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396节

  尤其是对外战事的胜利,能够更加的让人心安定。

  也能够李承乾的帝位更加稳固。

  ……

  “调洛州都督丘行恭,任雍州都督。”李承乾走到了殿前,平静的说道:“洛州长史萧钧,升从三品。”

  “喏!”群臣再度拱手,这一次,他们恭顺多了。

  “从今日前,太极殿封殿,至朕登基时再行开启。”稍微停顿,李承乾看向房玄龄和长孙无忌说道:“剩下最后一件事,诸相,还有太常寺,礼部,崇文馆,诸卿给朕定一个年号吧。”

  皇帝退位,新皇登基。

  年号,自然也是需要更换的。

  贞观,不能再用了。

第408章 权力的调整

  立政殿中,李承乾坐在桌案之前,认真的书写奏本:“神器者,天下之大宝,受与者,帝王之大节……”

  皇帝禅位,他需要上谢恩折。

  这是大礼。

  殿外,一阵阵的声音响起。

  随即便是人影走动的声音。

  李承乾放下细竹金笔,起身走到了殿门前,。

  无数的内侍和宫女,在苏淑,也就是皇后的指挥下,将东西搬入万春殿,立政殿和大吉殿。

  “等等!”李承乾直接摆手,叫住了苏淑,问道:“爱妃这是做什么?”

  苏淑满脸欣喜的上前,对着李承乾躬身行礼道:“陛下!”

  李承乾笑着摆手,说道:“爱妃平身。”

  “谢陛下!”苏淑俏皮的起身,对李承乾说道:“陛下即位,妾身,还有郑妃,魏妃,都是要搬过来的,所以提前准备。”

  “暂时停了吧。”李承乾微微摆手,说道:“朕还没有正式举办大典,诸妃不宜搬入太极宫,让她们先在东宫等些时日,等朕对他们册封之后,一切再行搬动。”

  皇帝退位为太上皇,诸嫔妃自然要为太妃,而李承乾的东宫嫔妃,自然要进行册封。

  要知道,这册封可还不是一件小事。

  李承乾的每个嫔妃,都不是简单的人物。

  郑霜儿的背后是左金吾卫将军郑仁泰,不仅出身荥阳郑氏,同时还是一名顶级武将。

  魏薇就更不用说了,她是魏征的小女儿。

  即便是身份最低的张萱,她的背后是江南四大家族的张家,她的外祖父,是虞世南。

  李承乾对她们册封,也是对她们背后家族的拉拢。

  苏淑看着李承乾,突然皱眉,说道:“殿下不会是不想她们现在就搬过来吧。”

  “还是爱妃了解朕。”李承乾伸出右手,苏淑挑挑眉,然后将左手放进了李承乾的手里,最后被他拉着进入了李承乾。

  进入东侧内殿,李承乾挥挥手,殿中宫女和内侍立刻退出殿中。

  李承乾坐在床榻上,伸手将苏淑揽进自己怀里,然后才开口道:“朕登基之日,会册封爱妃为皇后,但仅此而已,象儿不会被册封为太子,诸妃也不会进行册封。”

  “为什么?”苏淑有些不解的看着李承乾,她虽然有些不解,但也并没有真的将这些事情当做一回事。

  毕竟李承乾马上就要正式登基了,她也会被正式册封为皇后,其他人的事情,便是慢一些,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至于李象,虽然不能立刻成为太子,但李承乾已经是皇帝了,她是皇后,他们的儿子天然是皇位的继承人。

  名分什么也不是太重要,尤其儿子们还小。

  最重要的,是苏淑足够了解李承乾,她知道他这么做,一定有他的用意的。

  李承乾抱着苏淑,轻声说道:“爱妃觉得,如今这座皇宫如何?”

  “还好吧。”苏淑眨眨眼睛,她不太明白李承乾的意思。

  “禁军朕没有动,所以说,这座皇宫依旧在父皇的掌控之中。”李承乾一句话,苏淑微微有些变色。

  李承乾摇摇头,说道:“不仅如此,如今的朝中,房相是朕的人,舅舅和父皇的关系比孤要亲近,褚相是舅舅的人,至于于相和马相是朕的人,英国公那就是个墙头草……

  至于六部尚书,唐俭,阎立德都是父皇的亲家,刘德威和江夏王随父皇征战多年,杨师道是父皇的人,只有兵部崔敦礼是朕的人。”

  “陛下怕是不能将他们都换了吧。”苏淑已经大体明白了过来。

  李承乾如今虽然继位成为皇帝,但皇宫,朝政,甚至天下刺史,也全都掌握太上皇的手里。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诸卿对父皇更熟悉,他们对朕虽然不陌生,但是对于做皇帝的朕,还是有些疑心的。”

  如果说,太上皇宾天,他们自然没有任何选择,但现在,在有些时候,他们还是会下意识的去想太上皇。

  “殿下是担心,父皇还在通过他们,试图操控朝政?”苏淑皱了皱眉头。

  “不会!”李承乾笑着摆手,说道:“父皇的身体不好,既然退了,自不会多做什么,他现在唯一想的,就是朕在犯大错的时候,提前阻止朕,同时在朕铸下大错之后,为朕收拾残局。”

  “那殿下还担心什么?”苏淑看着李承乾。

  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朕担心,有人会借用父皇的名义,来针对朕。”

