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588节

  “陛下万寿!”

  “陛下万寿无疆!”

  无数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在整个洛阳城中不停的回荡。

  李承乾起在马上,心中一片感慨。

  他在洛阳,做的事情其实不多。

  免了百姓明年的租税,然后派人四方监察。

  当然,他在洛阳的时候,洛阳吏治清明。

  便是卢文操,也因为他来,而不得不从粮商手里借粮,充实府库。

  所以,这一个来月,洛阳百姓日子过的很好。

  尤其是昨天,圣旨下达,冬天的时候,没收的粮商粮食,会有一半被拿出来赈济灾民。

  这意味着,这个冬天洛阳百姓即便是过的再差,也能活下去。

  能活下去,便是最大的恩德。

  现在皇帝要离开洛阳返回长安,自然感激相送,同时希望他明年能够再来。

  李承乾明白这里面的道理,他同样也感受到了最容易满足的百姓的心。

  抬起头,李承乾看向前方的定鼎门。

  轻轻催马。

  洛阳,明年他还要来的。

  ……

  北风呼啸。

  过了函谷关,便入了关中。

  无数禁卫护送皇帝车驾返回长安。

  一匹快马从前方而来,越过重重守卫,最后登上了皇帝的御乘。

  李承乾坐在长榻上,放下奏本,看着一身风尘仆仆的长孙无忌,好奇的问道:“舅舅怎么来了?”

  “洛阳出了什么那么大的事情,臣怎么能不来。”长孙无忌有些苦涩的拱手,道:“臣参见陛下,陛下万寿无疆。”

  “舅舅免礼。”李承乾朝着侧面指了指,说道:“舅舅请坐,上茶。”

  就在长孙无忌跽坐下来的时候,一名面容清秀的青衣女子从一侧上前,倒了一杯热茶在长孙无忌面前,然后退下。

  长孙无忌诧异的看了女子一眼,总觉得她的面容有几分熟悉。

第584章 天下事,向来利益为先的

  窗外车轮轻响,渭水微霜。

  窗内茶气萦绕,小炉温热。

  长孙无忌跽坐在长榻一侧,抬头看向李承乾道:“五日前卢文操案发,虽牵扯不少,但好在陛下准备充分。

  皇后一句话,诸妃便立刻致信家中,各家立刻安定下来,无有怨言。”

  卢文操的案子,李承乾去信和长孙无忌提过。

  有他的协助,皇后才能将一切快速的安定下来。

  “直到前日李弘泰事。”长孙无忌神色担忧起来。

  “他只是说他叫李弘泰而已,他的真名无人知晓。”李承乾平静的摇摇头,说道:“说不定就是被谁养在深山里的一条狗,在关键时刻出来咬人罢了。”

  长孙无忌赞同的点头。

  天下太大了。

  皇权不下乡,更别说是茫茫不见天日的深山老林了。

  弘农杨氏盘踞弘农数百年。

  谁知道他们在崤山的深山老林里,有多少看不见的人手。

  李弘泰,就是其中之一。

  “其实这件事情,朕想的最多的,还是当年的房相被弹劾案,莫名其妙就出来一个人弹劾房相谋反。”李承乾轻轻冷笑一声,说道:“那时候觉得莫名其妙,现在仔细想来,恐怕那个时候,就已经有人唯恐天下不乱了。”

  “还是效仿杨玄感事。”长孙无忌眼神微微眯了起来。

  “是啊,当年朕还觉得是稚奴的手段,没想到竟然是他们。”李承乾轻轻冷笑,说道:“卢文操的事情,何尝不是如此。”

  卢文操的事情,看透是弘农杨氏在手脚并不难。

  只是李承乾现在还不想和杨氏撕破脸,才没有将事情继续深查下去。

  不然干嘛那一日在贞观殿,他非要直接杀人。

  “洛州仓关乎东征大事。”长孙无忌看向李承乾,担忧的道:“陛下,此次再征高句丽,务必小心啊。”

  “朕知道。”李承乾点点头,面色凝重的说道:“他们想要动手的话,最好还是在东征高句丽的时候,所以才会效仿杨玄感,在洛州仓做手脚,只是他们没有想到朕查出来了而已。”

  “是!”长孙无忌不由得松了口气,叹声道:“好在查了出来,不然真到了开战,到了中后期才爆出这些事,就真的不可收拾了。”

  ……

  “东征高句丽,朕是仔细想过的。”李承乾托着茶杯,看向长孙无忌道:“舅舅,那个时候,你留在长安监国,朕在洛阳坐镇,英国公在前线指挥大军,然后派一个人,坐镇河北,如此便可无忧。”

  “谁坐镇河北,陛下能够放心?”长孙无忌皱了皱眉头,道:“他们这一次诬告臣谋逆,也可以诬告别人……不过说起这件事情,也是臣平日里不怎么注意,不然何至于让别人有借题发挥的空间。”

  “舅舅不用这么说。”李承乾摆摆手,笑着说道:“舅舅是什么样的人,朕还不清楚吗,而且再说了,朕是什么样的人,舅舅看着朕一路长大,难道还不清楚吗?”

