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异世封神 第149节
据徐雅臣的老友于维德信中所说,她是范氏兄弟不知从哪里找来的人,因差阳错驭鬼成功,办了两桩鬼案,将万安县暂时顶起。
不过宝知县的县令对这个说法存疑。
他是朝廷中人,对朝廷制约令司的法则也是知道的。
若是在册令司,是不可能无调令出领地,违反法则会受贾宜的鬼伥反噬而死。
但赵福生身为万安县令司,却能轻易出县,可见这个令司是真是假也不好说——说不准是那于维德故意胡说八道,想诱骗徐雅臣前往万安县而已。
宝知县的县令初时没将赵福生的话放在心上,却没料到对众乡绅避之不见的郑河却唯独见了她,且与她同行——据县中令使所说,郑河是陪同赵福生去了孙家,察看鬼祸现场。
而郑河归来之后,一改先前说法,竟承认这是一桩鬼案。
这县令心中激动,终于意识到自己先前的无知,暗忖:莫非自己真是有眼无珠,来人确实是万安县的令司,是来帮助宝知县办鬼案的?
一想到此处,他脸上露出恭顺之色。
郑河不知他心中所想,把赵福生说的话一一复述完后,问他:
“记住了没有?”
“记住了。”县令强忍欢喜,点头应答了一声。
郑河‘嗯’了一声,又道:
“今夜还会再发生鬼案,让人密切关注,一旦确认鬼案,便即刻按照我刚才所说,也同样找出受害者曾往来过的人,登记在册,令府衙差役拿册抓人——”
“这样多人,怕是县府大牢关不过来——”
县令虽说听到郑河要办鬼案感到欢喜,但细听他话中意思,又有些忐忑。
郑河听闻这话,眉头一竖,正要发火,赵福生就道:
“不碍事。”
她一插话,先前还满脸杀气的郑河顿时后退了半步,不再出声。
县令将郑河的这个举动看在眼里,心中如掀起滔天巨浪。
郑河为人张狂傲气,自恃驭鬼在身,宝知县中的人他从来不放在眼里,什么时候会对人这样忍气吞声?
难道这位万安县的令司不仅真的能办鬼案,本身实力也能压制郑河,所以才让他处处退让?
郑河驭使的已经是个煞级的厉鬼,能压制他的鬼物,这位万安县的令司到底驭使的是个什么样的鬼?
他心中越想越是骇然,又忆起自己先前说的那句话,深怕让赵福生误解为自己办事不力——惶恐不安之下,正欲咬牙补充两句,赵福生却笑着道:
“我在回来的路上想了想,这桩鬼案可以钻个空子,不需要那么大张旗鼓的。”
知县见她一笑,吓得心脏‘呯呯’乱跳,声音大得甚至让他有些没听清赵福生说了些什么话。
他拿手擦了一把额头的汗,又吞了两口唾沫,就听赵福生道:
“这桩案子的厉鬼特殊,凶案两鬼并行——”
“两鬼并行?!”
那县令听闻这话,吓得脸色更白,双腿抖个不停。
郑河冷冷看了他一眼,警告他不要出丑。
他强作镇定。
其他令使表情也不大好看,纷纷交换眼色,却碍于郑河之凶名不敢出声。
“两鬼并行虽说凶,不好镇压,但也有缺点。”赵福生说道。
“大人真是明察秋毫。”一旁的古建生见机的捧了一句,接着收到郑河的眼神示意,连忙发问:
“不知是什么缺点?”
