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333节
李治抬头,目光冰冷,他想要登基,一场彻底的血腥杀戮是少不了的。
就像他的父皇当年那样,不仅杀了隐太子和齐王,还将他们的十几个儿子也全部斩杀殆尽。
李治需要学的,就是他父皇的这种手段。
明年和褚遂良的见面,将会是至关重要的。
当然,如果不成,那就只能让褚相他彻底的闭嘴了。
李治今年一年在荆州,想通了未来,是他最大的收获。
……
李治收回心思,看向姬家福问道:“郭孝慎那边怎么样?”
“郭孝慎今年科考得过,虽然位次不高,但他如今也是实实在在的进士,因为之前在刑部任职,现在在任从九品上刑部主事。”姬家福拱手,说道:“刑部主事虽然官位不高,但在一些事情上,还是很是帮了臣不少忙的。”
李治点点头,说道:“郭孝慎这两年和王府虽然没什么联系,但是也要小心东宫那边一直盯着。”
“是!”
“另外,本王从荆州带了不少人回来,其中有些是益州口音的人,将这些人安排妥当。”李治轻轻笑笑,说道:“恐怕便是皇兄也想不通本王另有人手吧。”
李治如今是荆州牧,他身边带着明显荆州口音的人,自然会被特别关注。
所以,他真正的杀手锏,在那些益州人身上。
“骆宾王那里,你负责联系。”稍微停顿,李治神色严肃的说道:“他那边的人手,是他那边的人手,你手上的人手,是你手上的人手,不要混了。”
“臣明白。”姬家福点头,他知道,晋王对骆宾王还是有几分戒心的。
毕竟李义府对晋王府的打击太深了。
“应山公夫人那里,让郭孝慎想办法,请应山公夫人年底的时候,进宫见一见武才人。”李治轻轻笑笑,说道:“武才人代替了徐贤妃,如今是父皇身边最受宠的嫔妃,在关键时刻,是很有用的。”
内有武媚娘,外有褚遂良。
若是骆宾王那里真的能够针对右金吾卫将军田仁会动手脚,那么李治的计划将会更多一环。
不仅如此,诸王,驸马,李治要绝对保证,在关键时刻,站出来为他说话的不只一个人。
“是!”姬家福认真的点头,他已经看出来李治的一些布局,对未来也多了几分信心。
“今年暂时先这样。”李治松了口气,说道:“到了明年,恐怕得需要找个时候,和武才人私下见一面。”
“殿下!”姬家福惊愕的抬头,和皇帝嫔妃私下会面,是很犯忌讳的。
李治摆摆手,说道:“如今的情况,本王不过是和那位武才人有些关联罢了,若是想要将她彻底的绑在本王这艘船上,还需要更多的做些什么,一些见面之时才能做的许诺,只有见面时才能说。”
“是!”姬家福有些迟疑,但还是说道:“宫中到处都有眼线,陛下又时刻盯着,殿下……这个机会?”
“今日见父皇的时候,父皇说,明年要为兕子选驸马,驸马选了,明年大概就要大婚。”李治轻轻抬头,低声说道:“以父皇对兕子的喜爱,少不了要多喝几杯的,到时候,想办法让父皇和皇兄,还有舅舅都多喝几杯。”
姬家福有些担忧的看着李治。
李治轻轻摇头,说道:“宫里会有人帮忙的。”
姬家福眉头一跳,他顿时就明白,晋王在宫里,还有他不知道的人在帮忙。
“只要和武才人见一面,那么未来便尽在本王之手。”李治的拳头紧紧握起。
……
太极殿中,李治站在丹陛一阶之上,他的身前是太子,身后是皇太孙。
不过这个时候,李治的目光并不在太子和皇太孙的身上,他目光惊讶的看向殿中的侍御史杨宏礼。
腊月十五,望日大朝。
杨宏礼站在殿中对着皇帝认真拱手,然后当着百官的面,认真说道:“启奏陛下,高丽国使半个月已经从水路抵达登州,并且已经上行至洛阳,然而此事,鸿胪寺上报尚书省之后,便没有了任何回音,臣请追究相关人等之责。”
贞观二十年年底,四方外番前来朝见天可汗,有数十部落和国度之臣,甚至有新罗使臣来访,但偏偏高句丽也派人来了。
可是,这件事情别说是皇帝了,就连李承乾也不知道。
皇帝,皇帝去年和前年才征高句丽而还,过两年皇帝还要再征高句丽,此事不说是直接上奏皇帝吧,但起码李承乾这个监国太子应该知晓。
当然,这不是小事,但实际上也不是太大的事情,追究到尚书省左右司郎中便足够……
皇帝坐在御榻上,看向李承乾,问道:“太子,此事你知道吗?”
“儿臣不知。”李承乾面色凝重的拱手。
皇帝看向长孙无忌,问道:“无忌,此事你知道吗?”
“臣不知。”长孙无忌站出拱手。
皇帝看向房玄龄,问道:“梁国公,此事你知道吗?”
