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326节
“另外,便是今年科举之事,准备的如何了?”
“启禀父皇,科举再有五日便停止报名,如今参考人数比往年都要多。”李承乾神色欣喜的拱手,说道:“而且儿臣看其中有不少人才,恭贺父皇。”
皇帝摆摆手,说道:“没有什么好恭喜的,不过是三年来第一次科考罢了,诸事准备的妥当些,到时候录取也可以多些。”
“喏!”李承乾,还有唐俭,齐齐拱手。
“还有,三月十七日,皇太孙的册封典礼,也要准备的妥当些。”皇帝额外叮嘱。
“是!”李承乾神色肃然起来。
“好了,今日便到此为止吧,散朝吧。”皇帝微微抬头。
殿中群臣齐齐拱手道:“臣等恭送陛下。”
等到皇帝离开,李承乾这才稍微松了口气,侧身看向一侧的儿子李象,然后走过去拉着李象的小手,一起朝殿外走去。
路过李治的时候,李承乾很温和的点头。
李治就这么看着李承乾和李象一起离开。
一时间,他的牙齿紧紧的咬住。
今日,皇帝让皇太孙李象参加朝会。
虽然说是站在他的身后,但是李治却明白,李象在皇位继承的次序上,还要在他之上。
除非将来有一日,太子谋反,皇帝才会考虑李治继位。
否则,便是太子将来某一日突然得病死了,顺刺继位的,依旧是李象。
不是他李治。
……
正月十九,轻雪飘扬。
一名身穿青衣的士子来到了吏部。
负责登记的官员看着青衣士子,一边登记,一边感慨的说道:“你来的还算及时,你要是到了明日,还说不定等不等找到人。”
“不是正月二十截止吗?”青衣士子有些诧异的问道。
“对!”吏部官员点头,说道:“是这样没错,但是明日开始,就只剩下一人在这里办公了,明日其他人要前往考场布置。”
青衣士子顿时恍然。
“对了,你叫骆宾王,这个姓氏少见啊!”吏部官员看向后面的户册,自顾自的念道:“你阿耶是姑青州博昌县令骆履元,祖父是前右金吾卫长史骆雪庄……”
“是!”骆宾王拳头一瞬间紧紧的握住,但在瞬间,又松了开了。
第345章 只要孤死了,父皇就可以传位象儿了
三月十五,细雨朦胧。
无数红衣金甲的禁卫将士站立于晋昌坊长街两侧,手握长槊,目光肃重。
不远处的太乙青华观中,皇帝神色平静的走了出来,一旁的侍从高举着黄盖。
楼观道掌教尹文操陪伴而出。
李承乾,李治,李象,还有长孙无忌等人跟在身后。
皇帝对着尹文操真人微微点头,然后坐上马车,朝着前方而走。
李承乾,李治,李象,还有长孙无忌等人,也同样对尹文操真人拱手行礼,然后才告辞离开。
太乙青华观中,供奉着由皇后的衣服捐献打造的铜钟。
钟声会在每日晨起之时,响遍整个长安。
就等于是皇后在看着整个长安。
尤其是每到每年的这个时候,皇室众人的心绪都有一些哀伤。
李治坐在马车里,看着李承乾带着李象坐在前面的马车里,随皇帝而行,不由得轻叹一声。
当初李泰勾连佛门,太子携手道门。
一个修龙门石窟,一个修太乙青华观。
修龙门石窟耗费巨大,最后的成品也是一半成一半毁。
而修太乙青华观,成了不说,每日钟声响彻长安城,皇帝不提,光是长孙无忌,就因为这事,在储君之事上,死死的站在了太子一侧。
李治百般想办法,也一点都不成。
所以,他只能够听武媚娘的,在褚遂良身上想办法……
马车晃晃悠悠,不知不觉中,已经出现在了弘福寺门外。
去了太乙青华观,皇帝又来了弘福寺。
佛道同为皇后祈福。
李治从马车上下来,他一眼就看到了站在不远处的噶尔·钦陵。
他心中有些诧异,吐蕃人怎么也来了?
