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260节
这就是皇帝的报复手段。
李治抬头,疑惑的问道:“长史觉得这里面有可以利用的地方吗?”
对一个被吓坏的人,做什么?
拉拢吗?
没有意义吧,这样一个曾经沾染过谋反事的人,好不容易脱身,他怎么敢再有丝毫的沾染。
“房相。”姬家福低身,继续说道:“房遗爱曾经参与过一些,但后来陛下没有追究。”
“高阳皇姐的驸马,这不可行吧?”李治紧皱眉头,问道:“长史究竟想说什么?”
“长史想要让信都郡公派人举告房相谋反。”姬家福声音极低,即便是他说完之后,脸上也是一片震惊。
李治却在这一瞬间彻底的平静下来。
他抬起头,眼神明亮,声音很轻的说道:“信都郡公是不可能去举告房相的,所以,长史真正的目的要打着信都郡公的名义去举告房相……
不,信都郡公也要隐藏在后面……懂了,是找个和信都郡公有微弱联系的人去举告房相谋反,最后再牵连回信都郡公,逼他不得不承认。”
第279章 太子这是掌握了朕的度支命脉啊
“长史是要牵连到皇兄的身上啊!”李治轻轻的闭上了眼睛,整个人开始深思起来。
姬家福站在一旁,看着李治如此模样,脸上无比震惊。
他这边不过只是起了一个头,晋王就已经猜到了韦挺所有的想法和布局。
这种能力,这种水准,姬家福想都不敢想。
一时间,他看向李治,就像是在看一个神明一样。
“改变朝局。”李治缓缓的睁开了眼睛,点头道:“可以,回话长史,可以去做,但要小心,别牵连到自己的身上。”
“是!”姬家福轻轻躬身。
李治笑了笑,弹劾房玄龄是不可能成的,韦挺真正的目的是要离间李承乾和房玄龄。
如今的长安,是太子监国,房玄龄辅政。
一旦有人举告房玄龄谋反,那么怎么处理?
首要面对冲击的是李承乾。
李承乾如何处理房玄龄谋反事?
这种事情是李承乾能够处理的吗?
然而只要李承乾不处理,那么房玄龄就会感到不被信任,这样,房玄龄和太子之间的关系就会疏远。
这便是韦挺的目的。
这是阳谋。
甚至于这件事情追查根底,到最后,追查到了田仁会的身上,如果他才被迫说出房遗爱的事情,一切就更复杂了。
这件事情最后必然会闹到皇帝那里。
皇帝会怎么想?
是太子和房玄龄之间产生了矛盾,还是怎样的?
是谁在背后暗中谋算这一切。
目的又是什么?
李治轻轻笑了,这些事情不能深想,越是深想,事情就越多。
李治就不相信,房遗爱的事情,他的父皇不知情。
即便是最后弄清楚了,也是田仁会最后承担一切,不会牵连到韦挺和李治的身上。
李治收回心思,看向姬家福问道:“太子这段时间如何?”
姬家福神色严肃起来,低声说道:“太子很谨慎,行事都是依照朝制,没有进行更多的私人安排,太子监国,东宫的官员,还有和东宫官员有关系的人,没有多少调入六部九寺……太子没有趁机培植私人势力。”
“皇兄很谨慎,这是好事,同样的,太谨慎了,也是坏事。”李治轻叹一声,说道:“这意味着,真要出了事,不会有太多人站出来替皇兄说话。”
没有绝对亲信,对朝政掌握不足,一旦皇帝心思改变,太子只有被废的份。
所有的一切都掌握在皇帝的手里。
李治松了口气,转身问道:“王府当中查的如何了?”
“有些其他方面的暗探,不过好像是宫里的人?”姬家福声音再度低了下来。
“宫里?”李治疑惑的皱眉。
“不是东宫,是宫中。”稍微停顿,姬家福说道:“太子如今监国,更多的用的是千牛卫和金吾卫的人,如今在王府之外,就有千牛卫和金吾卫的人在监视和保护,而王府的,是陛下宫里的,内侍监张阿难的人。”
李治沉默了下来,百骑司的人,他可以动些手脚,但张阿难的人,他就感到棘手了。
张阿难的人不是不能动手脚,不能杀,而是杀了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宫里的那些人,死活没有价值,今日这批人死了,明日立刻就会新的一批人从宫里派出来。
“算了,盯着他们,不该让他们接触的机密别让他们接触,如果他们真的越了规矩,直接打死。”李治冷声看向姬家福。
“是!”姬家福轻轻躬身。
宫里的那些人,用王府的规矩来约束就好,越了规矩直接打死,便是张阿难也会说什么。
实际上这些人根本不会逾越规矩去探查什么,他们做的,就是将自己平日里看到的一切回奏回去,就足够了。
没有宫里,没有皇帝的命令,他们根本不会多做什么。
所以这些人的确有一些威胁,但那仅仅是一些罢了。
“对了,郭孝慎如今如何了?”李治的声音自己低了下来。
姬家福稍微诧异的看了李治一眼,之前便是韦挺的事情,晋王都没有如此谨慎。
稍微思索,姬家福说道:“郭孝慎如今已经入了刑部,为刑部典书,在刑部员外郎韦万顷的手下任职。”
