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590节
“陛下心中有数就好。”苏淑放心下来,问道:“对了,外面那个人是怎么回事?”
苏淑之前的心思都放在了李承乾身上,但是很快她就察觉到,在李承乾的身边还跟着一个之前从未见过的青衣女子。
而且明显不是侍女。
“徐艺,徐慧的妹妹。“李承乾稍微介绍,然后说道:“这一次卢文操的事情,让朕意识到洛阳的粮商有被别人利用的可能,所以,朕就引进了江南粮商,湖州徐氏是其一。”
“陛下要针对弘农杨氏。”苏淑抬头,看向李承乾道:“妾身这里,倒是有一个好办法。”
“哦!”
……
立政殿中殿。
太子李象和雍王李厥已经被人带了下去,永康公主带着幼弟李隅在一旁玩耍。
武媚娘和一众侍女在殿中两侧。
武媚娘的目光则是不停的落在站在她对面的青衣女子身上。
似乎武媚娘之前在殿外的变色,让青衣女子察觉到了什么,她的脸色也淡漠了下来。
年轻人,总是那么容易喜形于色。
就在这个时候,脚步声响起,一身黑底金丝衮龙袍的皇帝平静的从内殿走出。
皇后紧随其后。
李承乾走到御榻之上坐下,苏淑跟着坐在了他的身侧。
李承乾抬头看向站在右侧的青衣女子,说道:“这是徐艺,利州刺史徐孝德的次女,也是先帝废妃徐慧的亲妹妹!”
李承乾一句话说完,武媚娘和徐艺的脸色不由得同时白了下来。
徐艺入宫,难免想要面对当年徐慧的事情。
不过徐慧在先帝在世时,就已经被废为庶人,礼法上,徐慧早就不是先帝的嫔妃了。
而且,徐慧无子。
至于徐艺,她虽然是徐慧的妹妹,但是她嫁入宫中,并不违背礼法,但是这是皇帝拉拢江南士人的手段。
只会为士人赞许。
武媚娘脸色难看,是因为当初徐慧被废,就是她诬告的。
现在,皇帝却将徐慧的妹妹接进宫,武媚娘的处境一下子尴尬了起来。
种种复杂的目光注视下,徐艺上前,对着苏淑沉沉福身道:“臣女徐艺,见过皇后。”
“果然,还是处子。”苏淑仔细的打量了徐艺的眉眼一遍,然后看向李承乾,问道:“陛下打算怎么安排?”
“皇后要是没异议的话,那么就封美人,暂时留甘露殿,替朕打理一些文案之事。”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徐妃被废之前,也是以贤惠出名。”
“也好。”苏淑点点头,站了起来,说道:“妾身带她去甘露殿吧,顺带教她一些宫中规矩。”
“劳烦皇后了。”李承乾转身看向徐艺,说道:“皇后是后宫之主,有什么事情,你可以直接和皇后讲。”
“臣女……臣妾领命。”徐艺立刻改换了称呼。
李承乾满意的笑笑。
武媚娘站在一侧,看着徐艺被皇后领出立政殿。
她这才明白,皇帝竟然一直没有碰徐艺,让她以处子之身见皇后,一下子就赢得了皇后的好感。
这固然是皇帝在尊重皇后,同时又何尝不是一种对徐艺的怜爱。
“武婕妤。”李承乾的声音突然从上方传来。
武媚娘立刻回神,转身对着李承乾拱手道:“陛下!”
李承乾点点头,问道:“朕知道当年武家在太原,也是一方巨贾,应国公故去十几年了,武家如今在商贾之事上,还是如同当年那样庞大吗?”
武媚娘眨了眨眼睛,她不知道皇帝怎么突然那问起了她家的事情。
想了想,武媚娘还是实在的说道:“武家之事已经不复当年了,毕竟不过是商贾之事,受限极大,后来封爵授任刺史之后,阿耶基本就不管家中之事了,后来阿耶故去,武家的商道在太原被挤压的很厉害,不过现在已经转到了官场上。”
武媚娘的兄长,应国公武元庆,现在是从五品下的上牧监。
早些年更仅仅是虚职一样的尚衣奉御。
“武元庆,他应该还是有些能力的吧?”李承乾侧身,面色严肃的看向武媚娘。
武媚娘瞬间就谨慎了起来,想了想,她说道:“阿兄能力虽然有些,但并不是太突出,比平庸强上一些。”
“哪有这么说自己兄长的。”李承乾有些好笑的看了武媚娘一眼,然后沉吟片刻说道:“这样吧,三日之后,朕见一下婕妤的兄长,婕妤提前传信,让他多准备一些。”
“喏!”武媚娘认真福身,低头的瞬间,眼神思索。
武元庆,商贾之事,这里面有什么联系吗?
