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异世封神 第589节
“之后‘初夜权’一直延用至今,形成了当地特殊的规则。”
事实上这样的规定在丁大同看来已经见怪不怪了。
驭鬼者脾性难定,什么样的人都有,许多残忍的、离谱的层出不穷,在此之前没有人敢喊‘不’。
如果不是因为赵福生是个少女,丁大同提起这事儿时都不会觉得尴尬。
他说完之后,赵福生的心绪起伏。
她沉默了良久,接着偏头去看丁大同。
兴许是这位昌平郡的将领状态还算稳定,所以保持了一定的‘人性’,他的言谈、举止算是克制,与其他州郡的奇葩规则相较,他无疑正常得有些另类了。
这样一想,当日他派遣钟瑶来万安县召唤自己协助办理鬼胎案,想要利用她的举动竟也显得‘情有可原’了。
赵福生摇了摇头。
“没人反抗吗?”孟婆叹息了一声。
说完之后,她自己也想到了什么,又苦笑,不再说话了。
“该反抗的。”一旁武少春也沉着脸说了一声:
“男人该有血性一点。表面看抢的是女人,可也打得是娶亲者的脸。”
他话音一落,其他人不敢出声。
大家都想反抗,可是在驭鬼者强大的力量下,谁又敢反抗?谁又能反抗?
若想反抗,除非有与之相抗衡的实力——同样的驭鬼成功,成为新的驭鬼者。
这样一来,新的问题又产生了。
“普通人一旦驭鬼,有了全新的力量,实则就与普通人不同了。”赵福生意味深长的道:
“那时他/她会站在驭鬼者的一边,谁又能真正与自己手里的权利过不去呢?”
她的话令原本有些愤愤不平的武少春、孟婆一下哑然。
赵福生道:
“上阳郡所谓的‘初夜权’不在于掠夺新娘本身,重点在于一个‘权’字。”
大厅之内静谧异常,她的声音在安静的厅内响荡:
“之所以40多年能一直延续至今,不就正是因为无论是谁驭鬼,谁都不愿意放弃到手的权限么?”
赵福生叹:
“人性如此——”
“兴许是鬼性影响——”丁大同小声的道。
赵福生笑了笑,没有反驳。
厉鬼是集世间恶意之大成,驭鬼者驭使厉鬼后,受其影响,很快心性大变。
追根究底,本身也可以说是鬼物将人内心深处的恶意无限放大了。
……
这样的问题太过深奥,不是此时三言两语说得通的。
“鬼祸、鬼祸。”
要解决鬼祸的根源,不止是在于将复苏的厉鬼解决,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法子罢了。
“算了,不说这些问题。”赵福生无声的叹了口气,又道:
“你既然提到了上阳郡的这个事儿,卢育和又恰巧要嫁女儿,且去的还是上阳郡,莫非他女儿此行要嫁的对象就在上阳郡文兴县不成?”
丁大同点头:
“……是。”
他话音一落,孟婆等人静了片刻。
虽说此前的谈话令众人已经猜到了这一点,但当丁大同真的说出来时,孟婆依旧觉得有些恶心。
这样一来,众人也就理解了卢家人为什么要嫁女了,却半点儿喜庆之感也没有,反而提起这桩亲事时愁眉苦脸的。
孟婆想起赵福生之前的猜测,内心只感叹赵福生当真料事如神。
“大人,我们——”孟婆以前经历过种种苦难,性情早被磨平,很少管旁人闲事。
可进入镇魔司以来,随赵福生办过鬼案,与她相处过程中,知她重视百姓,又明事理,便逐渐又被暖了心,恢复了几分当年古道热肠的性情。
她听闻卢家遭遇,又厌恶镇魔司的驭鬼者仗势欺人,正想提议帮卢家一把,可她刚一开口,又想起赵福生先前提及卢珠儿婚事时,说过‘不准备多管闲事’。
这样一想,孟婆又将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卢家虽可怜,但她却更在意赵福生。
虽然没有再说话,可孟婆的眼中却流露出遗憾与同情。
赵福生将她反应看在眼中,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她问丁大同:
“上阳郡的情况如此恶劣,并州就不管一管?”
