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异世封神 第706节
就连孟婆与刘义真也被绕糊涂了,不明白赵福生话中之意。
刘义真说道:“福生,你别要哑谜了。”
赵福生笑道:“这吴家人没一个好东西,吴继祖讲话半真半假的,还险些将我也糊弄了过去。”
吴继祖听她这么一说,也不反驳,只是冷笑。
范必死倒是聪明,已经隐约猜到了一个可能:“信使?”
“对。”赵福生应了一声:“问题的关键在信使身上。”
她说道:“吴家以鬼眼珠交换来的新娘子是个被厉鬼标记的鬼信使,这一封信,想必孟婆应该很清楚——”
孟婆的眼中出现血泪。
她当然清楚,那是一封带血的书信,是她的女儿沈艺殊所写,想要向她求救的。
事到如今,情况已经明朗。
沈艺殊当年死于并州,具体死在了哪里不清楚,死因也不明,赵福生如今只猜测沈艺殊的事疑似与并州上阳郡的初夜权设立的时间相近。
从沈艺殊厉鬼复苏之后的鬼躯看,它身穿新婚服饰,极有可能死于婚期前后——甚至有可能是婚期当日。
死后厉鬼复苏,杀人法则是标记活人,替它送信。
而那一封带血的家书,是要送到孟婆手上的。
当年被贬上阳郡的银将可能拿到了这样一个大凶之物,在吴老财送来鬼眼球时,对于这位即将大祸临头的银将来说,吴老财的出现简直像是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
一个行商的外乡人,与大凶之物相处过。
若是将这样一封带血的家书交到他手上,便如祸水东引,能将一桩可怕的鬼案带离上阳郡。
那时吴老财心怀鬼胎,自以为自己的举动天衣无缝,却不知道即将遭受大劫,欢天喜地的将这个银将赐下的特殊鬼信使带离了上阳郡。
……
这是前因。
“之后正如吴继祖所说,他们不知道那带着鬼信的女子姓名。”
对吴家人来说,这女子是什么来历,有什么过往,他们最初并不关心。
直到鬼祸爆发后,知道中招的吴家人再想查询时,已经晚了。
吴老财将人投井,可惜鬼祸仍是爆发。
红鞋案在封门村形成鬼域时,吴老财那时恐怕就已经在思图要趁此时机逃离黄岗村。
但吴继祖提到‘事与愿违’——也就说明他们并没有成功将鬼祸转移。
“兴许是红鞋案没有在黄岗村吴家爆发,但信使死后,却留下了一件要命的物品。”
赵福生说到这里,吴继祖的脸色一变再变,却没有出声。
陈多子目光在赵福生与吴继祖的脸上来回的转,接着语出惊人:“大人,是那封家书吗?”
“对。”
赵福生点头。
吴继祖轻轻的笑出了声。
“大人果然非同一般。”说完,他的上半身倒回椅子处:“鬼信使死后,我们吴家成为了新的鬼信使。”
被赵福生一揭穿,他也不隐瞒了:“当天夜里,我们吴家上上下下的人,都收到了一封信。”
信来自于何方,吴家人并不清楚,要送到哪里去,吴家人更不知道。
但经历过诡异之物的纠缠,吴老财很明白吴家这是遭了大祸事。
……
弄清了前因后果,刘义真、孟婆等人相互对视。
“我还有个疑问。”赵福生出声。
吴继祖笑道:“大人是个痛快人,跟痛快人说话是很舒服的,话讲到现在,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大人有话只管问,只要我能答得出来的,我定不瞒你。”
赵福生道:“照理说鬼信使一案发生在十七年前——”这是吴继祖自己说的时间,“但凡鬼案发生,除非条件特殊,否则人不可能在厉鬼的力量下存活这么多年时间的。”
吴家每个人都被标记,成为了为鬼带信的信使,可根据记录,吴家却是在事发的十七年后——也就是二十六年前才举家搬往金县,这就证明了吴家人并没有因鬼祸而死,这就十分耐人寻味了。
吴继祖说道:“大人是不是忘了我爹当初捡到的那颗眼球?”
