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异世封神 第367节
说完,又讨好的道:
“如果能像赵大人一样就好了。”
“像我一样?”赵福生有些意外,解决门神鬼案的时候,她还因为强借定安楼引起了众人心中埋怨,被扣除过功德值,却没料到这会儿竟会从守城的士卒口中听到了这样的话。
“嗯!”
那人得到赵福生回应,有些受宠若惊:
“大人爱民如子,办案如神,万安县有大人坐镇,真是万安县之福。”
“马屁精。”
装睡的张传世冷哼了一声。
那兵卒被他嘲讽也不生气,反倒陪笑道:
“说的是真心话,听说郑大人卸去宝知县副令一职也去了万安县,可见万安县如今是众望所归,城中如今不少人都想去万安县呢——”
赵福生没料到自己的万安县如今还在重建阶段,知道万安县内情的士绅、商贾们对万安县是避之唯恐不及,当日她邀请徐雅臣等人定居,都是恩威并施,直到众人亲眼目睹她解决了双鬼后,徐雅臣等人才答应搬迁。
而在这些普通人眼中,万安县竟然是个适宜搬迁的定居之地。
这些人讯息落后,眼光、见识自然都是不如士绅、富商们,但赵福生却从这些普通人身上感受到了一种全然的信任。
她想了想,问道:
“你叫什么名字?家中共有几口人?”
“我叫张三魁,家里父母俱在,上头有两个哥哥,下头还有一个妹妹,不过如今已经嫁人。我婆娘生了三子两女,我们都还没分家——”
他不知赵福生问话的原因,便老老实实的答了。
说完之后,赵福生道:
“你这个岁数,父母还在,可见有福之人。”
她话音一落,那张三魁脸上露出惊喜又有些不好意思的神情,正欲说话,赵福生又问:
“你想搬迁去万安县吗?”
“想啊!”张三魁连忙点头,“如果能去,真是求之不得。”
“你这人可不太诚实。”
张传世听到赵福生与张三魁说话,不由翻身坐起:
“你家人口不少,搬迁可不容易,再者说搬家之后买宅置屋非小事,我看你只是个守城的兵卒,每月能赚几个钱?此时大人随口一问,你就敢答,无非就是说来讨大人欢心。”
“不是、不是——”
张三魁一听他这样说,连忙摆手:
“我是真想去。”
“你为啥想去?”张传世奇怪道。
“大人本事惊人,能治服双鬼,保一县平安,郑河、郑大人都慕名而去,我们自然也想去——”张三魁老实道。
第241章 赶到徐家
“哼哼。”
张传世‘哼’了两声,正要说话,眼角余光却看到赵福生正在看他,顿时一个激灵,话锋一转:
“算你有眼光,万安县在我家大人的治理下,将来是很了不得的——”
那张三魁还以为会被他骂,此时听他这样一说,心中松了口气,含笑道:
“是是是,这位大人说得对。”
赵福生深深看了张传世一眼,接着目光落到张三魁身上:
“万安、宝知县离得近,你要真想搬家,回头可以找宝知县镇魔司的人帮你拆走户籍,到时来了万安县,仍可守城门。”
“真的?!”
张三魁眼睛一亮,转身看向赵福生。
“大人是什么样的人,还会骗你一个小兵。”张传世吐槽了一句。
“那可太好了!”张三魁笑道。
但说完后,他又皱起了眉,露出愁容:
“但今年我家税赋已交,得到年后才搬,不知行不行——”
说完,他看向赵福生。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税赋始终是一家人一年的大事。
赵福生此时还没有完全废除税赋的打算,也不准备为张三魁打破先例,因此点了点头:
“行。”
她这话一说完,倒令张传世一连看了她好几眼。
他本以为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以他之前对赵福生的印象,还当她会大方免除此人税赋,却没料到她只是宽限了时间,并没有免去他的赋税。
是因为不涉及鬼案的缘故吗?
张传世的目光闪了闪,心中对于赵福生又有了一个更新的认知。
张三魁得到了赵福生的应允,心中很是开心,说话也不如之前一样拘束。
趁着气氛松快,赵福生突然问道:
“对了,最近听说徐雅臣家养了个戏班子,一天吹拉弹唱热闹得很,你听说了吗?”
“戏班子?”张三魁扭过头来,脸上露出迷茫的神情:
“这可不知道。”
他摇了摇头。
张传世就道:
“这戏班挺有名的,叫红泉戏班。”
“这个倒是听说过,但是有没有去徐家,我却不清楚。”
张三魁说完后,敏锐的察觉到张传世扭头看了赵福生一眼。
虽说赵福生神色如常,但他仍感到有些不安,暗暗为自己之前没有关注戏班动态而感到后悔。
正惶恐之际,赵福生恰好问他:
“你是守城的兵卒,近来有没有看到有戏班子出城?”
这个问题恰好他能回答。
张三魁就摇头:
“没有,我与另一班伙计轮班值守,近来没听到有戏班子出城。”
“有没有怪人入城?”赵福生再问。
张三魁被她这几个问题问得有些发懵,闻言又道:
“也、也没有见到什么怪人——”
“没有就算了。”
赵福生笑了笑,不再说话。
张三魁双手夹在腿缝间,犹豫着问:
“大人,我、我是不是说错了什么话?”
“没有,就随口闲聊几句。”赵福生摇头。
“宝知县是出了什么案子吗?”他又问。
“也不是,我就是来拜访一下徐雅臣,听说他养了一个戏班子,戏唱好,想来听听。”赵福生随口回应他道。
张三魁见她神情间不见愠怒,说话时嘴角含笑,神情平和,心中大石顿时落地。
他说道:
“大人如果要我盯谁,跟我说,我定会守好城门,如果有什么怪人出入宝知县,我第一个通知大人。”
赵福生笑了笑,应道:
“好。”
她的态度令得张三魁更加开心。
之后三人一路闲聊,不知不觉间时间流逝,马车很快来到了徐家的大宅前。
徐雅臣的家资颇丰,在宝知县也算有头有脸的士绅。
赵福生的马车一停靠,正门旁的偏门处,守门的杂役便听到了动静,将门拉开一条缝隙。
“什么人——”
那杂役是个五六十岁的老头儿,留了稀疏的山羊胡子,唇角上方长了一个大痣,说话间那痣一动一动的,十分警惕。
“是镇魔司的大人。”
张三魁从车上跳了下来,率先喝斥:
“来见徐老爷的。”
一听‘镇魔司’三个字,那守门的老头儿被吓了一大跳。
他忙不迭的打开房门,冲屋内大喊了一声:
“快去请老爷,镇魔司的大老爷来了。”
他喊完之后,又跌跌撞撞的要去开大门。
士绅、富贾家一般正门气派却又沉重,寻常时常不大开启,家里人大多是从偏门出入。
大户人家会雇佣杂役守偏门,因此白天时间偏门时常大开。
可此时天还没大黑,徐雅臣家就已经将偏门上锁,显然红泉戏班失踪一事对徐家造成了一定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