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401节
片刻之后,一行人便已经来到了甘露门下。
甘露门下,禁卫将军柴哲威,禁卫中郎将李玄嗣,正率众守在宫门两侧。
看到皇帝抵达,两人立刻拱手道:“见过陛下。”
李承乾点点头,问道:“父皇如何?”
“陛下已经在准备。”柴哲威低身拱手,神色肃穆。
如今,虎符在皇帝的手中。
北门禁卫等同于完全掌控在皇帝的手里。
只不过从称帝到如今,皇帝也没有对禁卫进行大的变动。
除了将一些年轻的禁卫校尉调到献春门,和宫中其他各门外,其他都尉,郎将,中郎将一级都没有变动。
就更别说是将军和大将军。
皇帝在掌握禁卫,但却是在用最温和的手段,在进行。
李承乾看了李玄嗣一眼,李玄嗣躬身。
李承乾这才看向柴哲威,说道:“表兄,等父皇去了翠微宫,薛卿也会跟着一起去,到时候,你去守玄武门吧。”
柴哲威惊讶的看着李承乾,随即立刻拱手道:“臣领命。”
李承乾轻轻点头,然后挥手,御辇继续前行。
过甘露门,而至甘露殿中。
身后护卫紧随。
……
晃动的马车中,李世民靠坐在软靠上,看向李承乾道:“吴王纪王他们入宫探视的事情,陛下知道了吗?”
“是!”李承乾点头,说道:“几位皇弟进宫探视母妃,本是正常之事,父皇不必担心,儿臣还指望着父皇身体好了以后,给儿臣多生几个弟弟呢。”
高祖皇帝李渊为太上皇之后,还连续生了好几个儿子女儿。
让李世民多了好几个弟弟。
听到李承乾现在这么说他,李世民一时间忍不住的笑了起来。
跪在一旁的武媚娘也是轻轻低笑。
太上皇这一趟去终南山翠微宫,只带了她。
“宫里的事情,你看着处置吧。”李世民很放松的笑笑,他刚才之所以那么说,其实已经是在考虑将后宫的嫔妃遣散。
即便不是全部的妃嫔,也是一部分的嫔妃。
以前他是皇帝的时候,这些嫔妃自然是他在养,但他现在是太上皇。
户部,内府,少府,全部都由李承乾来掌控,李承乾出不出这笔钱,就是另一回事了。
就像是普通人家,老子将掌家的权力交给儿子,老子虽然可以动用私房,但公房账上的钱,他是不能再动了。
但李承乾刚才那些话,却在明确的在告诉他,后宫的那些事情,李承乾担了。
各种费用,也如同之前一样,全部由少府和内府出。
当然,不管怎样,以前的时候,宫里嫔妃有些隐秘的事情要花钱的时候也是走的这条路,以前的时候没人查,但现在李承乾做了皇帝,多多少少有些人都是要收敛一些的。
如果现在不收敛,不用等到太上皇没了,光是李承乾现在就能让她们生死两难。
但那是对其他人,对太上皇,李承乾会认真负责他的一切开销。
“对了,禄东赞那边的事情怎么样了?”李世民稍微抬头。
“他被惊到了。”李承乾轻轻笑笑,说道:“儿臣说要继续为父皇举办封禅大典,请他们继续留在长安半年,等到明年正旦大朝之后再离京,加上安俨一直在明面上细查,一步步的逼近,禄东赞已经被吓到了。”
“做贼心虚。”李世民眼神一冷。
“是的、”李承乾点头,道:“昨日,禄东赞已经上奏,请儿臣让他的儿子噶尔·钦陵,返回吐蕃,向松赞禀奏长安大事。”
“你不会让噶尔·钦陵离开的,对不对?”李世民一眼就看透了李承乾的想法。
“是!”李承乾平静的点头,说道:“他们那些人做贼心虚,儿臣只要多按他们几天,禄东赞说不定就会让噶尔·钦陵私潜离京,到那个时候……”
“那个时候,你就会派人杀死噶尔·钦陵。”李世民平静的点点头。
“不是儿臣,噶尔·钦陵或许会死在山野盗匪之手,或许会在吐谷浑高原染病而死。”李承乾摇摇头,说道:“但不管怎么样,他的死,和大唐都不会有任何关系,甚至大唐都不会知道他的死因。”
“那禄东赞呢?”李世民继续追问。
“半年之后,他离开长安回吐蕃,儿臣会让他带一封信给松赞,百骑司那边已经开始让禄东赞服用慢行毒药,只要他长途颠簸,毒药就会入腹。”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儿臣会尽量让他死在松赞的面前,让他在松赞面前吐血而亡,这就是他们所行阴谋的下场。”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突然间轻叹一声,问道:“你现在已经让人下毒了?”
“是!”李承乾轻轻颔首,这里是大唐,这里是长安,他们来了长安,不安分的待着,反而乱搞动作,那么就要承受乱搞动作的代价。
李承乾甚至不明白,他们难道就真的不怕自己掀桌子吗?
