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369节
他用左眼清楚的看到,那个人正是姬家福。
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整个温泉宫中的厮杀声大片大片的消失。
而李治就这么站着,什么都做不了。
连剑都拔不出来。
一匹战马突兀的出现在李治左侧视线中,随即,马上将领翻身下马,对着长生殿中的皇帝,认真拱手道:“臣,右千牛卫中郎将、梁郡公李孝逸,奉旨绞杀逆贼,如今贼平,向陛下缴旨。”
李治下意识的转身,看向李孝逸,眼神中带出一丝惊讶。
李孝逸是什么时候来的。
这个时候,李治才看到,整个昭阳门下,还在反抗的人已经没有了。
实际上真正被杀死的死士,不过两三百人,也就是李治最一开始率领杀到温泉宫的那批人。
后来姬思忠带过来的八百人,死战的并不多,多数人在最后不利之下,选择了跪地乞降。
这个时候,他的看到两匹健马,在十几名将士的护卫下,也来到了李孝逸的身侧。
两人翻身下马,对着长生殿中的皇帝拱手行礼道:“臣御史大夫孙伏伽,太子中舍人窦德玄参见陛下,山下所有逆贼,已经全部都清剿一空。”
李世民平静的点点头,说道:“传旨潼关守将徐恩远,即刻前往陕州,会同陕州都督清剿境内逆贼;传旨洛州都督丘行恭,即刻抓捕洛州司马赵仲坚,查抄洛阳晋王府;传旨并州长史窦孝慎,查抄晋王府;传旨荆州长史许叔牙,查抄荆州都督府,查抄涉案地方大族……”
李治猛然抬头,许叔牙?
他听到了什么,皇帝让许叔牙去查抄涉案地方大族。
许叔牙为人忠厚,但有些迂腐,所以李治的很多事情,他都不让许叔牙参与。
没想到,都到现在这个地步了,皇帝竟然还信任许叔牙。
还是说,许叔牙一开始就将他的事情通报给了皇帝。
不仅仅是许叔牙,陕州的事情,洛阳的事情,太原的事情,皇帝一样也知晓。
李世民恰在这个时候,看向李治,眼神中满是失望。
……
夜色深沉,温泉宫已经彻底的安静了下来。
李治一步步的走上台阶,在禁卫的押送下,步入长生殿。
皇帝的声音隐约传来:“传旨太子,让他安心留在东宫,明日按计划启程前来骊山;传旨左金吾卫将军左匡政,传旨右金吾卫将军梁建方,依照名单,抓捕逆贼,反抗者斩;传旨宗正寺卿李百药……”
李治恰如在这个时候出现在皇帝的视线中,李世民深深的看了他一眼,然后说道:“传旨李百药,宗正寺即刻派人进驻晋王府,尽量无声的替换掉晋王府的大部分人,同时告诉贴身伺候晋王妃的人,不许她们将事情告诉王妃,好好的伺候。”
“是!”褚遂良拱手,然后转身走出内殿,朝着外面走去,看也没看李治一眼。
李治就这么看着褚遂良离开,他的心,这一刻痛的的厉害。
褚遂良竟然也早就卖了他。
什么时候,是他在杭州见他之后,还是说,是他从杭州返回长安之后,还是说就是在今夜?
李治走进殿中,他看的更清楚了。
皇帝坐在主榻上,武媚娘跪在帷帐之后,高阳抱着李象,满脸怨恨的看着他。
高阳实在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成了李治发动谋逆的工具。
他不仅用自己成功的杀入温泉宫,甚至还打算让自己大闹一场,让父皇病倒,甚至是病逝,最后所有的一切责任也会全部被推到她高阳的头上。
而且不仅如此,皇帝出事,高阳和辩机的那些事情,也就再也遮掩不住。
那个时候,李治顺带赐死高阳,不仅能够收获人心,还能够将这件事情彻底的盖棺定论。
李治平静的跪倒在地上。
是的,这一刻,他的心彻底的平静了下来。
他开口,仅仅说了三个字:“为什么?”
为什么,是啊,为什么?