“两鬼同行就是缺点。”赵福生说道:
“鬼以门为媒介,作为杀人法则的标记物,两鬼附身的门板也同时得是两扇才行。”
“我明白了。”
范必死眼睛一亮:
“鬼门案里的受害者几乎都是双门之家。”
赵福生点头,补充道:
“这一点还有待查证,但我有八成把握应该如此。”
“如果想要避开厉鬼屠杀,不知道取下一扇门行不行?”范必死的脑子也颇灵活,提出一个建议。
赵福生赞许的看了他一眼:
“我就是这个意思。”她说道:
“不用将每个曾受厉鬼标记的人全部召来,每家只召来一两人即可,且与这些受害者有往来的人家,家中如果是双门的,必须要卸下一道门,送到镇魔司内。”
只有一扇门存在,双鬼便无法完全附门,这样法则被破坏,便能打破厉鬼杀人法则。
郑河听到这里,表情有些难看。
恐怖的鬼案经过赵福生抽丝剥茧的分析,感觉要破解这桩鬼案也不是难事。
如果早前他能查到这一点,说不定这桩案子早就了解,哪需要消耗到如今。
“今天时间晚了,来不及救人,但动作一定要快,明日之前,一定要将我交待的事情办好。”赵福生看了知县一眼,吩咐着:
“绝不能拖延,越是往后,厉鬼标记的范围越大,到时更棘手。”
“是是是!”
知县一听这话,连忙应答:
“绝不敢误大人的事。”
说完了正事,郑河道:
“我替大人安排在定安楼暂居,时间不早了——”
那宝知县的县令一听这话,连忙就道:
“我让人备车,亲自送二位大人过去。”
“不用这么麻烦了,你将当日空云寺的报案人送到定安楼就行。”
说完之后,几人重新上了马车。
天色逐渐暗了下去,马车的四周挂了灯笼。
宝知县里街道上行人逐渐稀少,城中一下安静了许多。
车轮滚滚转动间发出声响,车里气氛静默而压抑。
就在万物俱黑之时,有灯光远远照来。
赵福生从车里探头出去,只见远处十里开外,一栋大楼平地而起,灯光璀璨,醒目极了。
她的动作打破了沉默,郑河不自觉的松了口气,露出笑容:
“大人看到了?这就是定安楼!”
提起这宝知县的一绝,郑河的脸上露出笑容。
“这楼是一百多年前的公孙氏后人所主持建造的,当时动用了两百多人工匠,是当年的权臣王郁的别所。”
王郁后因谋反被杀,此楼便被当时的皇帝赐给了楚王刘渊,“68年前,还是太子的定安帝曾来过宝知县,住进这楼中,曾说这可当天下第一楼。”
郑河暗示此楼来历非凡:
“后面此楼便改名为定安楼,二十多年前,刘渊后人将这所行宫再度修缮,有时也用来接待前来宝知县的文人墨客。”
说话的功夫间,一行人也离定安楼越来越近。
离得近后,赵福生可以清楚的看到定安楼是一栋五层木楼,倚江而建。
夜色下,只见木楼挂满了灯笼,将整栋大楼照得如同白昼。
只见横梁木柱之间以绝妙的刀功雕刻出繁复精美的图案,灯光从镂空画阁之中透出,使得整栋大楼显得磅礴大气,精美非凡。
定安楼的大门距离楼之间有一段距离,一群人显然早就收到了消息,守候在大门之外。
郑河见此情景,吩咐:
“马车不用停,直接驶进楼道前就行了。”
说完,他转头向赵福生道:
“寻常时候是到门前便下车,但赵大人身份尊贵,可以与其他人不一样。”
赵福生笑了笑,没有答话。
到了此时,她的心思已经不在这栋楼本身的繁复精美上了。
她目光落到了门庭入口。
“这是两扇对开的大门。”
她说道。
原本得意洋洋的郑河一听这话,心中一个‘咯噔’,余下的话一下被他噎在喉中。
定安楼是私所,大门足有丈来高,是对开的朱色大门,与才刚遭了鬼祸的孙家相似,便又比孙府的门气派许多。
大门连接围墙,将内里美景关在其中。
马车驶入门内,可以看到里面精美的园林大道。
不止是定安楼本身华贵,显然郑河口中提到的楚王后人对这园林也经过改善,赵福生进入此地后,竟然闻到了沁人心脾的花香,耳旁听到了涓涓水流的声响。
“大人你——”
郑河头皮发麻,赵福生却打断了他的话:
“这地方不小哦,看起来最少能容纳几百人以上。”
“这、这样不好吧——”
如果说赵福生第一句话还只是暗示,她后面再次开口,就已经是明晃晃的在展示她的意图了。
郑河心中万马奔腾,急忙说道:
“大人,这毕竟是楚王后人的私宅,是皇亲国戚,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