“他们二人一旦死在长安,松赞就会提兵下高原,你怎么办?”李世民一句话,说出禄东赞真正的依仗。
贞观十二年,松赞干布在攻入吐谷浑和党项之后,纠集二十万大军杀向松州。
如今,吐谷浑和党项都在大唐的手里,但松赞真要恼火,整备起六七万精锐骑兵也是没问题的。
这就是禄东赞的依仗。
“松赞不会想大战的。”李承乾微微摇头,眼神清明的说道:“松赞死了独子,只剩下一个一岁的独孙,他若是提兵下高原,逻些就会被人所趁,而且就算是下了高原,没有禄东赞父子,松赞的胜算实际上也不高。”
“你呢?”李世民继续追问。
“松州兵曹参军王方翼,在战略上还是有几分相当的。”李承乾笑笑,说道:“加上裴行方和柳范在成都,真要有战,支撑到大军来援,不成问题。”
“王方翼。”李世民缓缓点头,有些惊叹的看着李承乾:“你的识人之能,比朕强。”
“儿臣不敢。”李承乾稍微停顿,说道:“在兰州方面,席君买和薛万备也是能够支撑一阵的,加上沙州的李袭誉,安西的郭孝恪,和郑仁泰,一时守住问题不大,之后,大不了儿臣让卫国公再度出山。”
李靖,李靖。
李承乾手上最大的王牌是李靖。
李治掌控不了李靖,但是李承乾可以。
李靖的长子李德謇是李承乾的东宫亲信,绝对的那种。
“卫国公,曾经率军破灭吐谷浑,高原上的那点问题,他知道的太清楚了,松赞要是真的敢动兵……”李世民摇摇头,心中为松赞干布一阵默哀,他的这个继承人,一旦开始算计一个人,手段就会源源不绝。
更别说从贞观十四年开始,他就已经盯着吐蕃在布局了。
东宫在西北有着太多的人手。
很多甚至都是李世民故意放过去的。
一旦开战,没有准备,只有一腔怒火的松赞干布率兵杀下高原,结果只有一个。
他会输的很难看。
然后便是李承乾曾经说过的,对吐蕃的一步步动手肢解,彻底灭了这个国家。
“松赞没有准备。”李世民突然抬头,看着李承乾说道:“松赞现在的目光都放在了天竺,他突然转身向大唐,很多事情都会准备不足,尤其他是下高原主动作战,你以逸待劳,松赞会倒大霉的……不,一开始对禄东赞下手,你便已经算定了这一切。”
当李承乾开始对禄东赞下毒的时候,他已经算计到了这一切的最终后果。
李承乾轻轻点头,说道:“若不是他们妄行不端,激怒了儿臣,儿臣也不会如此。”
李世民沉默了了下来,他出事情,虽然有些巧合,但根本上还是禄东赞的算计,李承乾的报复合情合理。
尤其是当他将所有一切都算清楚的时候。
“如果是大唐主动动兵吐蕃,那么儿臣自然需要多几年准备。”李承乾平静的摇头,说道:“但现在既然松赞没有准备,反而是儿臣有了准备,半年的时间,足够儿臣在益州和兰州后方,部署足够的兵力,然后一战彻底击败吐蕃。”
“松赞是聪明人,不会那么容易入伏的。”李世民稍微抬头,说道:“战场凶险,战局千变万化,他应该有机会的,但如果对面是李靖,他就没有一点机会,他会退的。”
“但是松赞的身体不是很好。”李承乾轻轻笑笑,说道:“只要儿臣将禄东赞和噶尔·钦陵,拖死在长安,那么松赞在逻些就会更加的劳累,越是劳累,他的身体就越差,以致于……”
“死!”李世民轻轻点头,说道:“松赞一死,吐蕃就会混乱,而他最后能用来镇压吐蕃的关键是禄东赞,若是他一发狠,真的动用大兵来逼你放人……但是,承乾,你真的做好开战的准备了吗?”
李世民能够看的出来,李承乾虽然已经算计布局,但是心中还是留了几分侥幸。
这样会出事的。
“儿臣明日,立刻就命卫国公为西北道巡查使,前往西北。”李承乾神色凛然,同时说道:“同时命益州都督府筹备兵员军粮和军械,随时支援,最后是长安,让户部尚书阎立德,开始往兰州调运粮草,同时听命卫国公。”
阎立德也是一员战将,他在李靖麾下,也是一方良将。
“大唐彻底做好了开战的准备。”李世民神色平静下来,然后说道:“松赞也会来派兵试探的,做好打一战的准备,吐谷浑和党项得提前控制。”
“已经控制了。”李承乾点头,他的第一目的还是吐谷浑。
“还是小心一点。”李世民轻轻闭上眼睛,说道:“老病的猛虎,最后时刻,也是能咬死人的。”
“是!”李承乾神色肃穆起来,心底最后一丝侥幸,彻底掐灭。
武媚娘跪在李世民身后,全程旁观这一切。
她亲眼看着李承乾的气势一点点的从飞扬得意,转为沉冷肃杀。
就在这个时候,李承乾突然抬头,有些冰冷的目光落在武媚娘身上。
她整个人顿时忍不住一个寒颤。
第413章 杀人,一定要用合法的手段去杀
终南深幽,山风清凉。
翠微宫中,李承乾亲手服侍李世民喝药。
李世民微微抬手,李承乾这才停了下来。
“禄东赞那边要是看穿了你的套路,他什么都不做,就等着明年封禅之后,跟着文成一起返回吐蕃,你怎么办?”李世民认真的看向李承乾。
“那就看安俨那边案子会查的怎样了。”李承乾放下药碗,然后轻声说道:“只要安俨那边能够切实抓住噶尔·钦陵和逆贼勾连,意图不轨的铁证,那么儿臣就能以此杀了他,然后永生囚禁禄东赞。”
“禄东赞是个人才,噶尔·钦陵也不弱。”李世民点点头,说道:“该当如此。”
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松赞的确是人杰,但他的年纪大了。
两千里从逻些杀出来,和大唐拼杀一战,还不一定能够获胜,付出的代价会很惨烈,但就怕他会孤注一掷,不顾一切的来个狠的。”
如果松赞干布真的打着和大唐两败俱伤,来为吐蕃争取时间的想法,那对李承乾是最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