事实上鬼祸源于人祸。
这个道理一般人看不明白,可处于高位者认知高于一般百姓,这样的道理总有聪明人会悟透的。
上阳郡的令司仗权胡作非为,总会出事。
“管不了。”
丁大同摇了摇头。
他想了想,索性道:
“大人不是外人,有些话我也不瞒你,并州对上阳郡的情况一清二楚,他们如今正当任的是一位驭使了灾级厉鬼的银将——”
“此人名叫袁丹,性情、操守与许多驭鬼者相比起来可以称得上正直了,上阳郡的事情他也看不惯,”丁大同说到这里,顿了片刻,接着再度摇头:
“但是管不了。”
“管不了?”赵福生诧异。
丁大同道:
“大人有所不知,上阳郡的情况很恶劣,他们镇魔司的人换得很勤——”
以徐州为例,治下共有三郡,每郡有一名将级人物镇守。
丁大同自己也镇守一郡,便知道本州情况,这些郡内将领大多数情况相对算稳定,“一般每郡的镇魔司将领至少可以坐镇当地三年以上的时间。”
郡府每年有办案任务,但麾下也有其他驭鬼者,每人彼此分发一些案件,郡守的任务便能完成。
赵福生露出若有所思的眼神:
“也就是说,郡中大将不大亲自办鬼案。”
“是。”丁大同点头:
“郡内将领不办鬼案,事实上我们郡府的案件,多是胡容、钟瑶等人办理的。”他压低了声音:
“我的职责更多的是压制驭鬼者。”
驭鬼者办案越多,接触鬼祸便更易失控。
郡府的普通驭鬼者大多驭使的是煞级厉鬼,一旦要失控,驭使了祸级厉鬼的丁大同完全可以镇住局面,不使情况恶劣——这也是当初昌平郡鬼胎案爆发后,丁大同两次都令钟瑶吞吃厉鬼,而自己则隐于幕后的原因。
大将只要保持冷静不乱,昌平郡府就稳。
“而上阳郡的情况早就乱了,由上至下的驭鬼者都不稳。”丁大同叹息:
“而且他们鬼祸极其多,时常死人。”
人一死后厉鬼复苏的机率也大,而鬼祸一出现,就需要驭鬼者去镇压。
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驭镇者每办完一桩鬼案,就会多增添一分厉鬼复苏的风险——从大将至普通驭鬼者没有一个例外。
这个时候,并州的州府银将袁丹就会投鼠忌器。
任谁都知道上阳郡是个烫手的山芋。
上阳郡鬼案多,朝廷只要不放弃,便会有源源不绝的驭鬼者进去。
可任谁一被派进去,就知道是个有去无回之地,心生怨怒之下,难免会胡作非为。
百姓饱受厉鬼祸害之苦,便唯有哀求镇魔司救命,面对镇魔司的举动,也会一再忍气吞声。
袁丹不是不想管,而是有心无力——他没有能力收拾上阳郡的烂摊子。
“……”
听明白了这些缘由之后,武少春等人不由面面相觑。
镇魔司的人因镇鬼而厉鬼复苏,因此心中怨毒开始荼害百姓。
而百姓受苦,偏偏又需要镇魔司的庇护。
这样恶劣的环境就像是养鬼之地,会鬼患频出。
赵福生听得一愣一愣的:
“这真是死循环了。”
“是!”
丁大同见她听明白了,不由长松了口气:
“大人,我也跟你透个底,此次我们送鬼胎入帝京,帝京那边有个金将接应——”
赵福生点了下头:
“钟瑶也提过此事。”
“……”丁大同听闻这话,神情怪异的看了钟瑶一眼:这厮表面沉默寡言、浓眉大眼的,看样子也不老实。
人还是昌平郡的人,但去了万安县竟提前交了底——他一准儿是早看出赵福生实力惊人,已经生出想投靠的心,才故意将这些内情说出来讨好人。
“据说此次的金将非同一般,冯大人和我说,是谢家的一位老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