坐在御榻上的李承乾,深深的看了武媚娘一眼。
眼神微微冰冷。
……
太极殿。
李承乾坐在丹陛之上,看着站立殿中一身浅绯色官袍,神色恭敬,年纪在四旬左右的武元庆。
“武家是以贩运木材起家,之后广泛涉猎粮草布帛诸事。”李承乾放下手里的奏本,看向武元庆问道:“武卿,看你的年龄,当年太原起兵的时候,你应该记事了?”
“是的。”武元庆拱手,说道:“臣当年十三岁,只是可恨年纪尚幼年,无能参与诸事。”
李承乾轻轻点头,武家是当年太原起兵的原贵之家,武元庆也是差一点。
武元庆稍微抬头,想了想说道:“臣虽然不如先父,但家中还是有一些当年用的老人留下来的,家中商队也依旧在经营,陛下若是要用什么木材一类,臣家中还是能够提供的。”
“朕说不是这个。”李承乾摇摇头,看向武元庆说道:“这两年以来,天下大水,而陕州又因为地形偏低,每年都有大量水淹之地,这两年朝中每年都要下拨大量粮食赈济,所以朕想调卿去陕州任长史。”
“陕州长史?”武元庆惊讶的抬头,怎么让他去任陕州长史。
“怎么,卿不愿意?”李承乾神色淡漠了起来。
“臣愿意。”武元庆拱手,然后跪倒叩首道:“臣,武元庆领旨,谢陛下隆恩!”
“嗯!”李承乾微微抬手,然后说道:“卿此番去陕州,主要是配合都水少监黄仁素,清查州境之内所有水渠,然后将水渠不足的地方,全部补足,记住,是全部。”
说到这里,李承乾的身体已经完全前倾。
武元庆面色凝重的拱手,说道:“臣领旨。”
“嗯!”李承乾笑了,点点头道:“武家和杨家是亲家,爱卿去陕州,杨家想必会倾力协助,若是有什么不足的地方,爱卿和黄卿可以直接上奏于朕。”
“是!”武元庆沉沉的拱手,脑海中闪过无数疑问。
他和弘农杨氏的关系好吗?
还有,陕州刺史呢?
这里面很多事情不是应该陕州刺史去做吗?
“好了,卿去忙吧。”李承乾微微抬手。
“喏!”武元庆沉沉叩首,然后躬身退出了两仪殿。
李承乾看着武元庆的背影,眼神闪过一丝冷笑。
现在没法直接收拾你,还膈应不死你吗?
第586章 陛下需要一个大案啊
冬夜笼罩,长街清冷。
武元庆骑马在永安坊关门的一瞬间冲进坊内。
坐在马上,他稍微松了一口气,然后骑马缓缓的朝着永安坊深处的一间宅邸而去。
相里府。
武元庆翻身下来,门房见到武元庆,直接拱手:“少郎君,郎君说了,少郎君来了,请直接去书房。”
“嗯!”武元庆点点头,然后快步朝着书房而去。
四周的婢女和仆人全部停步拱手。
走到书房门前,武元庆先是敲了敲门,然后才推开了书房。
一身青色长袍的鸿胪寺少卿相里玄奖,刚刚放下手里的书本。
武元庆进入书房,然后对着相里玄奖认真拱手道:“阿舅!”
相里玄奖看了自己亲外甥一眼,抬头道:“怎样,调动办理妥当了?”
“已经妥当了,陛下圣旨下达,吏部当天就办理了手续,并且让外甥三日之后就前往陕州赴任。”武元庆走过来,敬了一杯茶给相里玄奖,然后才低声说道:“外甥有些疑惑,还请舅舅指点。”
相里玄奖喝了一口茶,然后淡淡的抬头:“你说!”
武元庆稍微松了口气,站着说道:“这一次外甥从太仆寺调任陕州长史,虽然品级升了半级,但前途立刻就开阔了起来,这是好事,但外甥总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
相里玄奖淡淡的看着武元庆。
武元庆勉强笑笑,然后说道:“这件事情,从一开始是婕妤宫中传信,还以为是与洛阳宫修缮有关,没想到是调任陕州。”
武元庆的爹武士彟,一开始娶的是相里玄奖的妹妹相里氏。
相里氏病故之后,才续弦娶了杨氏,这才有了武媚娘三姐妹。
后来武士彟病逝,武元庆便将杨氏礼送回了弘农,同时被送回去的,还有武媚娘三姐妹。
对于继母和三个妹妹,武元庆一开始的态度并不好。
这说实话,也不能太怪他。
毕竟相里氏病故的时候,武元庆兄弟俩已经开始记事,对于继母自然不会感觉太好。
而且杨氏大家出身,说实话,她也不是那种会讨好继子的人。
当然,武元庆完全不管三个妹妹也是他的错。
不过说起来,也不是完全不管,当年杨氏要回弘农,武元庆也是想了很久才同意。
毕竟跟着弘农杨氏,可比跟着他们兄弟要好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