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656节

  这其中还有更多可以操作的地方。

  但不管如何,从军中大战结束的那一刻起,朝中的负担已经开始减弱。

  “明年年底他若是不来,便说明他心虚,拒绝朝贡,正好朝中发兵,用一年的时间准备,后年秋收后动手。”李承乾拳头一握,咬牙说道:“最后用三个月的时间,彻底平定西突厥。”

  御乘之内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片刻之后,长孙无忌这才开口道:“陛下谋划的确上佳,但三个月的时间是否有些短了?”

  李承乾一愣,随即笑着说道:“舅舅说的是,是朕有些急切了,朕只是有些习惯了,那种大半年准备,然后在极短的时间内结束战事的事情了,的确不应该设置什么期限,不然急切冒进,反而容易出事。”

  军中的事情,本来就应该随机应变,不应该固定程式,更不应该固定时间。

  一旦有所上命,那么方方面面都会急躁起来,反而容易被人抓住机会。

  “陛下圣明。”长孙无忌赞赏的点头,然后说道:“臣以为三个月到半年,时间便差不多,不过这主帅人选需要仔细斟酌。”

  “不错。”李承乾眼神沉了下来,点头道:“郭孝恪为人太贪,有的时候还会轻敌大意,做将可以,为大军主帅,朕看还是算了吧。”

  “是!”长孙无忌无奈的点点头。

  龟兹一战,郭孝恪因为太贪财而被龟兹国相抓住机会,之后又因为轻敌大意,率一千人就杀进城中,如果不是薛万备关键时刻赶到,郭孝恪早就死在龟兹城了。

  这件事情皇帝当时没有追究,是因为郭孝恪拼命死战,但是,自那之后,郭孝恪就一次军中主帅的机会都别想有了。

  “卫国公如今虽然在西突厥坐镇,但他年纪大了,不适宜动。”李承乾微微摇头。

  李靖如今已经八十二岁了,他坐在那里还好,就是贺鲁也要忌惮几分。

  也正是因为有他在,西北才能够再安稳两年,大唐也才能再有两年的主动权。

  两年之后他八十四了,就真的不好说了。

  他要是一动,出个什么事,整个西北的局势都要崩溃。

  “英国公吧。”李承乾抬起头,说道:“明年底,英国公回朝,那么休息一年,正好去西北开战,灭西突厥。”

  “陛下思虑周全。”长孙无忌微微拱手,然后又谨慎的说道:“陛下说的是没错,只是臣觉得,很多事情不能够太依赖英国公一个人,不然朝局容易失衡。”

  李承乾看向长孙无忌,眉头微微一皱,随即他神色和缓的说道:“舅舅说的对,的确不能只依赖英国公一个人,不然东西就要失衡了,那么舅舅觉得,谁做西征大军主帅,江夏郡王如何?”

  “江夏郡王?”长孙无忌略微沉吟,低声道:“陛下,江夏郡王这几年多病,真要从巴蜀到了安西,恐怕要对他的身体极为的不利。”

  “那还有谁?”李承乾身体靠后,抬起头,神色思索,同时左手轻轻地敲击矮几。

  长孙无忌突然一惊,看了李承乾敲击矮几的手,然后低声道:“陛下觉得同安郡公如何?”

  “岳丈?”李承乾稍微看了后面的郑霜儿一眼,让郑仁泰做西征大军主帅。

  “陛下,同安郡公毕竟在安西征战过,地形熟悉,再去不难。”长孙无忌继续劝道。

  “岳丈虽然是一名勇将,但是舅舅,在此之前,他从来没有统领过这么大规模的战事。”李承乾摇摇头,说道:“西征大事,一旦出事,丝绸之路就会生乱,到时候局面就不好收拾了。”

  长孙无忌点点头,道:“陛下说的对,那么陛下觉得雁门郡公怎么样,前几年,他一直在南方征讨,征战杀伐的经验并不差,臣以为他此番任西征大军主帅妥当一些,反正有两年时间,足够准备了。”

