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523节

  下一刻,天空剧烈的抖动了起来。

  日月同时从高空中坠落下来,直坠太极宫,直坠玄武门方向。

  直坠距离玄武门不远的承香殿中。

  最后同时落在了站在殿中,一个穿着蟒袍的十岁男孩的手中。

  左手日,右手月。

  日月同在,江山紧握。

  ……

  “呼……”的一声,李元景长长的出一口气,缓缓的睁开眼睛。

  殿中静谧,殿外一片黑暗。

  李元景死死的攥紧了拳头,目光抬起,死死的看向上方。

  那一夜,那一夜,他就在宫中啊。

  承香殿距离玄武门没有多远。

  那一夜的厮杀声从玄武门传来的时候,李元景一个人躲在宫殿之中瑟瑟发抖。

  那一夜之后,东宫和齐王府被血洗,最后活下来的没有多少人。

  至于究竟死了多少人,谁知道。

  李元景死死的咬住了牙。

  承香殿距离玄武门近,但距离临湖殿也不远。

  当年的事情,很多人都只知道秦王是在玄武门杀了隐太子和巢刺王的,但他们错了。

  隐太子和巢刺王是在从玄武门进了后宫,然后到了临湖殿才被杀的。

  之后,是太子和齐王的旧部,听说他们二人出事,这才率兵来救,然后攻打玄武门,一直到入夜。

  直到后来,是尉迟敬德提着隐太子和巢刺王的人头给东宫和齐王府旧部看,他们才失去战心,四面溃散。

  提着隐太子和巢刺王的人头。

  这就意味着,秦王不仅杀了隐太子和巢刺王的人头,还将他们的人头剁了下来。

  然而,一场贞观盛世,却让所有人都将这一幕给忘却了。

  也包括他李元景。

  但是,昨日太宗皇帝葬入昭陵,在昭陵地宫轰然关闭的一瞬间,当年的事情,却像是不受控制的从李元景心底深处翻涌了出来。

  如今,更是又出现在了他的梦里。

  李元景轻轻地闭上了眼睛。

  那夜的厮杀声再度出现在了他的耳边。

  为了夺取皇位,兄弟相残,血流成河。

  李元景轻叹一声。

  史书浩如烟海,然而说到最后,也不过就是四个字。

  争当皇帝。

  他们都当的,他李元景为什么不行。

  无非就是杀人而已。

  他承认,太宗皇帝的确是一代贤君,最后甚至有无数人在为他的弑兄杀弟、逼父退位而诡辩,但他终究死了。

  他活着的时候,天下濡慕,敬仰归心。

  但他终究死了。

  ……

  李元景翻身从床上坐了起来,目光冰冷的看向内外。

  殿中一片清冷,殿外黑暗依旧。

  李元景稍微松了口气。

  他现在真的很担心,昨夜自己睡着之后,有什么梦话被人听到。

  不过还好。

  昨日先帝归葬昭陵,他们从昭陵回来的时候,天色依旧已黑。

  不少人都回到家中休息去了,但也有一部分人选择留在皇宫。

  比如吴王,蜀王。

  今日,他们的母亲,就要从宫中出来了,他们要等。

  至于李元景,他之所以不想回家,虽说是找了个帮皇帝看顾的借口,但其实他心里清楚,他就是不想离开皇宫。

  皇帝,谁不想做呢。

  李元景昨日看的很清楚,当地宫关闭的一瞬间,皇帝整个人的神色都变了。

  从今往后,整个天下都在他的手里。

  先帝没了,天下之重,只能靠他一个人去扛。

  他扛的住吗?

  李元景轻轻冷笑。

  天下事,究竟有多重,别看皇帝登基已经超过一年了,但李元景敢肯定,他连天下的权力能延伸到什么程度都不知道。

  且不说皇权不下乡,天下四野根本管不住以外,便是在县城州城之间,也有无数的利益纠葛。

  户曹收税的时候动手脚,法曹吃了原告吃被告,仓曹自己倒卖库粮,兵曹吃空饷,士曹管工程桥梁,功曹管监察。

  长史司马,哪一个不贪。

  更别说是统掌一切大权的刺史了。

  地方州县,有的是无数撬朝廷的墙角了。

  天下三百六十州,每州三到十个县,皇帝就算是满身手脚,又能管住几个地方了。

  李元景转身看向立政殿的方向。

  他必须承认,皇帝是个很有野心,很有能力的人,但,他有一个最大的问题,他把自己当成是了先帝。

  太宗皇帝自然有无数手段管住群臣,但皇帝他自己有吗。

  先帝已死,离心离德。

  尤其是在眼前看到先帝归入昭陵之后,人心浮动是肉眼可见的。

  他李元景都是如此了,更何况别人。

  先帝死了,压在他们心头的一块巨石没有了。

  所有人的心头一下子就轻松了,皇帝想要收复人心,早着呢。

  他如果什么时候,一步迈大了,立刻就是前隋杨广的结局。

  天下烽烟四起,最后诸侯各掌权力。

  汉末,隋末,不都是如此吗?

  李元景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的。

  尤其是朝中还有长孙无忌这种人。

  长孙无忌。

  在前隋的时候,有一个人和长孙无忌很像,杨素。

  前隋权臣杨素,协助杨广登基,并且平定杨谅叛乱,升为尚书令,加拜为太子太师,司徒。

  但从那一刻起,杨广对他极为的猜忌。

  甚至用他的封地来挡丧运,杨素也因此而死。

  杨素死后,杨玄感继承了他的爵位,然而仅仅在七年之后,杨玄感谋反,杨素一家几乎被灭绝。

  可想而知,这其中的矛盾有多深沉。

  他李元景能做的,就是在这里面火上浇油,让这场冲突更快更激烈的爆发。

  到时候,两败俱伤,两者皆死,然后他登基称帝……

  不,不,不。

  李元景意识到了一个问题,他是皇帝的叔叔,在皇帝有儿子有兄弟的情况下,正当即位是轮不到他的。

  便是他强行登基,也会天下不满。

  李恪。

  李恪的身影突然从李元景的脑海中跳了出来。

  皇帝死了,太子登基,他促使李恪杀绝皇帝子嗣,然后让李恪登基。

  李恪抢了自己侄子的皇位。

  自己在拨乱反正,杀了李恪,抢他李恪的皇位。

  以叔夺侄。

  这样就名正言顺了。

  而且,李恪的背后是整个弘农杨氏,有弘农杨氏的支持,借助弘农杨氏的力量,这样一下子就容易许多了。

  李元景突然笑了。

  这个梦啊,做到了白天了。

  但左手日,右手月,江山在手。

  这难道不是上苍在告诉他,这天下该他李元景坐吗?

  都是高祖皇帝的儿子,凭什么这皇位他李世民坐得,他李元景就坐不得。

首节 上一节 523/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