范必死怔愣:“可是那眼球——”话说到一半,他戛然而止,叹道:“我知道了,并没有完全送出去。”
“是,没有完全的送出去这邪门的东西,但也幸亏没有送完,所以救了我吴家一命。”吴继祖点头:“那肉球表面送出去了,可实则在我爹的脑门上,又长出了另一只眼睛。”
他提及当时的事,终于展现出畏惧的神情:“那不是我爹的眼睛,像是鬼的眼睛。”
第454章 机关算尽
“我明白了。”赵福生叹道:“鬼克制鬼。”
“鬼克制鬼?”吴继祖目光一滞,缓缓重复了一遍,接着如同恍然大悟,整个人肥矮的身体瘫软到椅子上:
“原来竟是这么一个原因,阴差阳错的,才保了我吴家一命。”
“总而言之,我们发现,只要在这眼珠注视下,我们就不会受到血书的影响,不会急于想去‘送信’。”
说是送信,实则是送命。
靠着鬼眼珠子的庇护,吴家人胆颤心惊的多活了十几年的时间。
反之,吴家人也依靠着血色家书的存在,又变相压制了鬼眼珠子,使其没有严重复苏。
在双鬼力量制衡下,吴家人多活了些年生。
“这两种大凶之物,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吴继祖说道:
“我爹生前饱受鬼眼珠的折磨,全身溃烂,死前只剩了这一颗眼珠子完好无损。”
吴老财捡到这鬼眼珠时,这颗鬼眼珠并不完整——据赵福生推测,这更像是被分解过后的厉鬼残躯之一。
厉鬼被分解,力量受到了影响,所以杀人的速度初时看来并不快。
可迟则半年,快则数月,吴家总会大祸临头的。
偏偏吴老财反应也快,发现自身遭遇鬼祸,第一反应是送祸出门,迎回了一个新的鬼祸,二鬼达成巧妙的平衡。
虽说力量是平衡了,可鬼毕竟是鬼,与鬼相伴,不可能平安无事。
无非也就是死得早晚的问题。
与鬼相伴就是不幸,吴老财死前凄惨,这也是意料中的事。
“这鬼眼珠子有个能力,就是用这鬼眼看人时,会看到一些人眼看不到的东西。”
赵福生问他:“那你爹从这鬼眼中,看到了什么?”
吴继祖说道:“送信出去。”
“什么意思?”陈多子面色一变。
与镇魔司其他人相较,她虽说因为身处环境的限制,对鬼的见识有限,可她也并不蠢,通过这一番对话,已经猜到了前因后果,甚至猜出了卢珠儿的死因。
“将这一封特殊的鬼信送出去。”
吴继祖冷冷的看着她,又答了一声:“纳小妾、娶新娘,只要进我吴家门,新婚当天就立即会成为特殊的鬼信使。”
只要信使还在,那么吴家就不会招大祸临门——沈艺殊的厉鬼便不会复苏。
陈多子哀嚎了一声:“就因为这个原因,你们害了如此多人?”
“天地不仁,以我吴家为刍狗,我吴家为何不能害人,自保自己的性命?”吴继祖看着她:
“别人的命是命,我吴家人命不是命?”
“你吴家坏事做绝,难道不该死?!”陈多子一想到自己亲手带大的卢珠儿,心痛如绞,难得恶声发问:“事情本来就是因你吴家而起。”
如果吴老财没有挺而走险,挖人老坟,不会挖到大凶之物,最后更不会为了将祸水转移,想方设法到了上阳郡,把这凶物交给了上阳郡的银将。
事后反遭银将陷害,再引来鬼信使。
这桩桩件件,皆由吴家咎由自取。
“嘿嘿。”吴继祖听闻这话,恨恨的笑了两声:“你这话说得好没道理。”他幽幽的道:“如果不是走投无路,谁好端端的,又敢去干这样的事?”
他的眼睛不大,此时却有一种慑人心魄的力量,直看得陈多子不敢与他目光相对:“我出身于黄岗村,村中不是地匪就是恶霸,稍微软弱一点,便要被人吃得骨头渣子都不剩。”
“我们吴家祖上早年继承的是几亩薄田,但在官府记录上却是二十亩上好良田,每年辛苦耕种一年,连税都不够上。”
他语气咄咄逼人:“我爷一生辛苦,死前瘦得皮包骨头,一生清算,死后倒欠78锭银。”
“……”
陈多子本来是驭鬼者,又因为卢珠儿死于红鞋案,对吴家格外怨恨。
可此时吴继祖怨气够强,反倒将她慑住,令她一时无法出声。
“我爹那时年少,接手了这么一个烂摊子,我爷的丧事没办,买不起棺材,要债的人就已经上了门。”
父债子偿,吴老财没有拒绝,他挺而走险,放下良心,跟着村里人走货。
一开始是帮人走,后来壮着胆子进山挖坟。
“他是运气好,不怕死,又敢拼才有后来的好日子。”
吴继祖冷声道:“没有他当年的果决,我吴家有没有后来都不好说,一家子早被逼死在我爷丧礼上,还讲什么仁义道德?”
他满腔怨恨:“你怎么不去跟镇魔司的人讲道理?他们收取高额税务,逼死这么多人,面对鬼案能推则推,我爹送个鬼球出去,却换了个真正的活鬼回来,我找谁说理?”
“我——”陈多子被他问得哑口无言,‘蹬蹬’后退。
但她刚退了两步,便被赵福生拉住。
“别听他胡说。”赵福生手撑着她后背,“他歪门邪理呢。”
“我哪里歪门邪理?”吴继祖不服气。
赵福生道:“错就是错,对就是对,不是说你在镇魔司处受害,就向比你弱的人下手就是道理。”
“难道不是?”吴继祖理直气壮的反问。
“当然不是!”赵福生冷冷看他:“如果你认同弱肉强食,那镇魔司强、你吴家弱,他欺你就欺你,你生什么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