  “是!”长孙无忌放心的笑了。

  自从先帝退让太上皇以来,李承乾实际上对长孙无忌的权力,是在进行一种有限制的约束。

  但这种约束并没有伤害到他的威望,甚至在某些方面,长孙无忌还拥有超出以往的权力。

  这就能够看得出来,李承乾实际上是在保他。

  这就足够让长孙无忌放心了。

  “话说回来,如今朝中虽然贤臣无数,又有诸王在列,但实际上,真正能够让朕像信任舅舅一样信任的,整个朝中恐怕也只有一个人了。”李承乾不由得轻叹一声。

  “谁?”长孙无忌好奇的抬头。

  朝中能够让皇帝像信任他一样信任的,长孙无忌一时间还真想不出谁来。

  李靖,李勣都在边地,魏征身体不好。

  能够让皇帝像信任他一样信任的,于志宁吗?

  “是张公。”李承乾看了长孙无忌一眼,然后笑了起来。

  “张玄素!”长孙无忌顿时恍然了过来,随即点头道:“若是张玄素,臣也可以像信任自己一样的信任他。”

  张玄素一直以魏征为榜样,不停努力。

  同时,他是个谏臣,还是个直臣,也是个孤臣,偏偏他对地方事务有着足够的了解。

  这样的人,长孙无忌也放心。

  “但这是朕之前的想法。”李承乾摇摇头,神色凝重起来。

  “陛下可是发现了什么?”长孙无忌听出了李承乾的话音。

  “从长安到洛阳,到河北,再到辽东,整个就是一条线。”李承乾摇头,说道:“这里面有任何一个点断掉,就有可能会造成整个后勤崩坏。”

  “陛下是担心他们让人作乱吗?”长孙无忌瞬间直起身,神色冷冽。

  “弘农杨氏大族。”李承乾看向长孙无忌,说道:“舅舅,我们现在之所以如今小心翼翼的行事,不就是因为他们是大族往来勾连太多,所以需要顾忌太多,也需要遵守太多的规则,所以才会让自己束手束脚。”

  “陛下的意思?”

  “有的时候,朕是真的想,直接派遣百骑司,将杨思讷三兄弟,直接密裁掉。”李承乾抬头,咬着牙说道:“一旦开战,遇到危机,舅舅,朕说不定真的会这么做,不然,一旦有乱,危害就太大了。”

  ……

  杀人。

  杀人是最能直接解决问题的办法。

  弘农杨氏几次动作,已经深深的勾起了皇帝心底的杀意。

  但是,皇帝一旦打开这个魔盒,那么其他世家大族担忧起来,一切就有可能会重复当年杨广的覆辙。

  长孙无忌深吸一口气,说道:“陛下当年说过,愿意对弘农杨氏松一松手,所以这两年,臣在悄无声息之间,已经调了将近十名弘农杨氏的核心子弟调任南方。

  剩下的虽然还有不少,但关键还是在杨思谊、杨思训和杨思讷三兄弟身上。”

  李承乾神色收敛,深吸一口气,说道:“是朕过激了,想来他们的动作也不会太大的。”

  “明年,臣打算将杨思训调任洪州都督。”长孙无忌看向李承乾,说道:“水师非是杨氏擅长,他们在其中做手脚不易,而且到了明年,水师战船大半已经修好,剩下的,也就没什么了。”

  李承乾轻轻点头。

  “后年四月,臣再将杨思谊调任桂州都督。”长孙无忌低头,平静的说道:“八月动兵,四月逼其南下,足够打乱弘农杨氏一切谋划,到了明年年底,陛下可派人密裁掉他,直接解决一切隐患。”

  密裁杨思谊。

  杨思谊,观王杨雄嫡长孙,观国公、前相杨恭仁嫡长子,弘农杨氏当代家主。

  长孙无忌吐口,可以密裁杨思谊。

  李承乾惊讶的看着长孙无忌,低声道:“朕原本以为,舅舅最多松口密裁杨思训的。”

  “既然决定要杀人,就要直接除掉根本。”长孙无忌深吸一口气,然后说道:“杨思谊是弘农杨氏的家主,只要他死了,弘农杨氏必定大乱,到时候陛下就有足够的时间,从容解决高句丽,然后回头处置弘农杨氏。”

  李承乾直直的看着长孙无忌,轻轻点头。

  长孙无忌笑笑,说道:“至于其他各家,想来若是只死一个杨思谊,他们应该不会反应过激,况且是杨氏先图谋不轨的,他们就算是知道了,也不会多说什么,而且做的巧妙些,杨思谊完全可以死于南方瘴气。”

  李承乾微微的闭上眼睛,开始思索这里面的种种利弊。

  “当然,这里面,必然会有一些后患,但以陛下灭国高句丽的威望,足够压制的;剩下的,无非就是安抚警告,划分一些利益,最后时间会消弭一切的。”长孙无忌一句话,彻底让李承乾放下了担忧。

  “舅舅说的对,不过有些事情,还是需要做的更周全些。”李承乾稍微停顿,说道:“这一次薛孤吴仁留在了洛阳,朕也有一些布局,加上一个愤怒的萧钧,舅舅同时接手报复,将杨氏在洛阳的势力彻底掐断。

  同时,在长安扶持起杨思止,代替杨思讷,同时控制他们出西域的路。”

首节 上一节 588/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