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470节

  李承乾现在要罢相,长孙无忌的神经立刻就会敏感起来。

  “如果褚遂良真的罢相,那么接下来,儿臣会用唐卿任中书令,以安德郡公任吏部尚书,然后用长孙祥做工部尚书。”李承乾神色平静的给出了解决方法。

  褚遂良虽然被罢相了,但是继任的唐俭也是关陇门阀的一员,而且他还让长孙祥做了工部尚书。

  给了长孙家一个工部尚书。

  但,吏部尚书,李承乾拿了回来。

  杨师道这些年很低调,加上工部尚书在六部中向来不显眼,几乎所有人都将他忘了。

  可他早几年是中书令,检校吏部尚书,他对吏部的掌握比唐俭还要更强。

  这样细算起来,关陇门阀没亏,但长孙无忌却是有些亏的。

  毕竟唐俭可没有褚遂良那样对他唯命是从。

  “你看着办吧。”李世民抬手,张阿难立刻让人茶水糕点送了进来。

  ……

  绿柳依依,碧湖清澈。

  “对了。”李世民放下手里的茶杯,看向李承乾道:“新城的事情也拖了许久了,是该做决定了。”

  “嗯!”李承乾点点头,说道:“卢照邻那里应该也从科考失利缓过来了,儿臣去见见他吧,听听他什么说法,若是有成的话,那么就早点安排他们的婚事。”

  “嗯!”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新城公主不仅是他最小的女儿,也是他所有儿女当中唯一没有婚配的。

  如果现在能解决掉这件事,那么他心中的遗憾能够减少许多。

  “卢照邻啊!”李承乾轻轻抬头。

  白云悠悠,长空万里。

  李世民独自坐在石亭内,看着李承乾远去的背影,侧身说道:“将刚才朕和皇帝的话,告诉赵国公。”

  “喏!”张阿难轻轻拱手。

  ……

  两仪殿东,是宜秋门。

  宜秋门后,是千秋殿和公主院。

  如今的公主院中,只住着新城公主一个人。

  当然,新城有自己的公主府,她偶尔也会出去,但在成婚之前,她是不会常住的。

  千秋殿取千秋万岁之意。

  隔着两仪殿,恰好和东面的万春殿形成对照。

  万春殿早年是长孙皇后会见外客的地方,而千秋殿便是后宫诸妃和公主会见外客的地方。

  这里的后宫诸妃,是指四妃九嫔,有足够身份的后妃。

  才人和美人不在其列。

  卢照邻身材高大,面色英挺,一身的青色云纹长袍,腰间挂一块玉珏,束发长簪。

  进入殿中,卢照邻认真的对着李承乾拱手:“学生卢照邻参见陛下。”

  坐在御榻上的李承乾,放下手里的奏本,看向一身英气的卢照邻,轻轻点头道:“平身吧。”

  “谢陛下!”卢照邻稍微松了口气。

  “这次科举失利,看样子,你是走出来了。”李承乾微微抬头。

  “是。”卢照邻微微躬身,道:“学生初次科举,多有失误,明年再来,必然得中。”

  “明年再来,若是明年还不中呢?”李承乾低头看向卢照邻,皱了皱眉:“若是明年中了,但成绩不如意呢?”

  本来年前的时候,李承乾就已经让房玄龄问过卢家了。

  卢家的意思,是卢照邻先过本届科举,毕竟前后也就两三个月。

  谁想到,卢照邻科举不中,这一拖半年过去了。

  卢照邻心里也知道,皇帝问的是公主的婚事。

  尤其在前几年,皇帝就有意让他做新城公主驸马,但那个时候他人在江南,自己也没有多少心思,而且最后也没有选他。

  现在是新城公主的婚事,是皇帝最后的亲妹妹了。

  卢照邻拱手,认真的问道:“敢问陛下,日后,驸马还能为相吗?”