“嗯!”李治点点头,说道:“告诉长史,若有机会,让韦万顷去查田仁会,给郭孝慎一个升官的机会。”
“是!”姬家福认真躬身,他能感受到李治对郭孝慎的重视,甚至还有在之前的事情之上。
“好了,今日便如此吧,你明日再出门。”李治松了口气,然后起身,一边朝着外面走去,一边说道:“皇兄又有了两个儿子,王妃前些时日还向皇嫂讨教,希望能够有所收获吧。”
“是!”姬家福脸色勉强的笑笑,如今的晋王,除了读书之外,最关心的就是子嗣之事,但这种事情勉强不得。
……
十月初冬,雪落纷纷。
苏勖跟着赵元楷,还有唐俭,带着大队的粮草补给进入到了辽东城。
城中的百姓看到这一幕,不由得松了口气,然后脸上满是欢喜。
在高句丽人统治的时候,他们每日过的并不容易,能熬过一天很难,但如今回归大唐,饿不死早就成了过去,现在是他们是每日吃几成饱的问题,是有没有肉的问题。
辽东城是整个辽东最大的城池,苏勖一路来的时候,也在查看附近的田地,矿山,道路,桥梁,心中逐渐的有数。
辽东城主府,内外禁卫森严。
苏勖和赵元楷,还有唐俭,在身材高大的内侍引领下,快步的朝府内深处而去。
这个时候,皇帝的声音已经从正堂传了过来。
“告诉盖苏文,朕只有三个要求,从新罗撤军,将高句丽皇权归于高句丽王,然后到朕的面前叩首认罪。”李世民冷哼一声,说道:“朕已经两番传旨,他竟然丝毫不加理会,竟然还敢扣留唐使,真的是不知死活。”
“是,外臣回去之后,必然禀奏我王。”一名使者躬身,然后小心的退出了大堂。
随即,内侍引领苏勖,赵元楷和唐俭三人进入大唐。
大唐之中,长孙无忌,李道宗,李勣,岑文本,刘洎,褚遂良,李大亮,执失思力和契苾何力等一众站立两侧。
一名样貌熟悉的官员站在堂中,苏勖想了想,顿时想了起来,是司农丞相里玄奖。
曾经出使高句丽,最后被盖苏文给扣下的相里玄奖。
“莒国公,你来的正好,相里爱卿出使归来,朕刚刚调为户部郎中,人归你了。”李世民笑着看向了唐俭。
“喏!”唐俭认真拱手,然后说道:“陛下,臣此番来辽东城,是陪同司农卿和国子司业一起押送粮草,被服和军械而来的,这一次是今年可以保证的最大一批后勤,至于之后,辽东雪深,时间就难以保证了。”
李世民神色认真起来,点头问道:“你算过了没有,够不够到明年春天?”
“勉强够了。”唐俭拱手,说道:“不过还需要军中士卒和百姓,去山区猎取一些山货,去水中捕捞一些鱼获,便足够了。”
“莒国公谨慎啊!”李世民听的出来,一切足够了,剩下的,无非是充足不充足的问题了。
“是!”唐俭拱手,然后退回到班列之中。
李世民的目光看向了赵元楷和苏勖,他轻叹一声,说道:“二位爱卿怎么来辽东了,一路上还适应吧?”
“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寿无疆。”赵元楷和苏勖对着皇帝齐齐拱手。
“平身吧。”李世民抬手,说道:“说事情吧。”
“是!”赵元楷起身,说道:“臣奉太子和房相之令,来查看辽东明年春种的准备,有多少良田,可种多少,又有多少可以填補的,另外,辽东的木材,药材,矿石,有多少是能够运回长安的,臣前来统计。”
“臣是来堪矿的,查验地方,校准地利,同时查看辽东州学的修建。”苏勖跟着拱手。
李世民看着赵元楷和苏勖,笑着看向长孙无忌和唐俭说道:“无忌,莒国公,看样子是有人要抢你们的职司啊!”
“陛下!”唐俭率先站了出来,拱手道:“韦寺卿带来了今年户部支持辽东战事的所有花费数目,请陛下过目。”
赵元楷从袖子里面取出一本奏本,上前递给张阿难。
张阿难接过奏本,然后放到了皇帝的桌案上。
殿中文武齐齐躬身,这个时候谁都不敢乱说话,户部这是算账来了。
李世民翻看了一遍奏本,然后无奈的看向唐俭说道:“莒国公,朕知道这一年损耗极大,但如今已经拿下了辽东,有近四十万百姓,你也是看到的。”
“陛下,话虽如此说不错,但是户部需要及时達到平衡。”唐俭拱手,然后说道:“所以臣此次来,是希望能够调用辽东的木材,药材,矿石,还有缴获的金银珠宝,运回长安的,臣全部要运走,以保证明年后勤所需。”
李世民看着唐俭,皱眉道:“这也是太子的意思?”
“这是太子,房相,高相,杨相,萧相,于相,还有朝中户部,司农寺,少府,太府所有人的意思。”唐俭恳求的看着皇帝,说道:“陛下,大唐不只有辽东,其他地方也需要顾及。”
“看样子,太子是掌握了朕的度支命脉了啊?”李世民眼神冷冷的看向唐俭。
唐俭拱手,说道:“陛下,太子和长安百官,在全力支持陛下东征,如今一切,也是为了明年的战事做准备……陛下,明年大战还要打一年,甚至后年也要耽搁,陛下,这账得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