从今日来看,李治的很多事情,皇帝都知道。
甚至就是今日他带兵杀上温泉宫,或许出了一些意外,但整体都在皇帝的掌控当中。
“信都郡公在出城之前,给太子留了一封密奏,之后,太子让御史大夫,梁国公,还有窦卿,一起去了山下的右卫大营,就在你的身后。”皇帝摇摇头,神色感慨。
太子依旧是很稳的,他没有选择出城,但是提前去派人和李君羡沟通。
御史大夫孙伏伽,他和东宫向来没什么私交。
加上一个右金吾卫中郎将李孝逸,淮南王李神通的儿子,皇帝的亲信和东宫历来关系寻常。
最后便是太子中舍人窦德玄,算起来还是皇帝的表外甥。
和驸马都尉,殿中少监窦怀悊是堂兄弟。
这些人都不是太子的绝对亲信,但又足够表明太子的态度。
他们到了骊山,就等于将骊山的所有一切处置权,全部都交到了皇帝手上。
“那么死了的人是谁?”李治微微抬头。
皇帝轻叹一声,随即摇摇头,说道:“哪有什么死了的人,那不过是你随便在路上杀的一个人,用来欺骗朕的。”
“嗯?”李治一时间有些没有反应过来。
李世民已经不想再说这些,摆摆手,说道:“朕原本调你就任荆州,是希望你在荆州有一番作为的,但是没想到,你在荆州遇到了太多小人,被小人所蛊惑,最后在这条路上越走越偏,以至于有今日之祸。”
“嗯?”李治目光顿时凝重起来,他这才明白,皇帝的目光不是他,是荆州的世家。
不管皇帝要拿荆州的世家做什么,李治都是最重要的一颗旗子,可是李治偏偏选择了裹挟荆州世家谋反。
皇帝抬起头,平静的说道:“如今大唐虽然天地广大,但实际上很多地方都已经被人盯上了,十年二十年之后,他们就会窃取这些地方,所以为国计,开发湘湖和江右是必然之事。”
江南是鱼米之乡,但是江南世家却不是什么好货色。
从东晋南北朝,不知道多少王朝立足江南,他们的心早已经被抬了起来,在朝中争权,地方争利,都是必然的事情,所以,压制他们,是每一个大唐皇帝都必须要认真思索的事情。
李世民这里想的,就是去开发湘湖和江右,同时若是能和荆州连成一片,就能和东南相抗衡。
但是荆州本地的世家,这个时候,却可能会成为阻碍。
不,是一定会成为阻碍。
若是他们帮助李治,以开发湘湖为力量盘踞起来,那么他们在开发湘湖的同时,也会将自己的力量分散出去,这样他们对于中枢的威胁,就会在几十年后出现。
那个时候,李治也老了。
而且李世民相信,李承乾有足够的手段瓦解荆州世家,而不至于形成大乱。
但是,他们选择了在这个时候,就聚集在李治的身边谋反。
这是最差的选择,最急功近利的选择。
然而,这同样在皇帝的算计当中。
……
李治沉叹一声,他缓缓的开口问道:“那么,最后会如何?”
“朕也不知道。”皇帝有些黯然的摇头,轻声说道:“如今此事的决定权,已经不在朕的手里,你做了什么,你自己清楚,朕也没太多的办法。”
李治杀了“李承乾”,皇帝不愿意谈的就是这个。
这件事,很可能彻底堵死李治的生路。
“好了,你下去吧,朕明日回长安,你也一起回去。”皇帝摆摆手,看着李治神色平静的被人带下去,他抬头看向高阳公主,说道:“高阳,你也下去吧,你的事情,明日也交给太子处理,你太不成器了。”
“父皇!”高阳公主立刻嘟起了嘴。
李世民摇摇头,说道:“你下去吧,想想明日怎么和房卿解释这些吧。”
高阳公主的脸色微微一变,房玄龄那里怕也不好过。
“对了,将象儿也带下去吧,好好照顾他。”皇帝抬头看了高阳公主一眼,高阳公主神色立刻一喜。
等到所有人都下去,皇帝这才趴在了床榻上,轻声说道:“朕的这些儿女啊!”
“陛下!”武媚娘轻轻地帮着皇帝按摩。
“媚娘,你家中的事情,你和太子说吧。”皇帝笑笑,说道:“此事,你毕竟没有参与。”
“是!”武媚娘松了口气,然后低声说道:“妾身家中的事情,妾身其实关心不多,只要阿姐和阿妹没事,其他的人,倒是无所谓的。”
“这反而简单。”李世民轻叹一声,说道:“若是朕的事情,也能这么简单就好了。”
“陛下!”武媚娘看着皇帝,低声问道:“晋王的事情,很难处置吗?”
“朕倒是想保他,但是太子……”李世民摇摇头,脸上满是无奈。
李承乾在关键时刻,捅的那一刀太狠了。
生疼,生疼。
他已经让皇帝,在这件事上无法开口了。
许久之后,皇帝才轻声说道:“媚娘,你来帮朕想个办法,怎样才能保下稚奴的命?”
武媚娘默然,她的目光却不由得看向长安方向。
太子,他究竟要如何?
第384章 臣请斩晋王,以儆天下
长安城,夜色喧闹。
一阵阵马蹄声在长安城中。
不时的有破门声响起。
不知几家权贵,不知多少门第。
皇城冷清,东宫更是安静。
李承乾站在崇德殿台阶上,望着宫外的长安城。
隐约的喧闹声,昭示着骊山之变的结局。
“人死了,没错吧?”李承乾看向身后殿门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