  “封侯拜相,人之常情。”李承乾笑着点点头,说道:“后人如何朕不知,但朕这里是可以的,你别忘了安德郡公也是驸马。”

  卢照邻轻轻低头不说话,杨师道虽是驸马,但他更是开国之臣,而且身后是弘农杨氏,身份贵重,但卢照邻就要差的多了。

  而且杨师道也从中书令贬任工部尚书很久了。

  这种趋势,朝野之间不知道被议论了多少回。

  聪明人都能够看的出来,日后的大唐,驸马做宰相,不,甚至是驸马做六部尚书,都会是极为罕见的事情。

  “朕不瞒你,驸马能做宰相,但是,这里面极为困难。”李承乾坐在御榻上,轻轻敲敲桌案,然后说道:“就以你为例,你现在身上没有官职,但一成婚,就是驸马都尉,甚至很快就会晋升四品,天下不知道多少官员会心生嫉妒,会放大了盯着你看。”

  卢照邻沉默了下来。

  李承乾继续说道:“所以,极有可能,你会在四品官位上蹉跎很多年,直到积累够了足够的功劳,经验,资历,才会升任三品,想要做宰相,你只有从六部尚书升三省正相这一条路,这条路很难的。”

  想要升任三省正相,只有从三省副相和六部尚书这两条路。

  三省副相可从三省侍郎,六部侍郎升上来,再早是三省舍人和六部郎中。

  这是一条捷径,是可以做宰相。

  当然,其实也没有那么容易,这里面的勾心斗角生死算计一点也不少。

  但是相比于从六部尚书直升三省正相,就要容易多了。

  可是,卢照邻一旦成了驸马,那么他就只剩下一条路。

  这条路极难。

  殿中一时静谧下来。

  卢照邻站在那里,神色复杂,一时间不知道该做何说。

  李承乾突然笑了,看着卢照邻说道:“好了,卿回去仔细想想,不必着急。”

  听到李承乾这么说,卢照邻放松了下来,对着李承乾拱手道:“多谢陛下。”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去吧。”

  “学生告退!”卢照邻深深的躬身行礼,这才转身离开。

  走出千秋殿,卢照邻不由得松了口气。

  午后的阳光照在他脸上,一时间,左边清澈,右边晦暗。

  卢照邻丝毫没有察觉,大踏步的朝着宜秋门而去。

  ……

  殿中,李承乾的眼神一片冰冷。

第478章 皇帝的愤怒

  千秋殿中,李承乾面色淡漠的抬头道:“告诉皇后一声,让她顺带问问,今日来宫中的诸家中,谁家有性格温良,还没有订婚的子弟,选一个为新城公主驸马。”

  “喏!”徐安从一侧走了出来,对着李承乾沉沉拱手,然后转身离开。

  李承乾轻轻摇头,看着卢照邻离开的身影,神色复杂。

  给事中、起居郎许敬宗从帷帐之后走了出来,对着李承乾拱手道:“陛下!”

  “嗯!”李承乾淡淡开口,道:“许卿,是不是朕太好说话了,所以他们很不将朕的青睐当成一回事?”

  “陛下!”许敬宗拱手,说道:“卢氏大族,娶公主于他们而言,不如自己执掌大权治理天下,崔氏也是如此。”

  范阳卢氏,博陵崔氏,河东世家历来如此。

  “是啊,他们想要的太多,既要诗书礼仪,又要封侯拜相,还有南北纵横。”李承乾轻轻摇头,说道:“还要科举及第。”

  李承乾目光敏锐,一眼就看透了卢照邻真正犹豫所在。

  卢照邻想要科举及第,但是他才十六岁,他虽然天才聪颖,但如今是李承乾当政。

  他对于实务要求更多,所以吏部取仕都是按照他的习惯来的。

  更别说这本身就从贞观以来一直的风向。

  长孙无忌更加的会贯彻到底。

  卢照邻老老实实的科举,其实中举不难,但是天才嘛,总是要肆意发挥一些。

  以他的性格,恐怕要到二十多岁,他才有机会在李承乾手下中举。

  若是没有李承乾的青睐,他在二十年来能够做到县令的位置,已经是仕途顺遂了。

  四十岁的时候,能够回到长安。

  五十岁的时候,能外放做一任刺史。

  或许到六七十岁的时候,他有机会做六部尚书,甚至宰相。

  但是如今……

  李承乾不会等他的,李世民开口,新城公主的婚事只会在今年,而且很快。

  李承乾转过身,朝殿外走去。

  许敬宗平静的跟着。

  走出宜秋门,李承乾开口道:“许卿,人如果想要做什么事情,三思之后,觉得可做,一定要快,不然,就什么机会都没了。”

  “喏!”许敬宗沉沉拱手。

  起身,他的目光看向宫外,卢照邻的身影依稀可见。

  卢照邻根本不知道他自己究竟错过了什么。

  当然,或许知道了,他也不会在意。

首节 上一节 470/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