  “梁建方。”李承乾沉吟起来。

  梁建方是秦王府的老将了,征战杀伐的次数比郑仁泰多,几乎是除了东征高句丽,每一战他都参与过。

  “雁门郡公若说杀人,满朝上下也没有几个能够比得上他的,但是身为主帅,他却是有几分不合格。”李承乾抬头看向长孙无忌,道:“舅舅,西突厥虽然多年削弱,但是内外动作之下,轻易就能集结二十万骑兵,这可不是西南的那些小打小闹能比的。”

  长孙无忌顿时凛然起来,点头道:“陛下所言其事。”

  “梁建方不行,那么其他诸将,就都差不多,便是天水郡公也不行。”李承乾轻轻摇头。

  “陛下!”长孙无忌拱手,说道:“臣知道陛下看好苏定方,但多年以来,朝中帅才多以多人为主,不得让军权积于一人之手,譬如李靖,李勣,侯君集,如今他们之后,帅才只有一个苏定方,多有让人不安。”

  李承乾深深的看了长孙无忌一眼,思索片刻,他开口道:“薛仁贵同样是杀戮过重,薛万彻薛万备也是一样,而牛进达和李客师他们的年纪都大了,看样子,这一战只能将就了。”

  “陛下心中可是有了人选?”长孙无忌顿时抬头。

  “嗯!”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只能让卢国公任行军大总管,梁建方任行军副大总管,然后再加上一个人任行军副大总管,其他郭孝恪,契苾何力,薛万备,薛仁贵,席君买等人为各行军总管,统领诸军,攻灭贺鲁主力。”

  “谁,陛下想让谁和梁建方一起任行军副大总管?”长孙无忌认真起来。

  “夏州都督李德謇。”李承乾看向长孙无忌,说道:“舅舅,李德謇的确资历威望不卒,但是他的能力足够,他站在一旁为卢国公出谋划策,自己又冲锋陷阵,这一战下来,应该能够有和苏定方平起平坐的资格了。”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李德謇是李靖的儿子,而苏定方又是李靖的徒弟。”长孙无忌神色凝重起来。

  “这不打紧。”李承乾摆摆手,道:“冀州苏氏和武功苏氏本身就是一脉,朕让皇后为苏卿之子选一家宗室县主为妻便是。”

  “皇后!”长孙无忌忍不住有些担忧的抬头。

  “苏定方算是皇后的族人,李德謇还是朕的东宫亲信呢。”李承乾摆摆手,说道:“接下来的十年,以英国公为首,苏定方和李德謇紧随,其后又有裴行俭,王方翼和赵持满这些年轻一辈……”

  听到赵持满的名字,长孙无忌轻轻点头,赵持满是长孙无忌的外甥,能力的确不俗。

  “舅舅,可以了。”李承乾笑笑,道:“军中在培养的帅才都有如此,而其他的将才更是多不胜数,我大唐已经够幸运了。”

  “是!”长孙无忌点头,说道:“那么便依陛下所言。”

  “西突厥的战事没有那么容易,要小心,就算要对贺鲁下手,也不能让他太早察觉。”李承乾微微抬头,说道:“明年让贺鲁来长安,他恐怕不愿意,说不定会让其子来,温厚以待,到了后年秋天,再突然下手。”

  “是!”长孙无忌拱手应诺。

  “要提前对西域诸国进行拉拢分割。”李承乾摇摇头,说道:“舅舅,郭孝恪做不了这个事情,朕看,王玄策在西域多年了,升他做安西都护府长史吧,同时授太中大夫。”

  “王玄策。”长孙无忌轻轻点头,这么多年不听这个人的名字,他几乎都将这个人给忘了。

  然而王玄策毕竟是当年在天竺,率三千骑兵,生擒敌首,斩首三千,溺死上万,献俘太庙的狠人。

  皇帝当年将他安插在安西,不会就是为了今天吧。

  “还有!”李承乾转头看向戴至德,说道:“戴卿,朕看,你也和张文瓘一起去查吴起的事情吧。朕觉得贺鲁若要在大唐安插细作,说不定后面还有更厉害的人物。

  你出面或许会更方便些。”

  “臣领旨!”戴至德肃然拱手。

  李承乾松了口气,看向长孙无忌道:“就这样吧,舅舅,一会祭祀嵩山之后,中书令的事情,舅舅和彭城郡公提前说一句,让他有些准备,还有,这几日约束家中子弟,可不要节外生枝。”

  长孙无忌顿时神色一凛,点头道:“臣领命。”

  ……

  长孙无忌从御乘出来,抬头看了一眼。

  不知不觉中,嵩山已在前方。

  站在侧畔的张阿难,低身对着长孙无忌躬身道:“司空小心!”

