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422节

  “喏!”李淳风肃然拱手。

  “还有,在监察天文气象的同时,太史局同时监察天下谶言之事,若是有人,有故意应对谶言之像,太史局上报百骑司,由百骑司处置。”李承乾说完,李淳风顿时瞳孔放大。

  这话是什么意思,太史局日后会成为百骑司密探监控天下的机构之一。

  “好了,你退下吧。”李承乾拿起手里的《推背图》,说道:“这书,朕再看几日。”

  “喏!”李淳风拱手,然后小心的拱手道:“臣告退!”

  “等等!”李承乾想起了什么,看向李淳风,说道:“如今已经距离年底不过三个月了,爱卿有时间就去洛阳走走,看看那边安排。”

  “喏!”

  ……

  李淳风走出朱雀门,四周灯笼高挂。

  坐入到马车之中,李淳风这才松了口气。

  他伸手朝马车下的暗格一掏,又是一本《推背图》出现在他的手上。

  稍微一翻,《推背图》依旧是六篇。

  但其中除了谶言,还多了一项。

  颂言。

  就比如第三象。

  谶曰:

  日月当空,照临下土。

  扑朔迷离,不文亦武。

  颂曰:

  参遍空王色相空,一朝重入帝王宫。

  遗枝拨尽根犹在,喔喔晨鸡孰是雄。

第432章 《推背图》的真相,千古不变的历史规律

  御榻之上,李承乾翻开《推背图》第四象。

  丁卯,坤下乾上,否。

  谶曰:

  飞者不飞,走者不走。

  振羽高冈,乃克有后。

  李承乾细细的琢磨着这里面的言语。

  说实话,这话一般人还真的看不懂。

  武媚娘在登基之后,最为关心的,便是后嗣之事。

  李旦,或者武承嗣。

  李显,或者武三思。

  某一日,武媚娘突然做梦,梦到鹦鹉两翼俱折。

  狄仁杰为其解梦:鹦鹉代表武后,儿子李旦、李显是其羽翼,若能起用李旦、李显,“则两翼振矣”。

  同时也是在说,武氏继承皇统不可行。

  这便是这句谶言的对照。

  李承乾微微抬头,袁天罡写出的这些谶言,的确有相当的迷惑性。

  不过有了刚才李淳风的解释,李承乾大约有些明白了过来。

  武氏代唐,若是不可阻挡的话,那么在武氏之后,天下人心就会重新归于李唐。

  那个时候,最能够代表李唐的,无非就是武媚娘的子孙,不一定是儿子,也可以是孙子。

  这就是“振羽高冈,乃克有后”的意思。

  实际上更多的是惯性。

  若非武媚娘篡唐自立,那么这一切就不会发生了。

  李象。

  将这谶言放归到李象的身上,是李承乾灵机一动的想法,至于具体要怎么做才让他符合谶言,以后再说。

  若是能够这样,那么这“振羽高冈,乃克有后”,说不定就有了别的意思。

  李承乾轻轻笑笑,但随即,他的面色就凝重起来。

  袁天罡临死之前走了五则谶言,前四则都没有什么问题,那么第五则呢。

  ……

  李承乾低头,看了一眼,脸色微微一变。

  第五象:戊辰,坤下巽上,观

  谶曰:

  杨花飞,蜀道难。

  截断竹萧方见日,更无一吏乃乎安。

  李隆基,马嵬坡之变。

  安史之乱。

  李承乾放松呼吸。

  安史之乱的表象是李隆基,李林甫,安禄山,杨玉环,杨国忠那些人的事,但实际上却是河北的事情。

  大唐在河北所收的赋税极重。

  各类苛捐杂税,也是难以想象的多。

  高祖皇帝,李世民,李治,武则天,李隆基,五代人,都没有能够解决河北的问题。

  甚至积重难返到了河北反抗天下的地步。

  最后河北三镇,成了大唐毁灭的导火索。

  所以,河北的问题必须解决。

  只要解决了河北的问题,那么安史之乱就不会发生。

  当年,必然有着更多的矛盾,但这些起码会延后。

  李承乾抬头,轻声一叹。

  他能够创造一个永世不变的大唐帝国,一直延续到几千年后吗?

  虽然任何一个想要彻底一劳永逸的解决帝国永存危机的皇帝,最后必然会以失败而告终。

  但李承乾心中还是忍不住的有些蠢动。

  可在瞬间,他就掐灭了自己心头的妄念。

  他只需要在自己当政期间做到最好就足够了。

  那种事情从来没有人做到过。

  便是用力如朱棣、雍正,也抵不过一个愚蠢的后人。

  更别说,还有一个李隆基。

  李隆基的出现,是盛世转下的必然。

  诸般外求已了,必然转向内争。

  这便是败落的开始。

  对于李承乾而言,控制武媚娘不难,但河北问题牵连太多了。

  最直接的,便是可能会动摇大唐的根本国策。

  以关中而治天下。

  但再难也要做。

  如今便有一个很好的机会。

  那就是大唐和高句丽的战事。

  一旦攻下高句丽,然后将河北之地,那些活不下去的百姓,迁移到高句丽去。

  免税免赋免租,发放上顷土地。

  一点点的消化河北的问题。

  ……

  收回心神,李承乾看向第六则谶言。

  这是李淳风在袁天罡死后,自己推出的谶言。

  谶曰:

  非都是都,非皇是皇。

  阴霾既去,日月复光。

  李承乾看到这一幕一愣,随后忍不住的笑了起来。

  摇摇头,他直接起来。

  两侧的群臣齐齐拱手道:“陛下!”

  “今日下雪了,早些回去休息吧。”李承乾摆摆手,朝着殿门口走去。

  群臣拱手道:“恭送陛下!”

  李承乾微微颔首,然后迈步走向殿外。

首节 上一节 422/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