噶尔·钦陵站在殿门一侧,察觉到李治的目光浅浅躬身行礼。
李治微微点头,然后跟着皇帝一起进入寺庙之中。
……
对着释迦牟尼佛像行礼之后,皇帝这才轻叹一声,起身朝着后殿走去。
“大师,你手上有没有之前译好的佛经,朕过些天要去终南山休养,正好读一读静心。”皇帝一边慢行,一边看向玄奘。
“贫僧这里有《金刚经》一部,可赠予陛下。”玄奘平静的拱手。
“多谢大师了。”李世民轻轻点头,然后顺带问道:“大师,佛门讲轮回来生,西天极乐,你说若是真的有西天极乐世界,皇后……皇后她真的会入西天极乐世界吗?”
玄奘微微一愣,瞬间,他就感觉到三股凌厉的目光同时盯了过来。
太子,晋王,司徒长孙无忌。
玄奘心中轻叹一声,他知道,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一个回答不好,他立刻就会得罪所有人。
玄奘平静的合十行礼道:“极乐世界,又名阿弥陀佛之净土,自此世间向西而去,经过十万亿佛土之彼方即为极乐净土。
无量寿经所载,往生于该佛土者身受诸种快乐,例如,身上有如佛之三十二相,且具五眼六神通,五官之对境非常微妙,心中舒畅清凉,为阿弥陀佛救度者之往生地。”
李世民看了玄奘一眼,轻轻笑笑。
玄奘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但是却说一旦转生佛土的好处。
但是这些东西,在皇帝眼中,没有那么大的诱惑。
彼辈者,掌天下于方寸之间。
又岂会容什么佛陀立于自己头顶之上。
皇帝轻轻点头,然后转口问道:“大师和道信大师相熟吗?”
玄奘平静的摇头,说道:“贫僧出家之时,道信大师已南下庐山,故而从未谋面,但贫僧对其仰慕极深。”
皇帝平静的点点头,说道:“朕曾四请法师入京,但可惜,都未曾如愿。”
“是!”玄奘轻轻合十,心里却已经有些明白了皇帝的想法,他转口问道:“听闻陛下派遣使者前往天竺,同时还派了一千铁骑护送?”
“是的。”皇帝点头,笑着说道:“正好西域平静,顺带让人去走一圈,同时让天竺也见一见大唐的铁骑……太子当初说是要派三千铁骑来着,是朕刻意减少到一千的。”
“原来如此。”玄奘躬身,然后说道:“不如贫僧再写一封信至天竺,让天竺方面有些准备如何?”
“若能如此,就麻烦大师了。”皇帝瞬间忍不住的笑了起来。
在弘福寺转了一圈之后,皇帝深吸一口气,说道:“好了,今日便到此为止吧,朕先回宫了,他日《大唐西域记》编修完毕,朕再来向大师请教。”
“是!”玄奘合十,然后躬身道:“恭送陛下!”
皇帝微一颔首,然后朝着寺外走去。
李承乾,李治,还有长孙无忌,同时对着玄奘合十行礼,然后才离寺而去。
玄奘和弘福寺主持一起送到了寺门前。
看着皇帝远去的背影,主持低声在玄奘身侧说道:“法师,陛下似乎对道信法师有些意见。”
玄奘点点头,平静说道:“皇帝唯我独尊,佛门也好,道门也罢,神僧也好,真人也罢,都是需要拜服在皇帝脚下的。”
主持轻轻点头。
“好在,太子虽然对佛门多有怨言,但是也有一份真诚之心。”玄奘的目光落在一旁还没有离开的噶尔·钦陵的身上,微微点头,然后转身朝着寺中走去。
主持跟在玄奘身后,脸上满是疑惑。
太子,有吗?
噶尔·钦陵看着玄奘的背影逐渐的消失在寺中,神色中有些疑惑。
那位玄奘法师的事迹他是知晓的。
大唐派使者前往天竺的事情,他也是知道的,不过没有太大的所谓。
大唐距离天竺太远了。
就算有些什么,来回传信就得两三年。
他们真要有什么想法,吐蕃方面反而是巴不得。
转过身,噶尔·钦陵看向了远去的黄盖,皇帝,太子,晋王,皇太孙,已经返回了皇宫。
后日,皇太孙的册封仪式之后,他就会返回逻些,长安的事情,也需要告诉赞普。
……
太极殿中。
李象跪倒在地。
皇帝坐在御榻之上,对着张阿难点点头,张阿难立刻端着托盘走下。
李承乾站在一侧,目光看了一眼宣读圣旨的李勣,然后从张阿难的手里接过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