  长孙无忌回头看向张阿难,满脸诧异。

第642章 舅舅,长久才是朕想要的

  嵩山山顶,清风拂过。

  四周大鼎之中燃烧着种种纸钱,牺牲,玉帛,丝绢,化作袅袅青烟,直冲天际。

  李承乾一身赤黄色衮龙袍,头戴白玉十二旒,手持金玉笏板,站在封禅台上,对着前方的祭案沉沉拱手。

  他的身后是贵妃郑氏和燕王李玖。

  再后面是长孙无忌,唐俭,于志宁,阎立德和郑仁泰等一干朝中宰相和无数文武群臣吧。

  再往后,还有一眼看不到尽头的金吾卫站在嵩山山道两侧,持槊庄严护卫。

  嵩山封禅台,这里是当初先帝太宗皇帝封禅的所在。

  如今李承乾来这里,自然不是封禅。

  他是要借助封禅台,来祭告天地和先帝。

  因为这里是整个天下除了泰山以外,距离上苍和先帝最近的地方。

  潘师正和礼部侍郎窦德玄站在皇帝两侧,辅佐祭祀。

  ……

  天空明澈,似乎在无尽的天幕之后,还有一双双眼睛在看着他。

  李承乾心中自然明白不是如此,但祭祀之事,本就在心诚,也本就是在顾后。

  “父皇,平穰城破了。”李承乾忍不住心绪复杂的停顿,在他的前一世,平穰城破至少是十年之后的事情。

  李治在清洗了长孙一族和长孙无忌在朝中的势力之后,经过了十年的积累,彻底的攻破平穰城。

  然而仅仅不过十年,平穰城就落在了新罗的手里。

  大唐耗费无数军资,牺牲无数子弟,最终却只是为他人做了嫁衣,多么可笑啊。

  但是如今,他李承乾提前十年就攻破了平穰城。

  足够说明,他这个正牌太子,远比李治那个冒牌货要强的多,父皇,你上辈子是真的错了。

  李承乾微微低头,看向眼前的崇山峻岭,茫茫云海,轻声道:“平穰城已破,高句丽反抗大唐的力量被彻底瓦解,他们也就剩下两百万的百姓,还有新罗和百济虎视眈眈的窥伺,相信用不了几年,高句丽就会被新罗和百济所灭,那个时候做好准备的儿臣,就会下令,同时灭掉新罗百济。”

  上下群臣齐齐俯首。

  事实证明,皇帝的这一策略是对的。

  大唐在攻下平穰城后,如果继续南下,那么面对阻碍不说,光是拖延的粮草军需,每日都会像海水一样的往外流。

  而且起码预估需要两年时间,更别说日后三国一起反唐,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大唐耗尽无数,也填不尽这个坑。

  还不如现在抽身一步,消化已经得到的东西,挑拨三国内乱,然后自己一步步的蚕食。

  这才是灭三国最好的办法。

  “英国公明年年底就会返回长安,他会来到高宝藏和其他两国国主一起到长安朝贺,儿臣会将泉盖苏文的人头祭祀太庙,同时让他们三人看着,等到了三国齐灭。”李承乾轻轻咬牙,说道:“那时,儿臣再到昭陵祭祀父皇。”

  上下群臣神色肃然,认真拱手。

  皇帝所说的,就是他们要做的。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手握金玉笏板,然后郑重的躬身道:“上苍庇佑,大唐江山万年,繁盛无期。”

  群臣凛然,同时跟着躬身道:“上苍庇佑,大唐江山万年,繁盛无期。”

  “父皇庇佑。”李承乾抬起头,看着天空高声喊道:“庇佑大唐江山万年,繁盛无期。”

  “先帝庇佑,大唐江山万年,繁盛无期。”内外群臣,上下将士,一时间全部忍不住跟着呐喊起来。

  声音在整个山谷之间回荡。

  直冲上苍,弥漫旷野。

首节 上一节 656/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