“臣不知!”房玄龄站出拱手。
“砰”的一声,皇帝突然一掌重重的拍在了桌案上,然后目光冰冷的看向房玄龄:“房卿,朕将整个尚书省都交给你,你竟然出了这么大的纰漏,朕看你,真的是老迈了。”
房玄龄惊讶的抬头。
皇帝摇摇头,说道:“好了,今日便到此吧,你回府好好的想一想,你究竟为何会出这么大的纰漏,若是想不通,就不要来见朕了。”
房玄龄愣了。
李承乾愣了。
满殿群臣一瞬间都愣了。
皇帝这是要罢黜掉房玄龄的宰相吗?
就因为这点小事!
贞观二十年十二月,房玄龄尝以微谴归第。
褚遂良上疏,以为:“玄龄自义旗之始翼赞圣功,武德之季冒死决策,贞观之初选贤立政,人臣之勤,玄龄为最。
自非有罪在不赦,搢绅同尤,不可遐弃。
陛下若以其衰老,亦当讽谕使之致仕,退之以礼;不可以浅鲜之过,弃数十年之勋旧。”
第352章 一个没有实权的左卫将军
东宫之中,张玄素,来济,窦德玄,李义府,封言道,高真行,张大安,岑长倩等十几人,低声议论着从崇教殿而出,各个面色凝重。
皇帝令房玄龄回家闭门思过,若是不得己过,便不许重归朝堂。
这等于变相罢免了房玄龄宰相的身份。
为什么?
皇帝为什么要这么做,那是当朝司空,尚书左仆射,几十年的朝中重臣。
总不能真的是仅仅为了高句丽使者已经抵达洛阳而皇帝不知的这件小事吧。
有人说,这不是小事。
这次是高句丽使者,那万一下次是高句丽大军呢,后果会不堪设想的。
但这话不等说完,其他人就直接反驳,若真是高句丽大军,他根本不可能登录大唐。
也有人说,是皇帝对高句丽另有打算。
如今他们突然现在眼前,皇帝一时措手不及,所以愤怒之下,才让房玄龄闭门思过的。
然而,对于这些猜测,群臣没有一个完全赞同的,都是各有想法。
然而到最后,即便是他们也想不出皇帝为什么要这么做。
一场东宫内部会议,就这么没有结果的结束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崇教门下传来,众臣抬头,赫然就看到一身甲胄的驸马、左卫将军杜荷从门外走入。
群臣看到杜荷,全都微微躬身。
杜荷快速的回礼,但没有说话,就步入了崇教殿中,脸色急切。
……
看到站在李承乾身侧的长孙祥,杜荷脚步顿住,随即满脸含笑的拱手道:“表兄。”
杜荷是城阳公主的驸马,城阳公主小时候,也被长孙祥带过几个。
“驸马!”长孙祥对着杜荷拱手回礼,然后看向李承乾,拱手道:“殿下,臣先下去了。”
“去吧。”李承乾微微摆手,长孙祥这才快步离开。
这个时候,李承乾才有些无奈的看向杜荷,说道:“你怎么来了,这么突然,别忘了,你现在可是左卫将军。”
“一个没有实权的左卫将军罢了。”杜荷不在意摆摆手,随后在李承乾身侧坐下,然后才笑呵呵看向他,说道:“皇兄,臣弟今日可是见到房二了,突然急匆匆的就回家了,满脸紧张,臣和他打招呼,他都不搭理的。”
“房相突然被父皇下令闭门思过,房二弄不清楚原因,自然是要急着回家的。”李承乾平静的摇摇头。
“别说是房二了,这件事情便是臣现在一样也弄不清楚……咦!”杜荷抬起头,看向李承乾,有些不确定的问道:“殿下难道知道这里面的原因。”
李承乾提起茶壶,倒了一杯给杜荷,然后抬头道:“二郎,孤今日就教你一次,这辈子,这种事,孤可能就教你这么一次,所以孤说的每个字,你都要记住。”
杜荷顿时认真起来,拱手道:“喏!”
……
李承乾抬头,看向侧畔,淡淡的开口:“所有人,都出去。”
“喏!”殿中阴影处,帷帐后,所有的内侍宫女,护卫,隐卫,全部都退出了殿中。
看到这一幕,杜荷满脸惊讶。
他刚才看的很清楚,这殿中明明只有二三人,怎么突然间一下子变得这么多人了。
“房相的事情,你不能单从他一个人身上去看。”李承乾拿起茶杯,自己抿了一口,然后才说道:“房相被令闭门思过,二郎,孤问你,朝中因此影响最大的,是哪里?”
“朝中,影响最大的。”杜荷轻轻抬头,随即说道:“是尚书省……若是说人一定是房二,但地方一定是尚书省。”
李承乾平静的点头,说道:“是的,是尚书省,房相以司空,检校尚书左仆射,如今房相被令闭门思过,那么如今的尚书省,谁主事?”
“尚书右仆射、安德郡公。”杜荷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房玄龄不在,尚书省自然是以杨师道为主。
“那么孤再问你,杨相执掌尚书省,对谁最有好处?”李承乾轻轻抬头。
“晋王?”杜荷一句话忍不住直说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