  以对你好的名义,打着李世民的旗号,侵蚀李承乾的权力。

  “谁?”苏淑轻声问。

  “不一定是谁?”李承乾摇头,道:“朝中之事,很多并不是一个人一件事就能定论的,比如这件事,将来便有可能是更下层的官员,那些得不到朕赏识,在官位升迁中失利的人,会抱团,然后拉着父皇的名义,靠拢到某个大臣的麾下……”

  “这是必然的,对不对?”苏淑已经明白了过来。

  “嗯!”李承乾点头,说道:“朝争总有失败者,而且失败者居多,总有不甘不满的地方。

  朕能做的,就是不让他们去打父皇的旗号,所以,除了爱妃,和我们的四个子女以外,其他人都不入太极宫,甚至朕都不会过早的封赏他们,这样才会让宫中后妃的家人安心。”

  他父皇的后妃,他父皇的子女,他父皇的兄弟,是出了名的多。

  这些人抢不了他的皇位,也不去谋反,但是私底下抱团起来,侵蚀他的权力,却是必然的。

  李承乾现在需要让这些人不要太紧张。

  皇帝的后妃成了太妃,李承乾的妃子被一一册封,这些人必然会有不满。

  这是天然利益受损导致的。

  “朕唯一能做的,就是减缓这个过程,等到朕彻底的稳定人心之后,再来处理这些事情。”李承乾平静的摇头,他需要时间来掌握生杀予夺的权力,让现在这些人,日后不敢胡乱起心。

  “嗯!”

  ……

  两仪殿侧,李承乾坐在步辇上,从献春门而出。

  同样坐在步辇上的,还有苏淑和他们的幼女安康郡主和李隅,李象和李厥则是行走在一旁。

  过甘露门,而入甘露殿。

  武媚娘站在一侧,有些惶恐的对着李承乾和苏淑福身道:“参见陛下,皇后。”

  “武才人平身吧。”李承乾平静的笑笑,说道:“前段时间委屈武才人了。”

  “不敢。”武媚娘赶紧躬身,同时让开道路,领李承乾一众人进入内殿。

  前一阵,太上皇昏厥,但对于太上皇为什么突然从甘露殿前往立政殿,以长孙无忌和张阿难为首,他们进行了细致的调查,最后最后证明和武媚娘没什么关系,但是这段时间她也被囚禁了起来,日子很不好过,这才刚放出来。

  “父皇!”李承乾,苏淑,还有李象,李厥,李隅,安康公主全部同时行礼。

  “现在你为君,朕为臣,说到底,还是因为朕先行礼才对。”李世民看着看向李承乾。

  “父皇说的哪里话,儿臣永远是父皇的儿臣,这是永远都不会变的。”李承乾摆摆手,李象和李厥等人,全部都扑到了李世民的身边,然后同时叫道:“皇爷爷!”

  李世民顿时无比欣喜的笑了,笑的很开怀。

  这些都是他的嫡孙啊!

  片刻之后,等到苏淑将人带到中殿去休息,李承乾才坐在一侧,看向李世民,问道:“父皇最近可感到好些了?”

  “嗯!”李世民点点头,他心里一直崩着的那根弦虽还没有彻底消失,但几乎已经快没了。

  这些日子,他也没有做过噩梦。

  等到他再度去翠微宫修养的时候,就什么都不用担心了。

  李世民抬头,看向李承乾问道:“登基的日子选定了?”

  “太史局选定六月十五儿臣登基。”李承乾稍微停顿,说道:“不过儿臣今日来,是有件事情想要询问父皇的意见?”

  “你说?”李世民抬头。

  “儿臣想要让房相卸任尚书左仆射,专任司徒之位。”李承乾说了自己的想法。

  李世民眉眼微微一低,他瞬间说道:“你是想让你舅舅任尚书左仆射,房相那边……”

  “房相需要歇歇了。”李承乾摇摇头,说道:“这些年,房相的身体没有那么好,而且他也已经七十岁了,父皇,儿臣想让他不要那么操劳,这样才能为儿臣多效力几年。”

  李世民立刻明白,李承乾这图的不是现在,而是将来,他点点头道:“你能说服房相便可,那么谁任尚书右仆射?”

  “英国公。”李承乾直接抬手,说道:“英国公的功劳足够。”

  “你想施恩于他。”李世民一眼就看清了李承乾的想法。

  “嗯!”李承乾点头,说道:“英国公虽然是多年太子左卫率,但儿臣总感觉他有些若即若离的。”

  “瓦岗的那些人都是这样的。”李世民摆摆手,说道:“不用在意,人你用就好了。”

  “是!”李承乾稍微松口气,说道:“然后儿臣想用来济任黄门侍郎,参知政事!”

  “那么来恒呢?”李世民有些诧异的问道。

  来恒和来济是亲兄弟,来恒更是李承乾的太子少詹事,按理说,李承乾应该更倾向于来恒。

  “来恒任雍州长史。”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张行成任太子詹事。”

  “那么张玄素呢?”李世民好奇的问道。

  “弘文馆设大学士,参知政事,统弘文馆,崇文馆,国子监,太学,兼修国史,同时儿臣想让张卿明年为科举主考。”李承乾小心的看向李世民。

  “你打算在科举上做文章?”李世民神色肃然起来。

首节 上一节 396/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