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异世封神

我在异世封神 第670节

  常五嫂道:

  “除了他那黑了心、烂了肺的杨开泰,又有谁呢?”

  常五嫂先前说话条理清晰,口齿也伶俐,养了五个儿子,虽说后面三个没提,但前头两个依此时人看来也是极有出息,足见这老妇人也不是个糊涂的女人。

  可她毕竟年老丧子,经历丧事人不大精明,这会儿说话又没了章法。

  赵福生只好又问:

  “这杨开泰又是谁呢?”

  常五嫂此时气上心头大声哭,刘三爷只好道:

  “杨开泰是郡上的大掌柜,也是带二娃的师父,教了他二十来年——”他补了一句:

  “之前我们宴请的也是他,唉。”

  他叹完后,又道:

  “除此之外,他也是二娃的老丈人,二娃娶的是他的大女儿。”

  这样听来,双方的关系紧密,不像是赵福生原本所猜的生疏。

  刘三爷话音一落,常五嫂就恨道:

  “克夫!他养的这闺女克夫,谁知道他杨家安的是什么心呢?嫁个克夫女给我儿,又害死我的儿子。”

  赵福生听她这样一说,不由自主的微微皱眉。

  不好意思哈宝子们,今天上午没写完就被拉出门看智能和柜子,回家太晚了,写到现在才补完。。。

第427章 鬼案再现

  这样几段对话打开了常五嫂的话匣子,同时也激起了她心中的怨恨。

  她对着这群外乡人毫无顾忌的诉说心中的委屈:

  “成亲十好几年了,接连生了三个丫头片子——”

  如果说陈母一开始听到常五嫂老年丧子还只是觉得有些唏嘘,这会儿听到常五嫂二子一生没有留下一个儿子,满脸的同情:

  “没有儿子吗?”

  “没有!”

  常五嫂恨声道:

  “这个杨氏就是个不下蛋的母鸡!”她骂:

  “我早知道这杨家不安好心。妹妹你有所不知,杨开泰自己没本事,早年也是个上门女婿,接的是他老丈人的班,这样的人家——”她双膝并拢,将拐杖夹在大腿中间,撇着嘴,眼尾下垂,露出不屑夹杂着怨恨的神情,不停的摇头,蔑视溢于言表:

  “女人恐怕都是生不出儿子的。”

  她说道:

  “杨开泰的婆娘也是生了几个女儿,长女想招婿,顶他门楣,可是谁又干呢?最后没奈何,便盯上了我的儿子。”

  常五嫂说到这里,又冷笑:

  “要我说,买猪看圈,这女人会不会生儿子,一看她娘就知道了。”

  陈母听闻这话,有些自卑。

  她底气不足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女婿,深恐卢育和不高兴,接着小声的反驳:

  “那也说不准,有些人就是运气不好,一时生不出,不代表不能生,就是运气不好而已。”

  “嗤。”

  常五嫂翻了个白眼,冷笑了一声。

  在陈多子面前十分凶悍的陈母更自卑了,在常五嫂这个生了五个儿子的女人面前头都抬不起来,甚至不敢再与她辩驳下去。

  “……”

  赵福生看这一幕直看得啼笑皆非,她叹了口气,问道:

  “你既然看不上杨开泰的女儿,那为什么当时要答应这门婚事?”

  常五嫂脸上的狠色又变得哀凄,她抹泪道:

  “当时哪想那么多?杨开泰一张嘴骗死人不偿命,他低声下气和我保证,说是将来如果生了儿子,头胎跟我儿姓,若有多的,再看能不能继承他杨家门楣,同时也承诺,不管我儿最后有没有第二个儿子,将来他的位置都传给我儿子。”

  刘三爷点头:

  “当时当着全村老少的面,杨掌柜拍了胸脯保证,说是将来他荣退的时候,定会向东家保举,让二娃当大掌柜。”

  “你这样一说,杨开泰也算讲理的体面人。”赵福生说道。

  她这话顿时令常五嫂很不开心:

  “哪里体面,我不管他说了什么,只看他做了什么。”

  常五嫂道:

  “一,他女儿成亲多年,没有生下一个儿子,跟她娘一样,就生了三个赔钱货。”

  “二,说得好听保举我儿当掌柜,但我儿如今出事,也没能当上大掌柜呢。”

  说到这里,她低头又擦眼泪:

  “现在人都死了,一切只是空谈而已。”

  陈母先前还不满她‘买猪看圈’的理论,此时见她哭得伤心,又生同情,说道:

  “死后没有儿子,连个端灵牌的人也没有。”

  “谁说不是呢?”常五嫂更是难受,应和了一声。

  “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你家不是还有三个儿子吗?”赵福生淡淡的道:

  “再送一个去当学徒就是了。”

  常五嫂一拍大腿:

  “你这姑娘说话中听,我开始也是这么想的,哪知他杨开泰不愿意。”

  她诅咒道:

  “这杀千刀的狗东西——”

  说到这里,她身旁的男人不由自主的拉了她一把:

  “娘,别说这些——”

  “有什么说不得。”常五嫂一巴掌狠狠将儿子的胳膊拍开:

  “我就要让人评评理,戳他杨家的脊梁骨。”

  男人便不吭声了。

  “你看你二哥死了,尸体停了两天,你那嫂子来哭过一回没?几个丫头片子也不肯来,狗东西,没良心,还是我们家自己操持,绝不能与他们善罢甘休。”

  常五嫂恶狠狠道:

  “我定要跟他杨家打官司打到底!”

  她说到这里,赵福生目光一闪。

  常二与杨开泰之间的是非说到底只是家务事,还谈不上打官司。

  但既然常五嫂说了要打官司,那么定是常二遭遇横死,死因有蹊跷。

  她想到这里,并没有贸然就问常二死因,而是迂回婉转的问:

  “对了,刘三爷先前提及郡里对文兴县增加税收,说是你二儿子谈及——”她说到此处,顿了一顿,接着再道:

  “这样的消息可不是什么小道传闻,他能知道,可见他是个见多识广的人。”

  “谁说不是?”

  常五嫂听到她吹捧自己的儿子,心中十分受用,连悲愤一时间都被压制了许多:

  “你这闺女有见识,我这儿子学的是医,抓药、切药都很有本事,现在也在学着给人开方子,当初在金县都是有了名的。”

  她说了半天,终于提到了一个有用的线索。

  此地庄镇虽说无名,但想必应该是靠近金县——这样一来,证明赵福生一行人前进的方向是对的。

  张传世心中大石落地,随即喜滋滋的道:

  “我还天生有这领路的本事,这样没头没脑的走,竟然也能走对。”

  人家家里在办丧事,说话的老婆子还哭哭啼啼,他偏没眼色笑嘻嘻的,当即引来常家人怒视。

  张传世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一被人瞪视,立马毫不客气的反瞪回去。

  “……”

  常家人脸皮没他厚,又见赵福生一行人人多势众,丁大同几个还膀大腰圆,便只好忍气吞声,一连瞪了张传世好几眼,不跟这老头儿一般计较。

  “他是后来名气大了,那杨开泰又要去郡上,才一起带他去的,还不是这杨开泰人老昏庸,想利用我儿替他把脉看病人。”常五嫂抱怨。

  刘三爷接话道:

  “他们这家医馆叫杏林苑,恰好开在官府旁边的。”

  “原来是这样。”

  丁大同立马就明白了其中缘由。

  他怕赵福生年轻,不知其中内情,轻声解释给她听:

  “大小姐,官府旁一般会开酒家客栈、状师、药铺。”

  衙门旁是非多,涉及官司、是非的人也多。

  打官司是个长久事,一旦搅上这祸事,便要找人写状纸,开堂也要好几回,便要打尖住店。

  饮酒喝茶也是常有的事,这里涉及了一些衙门的小道消息,时常在酒家、客栈间传递。

  还有一个行当就是药铺。

  “衙门中有用刑手段。”

  但凡涉及案件的,大多嘴硬不大老实,这个时候就要上刑。

首节 上一节 670/8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隆万盛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