驸马……魏王数日之前派人去松州召驸马回京,恰好今日而归。”
房玄龄抬头,莫名的,他浑身上下一片冰冷。
李泰在数日之前,就已经在算计今日之事,房遗爱若是在今日抵京,还有今日魏王府隐约有问题的酒……
房玄龄的脸色瞬间难看了起来,他恨不得立刻给自己一个耳光,他怎么就没有看出来,魏王今日是要动手了。
一瞬间,郭通刚才说的话,已经重新在房玄龄心中响了一遍。
皇帝密旨,给了李大亮,于志宁,褚遂良和马周,还有太子,没有他房玄龄,同样也没有侯君集和张亮。
眼下,太子是派人来请他,也就是说他已经没有了问题。
那么协助魏王谋反的人是谁,自然不言而喻。
房玄龄点点头,转身说道:“让夫人带着三郎四郎去卢府,若是有人问,就说中书省有急文,老夫回宫处理去了。”
管家立刻肃然拱手道:“喏!”
房玄龄抬起头,看向郭通说道:“走吧。”
“是!”郭通立刻拱手,然后率先朝着府外而去。
他带来的四名护卫,还有其他房玄龄的几名护卫,一起护送他离开了房府。
不过很快,房玄龄就发现,他们这不是去皇宫的路,他忍不住的问道:“我们这是去哪里?”
“芳林门,从芳林苑入玄武门,然后至朱雀门。”郭通稍微解释,然后说道:“朱雀门此时已经被人盯住了,任何出入都会被发现,所以从玄武门入朱雀门。”
房玄龄皱着眉头,没有再多说什么,因为他知道如果没有皇帝的旨意,太子是指挥不了禁军的。
今日在芳林苑,房玄龄反而安全。
走着走着,一辆马车出现在了房玄龄的后方。
房玄龄探出头,皱眉问道:“后面是谁?”
郭通拱手道:“是卫国公。”
“李靖?”房玄龄惊讶的脱口而出,后面的马车中,一个熟悉的面孔探出头来。
第229章 假传圣旨,矫诏
夜色之下,长街宁静。
二更鼓响,宵禁已起。
通化门上,郎将贾平有些心神不安的望着远处的大道上。
突然,一阵迅疾的马蹄声在视线最远处响起,极短的时间里就冲到了通化门外。
十几匹高大的战马骤然停在了通化门前,速度在最短的时间里由极动转向极静。
马上骑士高超的马术在这一刻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奉命传旨,开门。”
一名穿着黑色披风,手持白色符节的青衣内侍,出现在贾平的视线的当中。
面白无需,眼神冷峻,那模样,一眼就知道是宫中内侍。
贾平被冷眼一瞪,浑身一个激灵,随即他的目光在符节上一扫,没有犹豫直接开口道:“开门。”
一时间,城墙上的守卫全都诧异的看向了贾平,不过稍微犹豫,但还是很快传令下去。
贾平做的并无多少问题,城门关闭之后,遇紧急军报和皇帝圣旨,是可以打开城门的。
不过起码要验一验圣旨和腰牌吧。
贾平也是开口之后,才察觉到自己的失误,但是他已经开口了,只能期待自己没错,同时,他快速的走下城楼。
“吱呀”一声,城门打开了一条可一人而行的缝隙。
外面的十几匹高头大马缓慢而入。
青衣内侍停在了贾平的面前,平静的点头道:“其心可佳,但规矩不能破,腰牌和圣旨在这里,你验一下吧,”
贾平微微一愣,然后不由得松了口气,随即拱手道:“不敢。”
说是不敢,但贾平还是接过了圣旨和腰牌察看。
刚开始查看,贾平没有察觉出什么问题,这的确是圣旨,但紧跟着,贾平就愣住了。
就在这个时候,青衣内侍低声凑近道:“你还记得,今夜别人跟你说的事情吗?”
贾平顿时抬头,满脸惊讶的看着对方,随即,他就是满脸惊恐。
今夜,有人跟他说过,让他放一个人进长安城,但没人说过是一个假传圣旨的人。
是的,假的。
圣旨的确做的很真,甚至是用真的圣旨改的,但上面的密记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