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异世封神

我在异世封神 第759节

  他说完这话,又嬉皮笑脸的问:

  “诸位是从何处来的?郡中可有熟悉的人?”

  赵福生与刘义真目光对视了一眼,接着她说道:

  “我们从徐州来的,要进帝京,途经上阳郡,打算歇息两天,采买些物品。”

  她说完这话,老头儿脸上露出迟疑之色:

  “进上京?……”

  说完这话,他顿了半晌,又问:

  “可、可有人介绍?”说完,面露为难之色:

  “不瞒你说,如果无人介绍,我们清正坊可没法接待你。”

  赵福生听闻这话,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作势欲掏袖口:

  “我明白、我明白——”

  “不不不。”

  老头儿摇头:

  “不是钱的问题。”

  赵福生本来也只是作势一掏,一听他这样一说就笑了:

  “还有钱解决不了的问题?”

  老头儿的脸上露出傲色的神情:

  “钱在上阳郡自然是有用的,但在清正坊内则未必。”

  他此时仿佛都忘了先前范无救凶神恶煞的样子,抬起右手,四指紧握,拇指一竖,手肘弯折,拇指对着自己身后的方向一指:

  “咱们这清正坊内,住的人非富即贵,谁都不缺银子。”

  范必死听不惯他这装模作样的语气,冷笑了一声:

  “那你缺不缺?”

  老头儿装着没听到他的话,没有吱声。

  “不要银子,那要什么?”赵福生问。

  “得看你们是哪号人,在这里有没有联络的驻点,”老头儿勾了勾手:

  “就是证明你们身份的牌证。”

  “什么样的牌证?”赵福生好奇问道。

  老头儿叹了口气,伸手摸披在身上的外套口袋,不多时,从内里掏出各式各样的牌子。

  这些牌子约巴掌大,形态各异,有圆、有方,约三分厚度,有木头的、有石块的,甚至也有一些看着贵重的似是铜样式的牌子。

  赵福生想伸手去摸,老头儿将手往里一缩:

  “这样的身份牌子,只要往我这一交,吃住自然是有人安排。”

  在来上阳郡的路上,钱忠英曾提及清正坊内银子未必好使,当时众人还不太明白他话中之意,如今听这老头儿一说,这才理解钱忠英的意思。

  “你的意思是说——”赵福生有些不敢置信,又有些生疑:

  “只要给你这样一个牌子,就能在城里白吃白喝?”

  “怎么是白吃白喝?!”老头儿瞪大了眼:

  “这东西是身份牌位,你有这东西,事后自然有人拿着牌子去找相应的人付代价的。”

  这个代价未必是钱,有可能是其他可以交易的东西。

  赵福生恍大悟。

  她果断道:

  “我明白了!我们是大有来头的人,先安排我们进坊,替我们找个地方住下,这身份牌位明天你来拿。”

  说完后,又道:

  “我们初来乍到,东西又多又杂,一时不好找,明儿一准给你。”

  老头儿开始有些不信,但见刘义真面容俊秀,身材高大壮硕,背了个可怖的黑棺,一看就非寻常人;

  范氏兄弟长得一个模子印出来的,只是一个肤色略白,一个黑些,眉眼带煞,不像好人。

  丁大同、陶立言及胡容看着也不太像好惹的,同时武少春也身强力壮。

  ……

  这群人人多势众,且青壮年太多,一副‘一言不合便会被打’的架势,老头儿沉默半晌,仍是信了。

  “那也行,后续你可要将东西补上来,否则大家都吃不了要兜着走的。”

  识时务者为俊杰。

  他将门拉开,示意众人快些入内:

  “天马上要黑了,夜间巡夜的神快到了,还是尽快找个地方住下吧。”

  “你安排就是。”赵福生示意众人快速进坊,同时对着老头儿点了点头。

  这一次留在清正坊内的人还不少。

  仅仅昌平郡镇魔司便有八人,除了丁大同等三个驭鬼者外,还有五名随行活下来的普通令使。

  万安县七人也齐齐整整,又有厉东平、陈多子二人新加入之外,同时卢家人因为陈多子的缘故,也跟着同行。

  老头儿看着这浩浩荡荡一行人,立即有些犯难:

  “这么多人,城里一般的客栈可住不下,现今唯一还能住得下的,就只剩定安楼能接待这么多人。”他犹豫道:

  “可是定安楼不接一般客人啊——”

  “定安楼?楚王府的定安楼?”

  赵福生顺口接了一句。

  老头儿眼睛一亮:“呦,还是位识货人。”

  他问道:

  “这位大人也知道定安楼?”

  “宝知县有个定安楼,去年有点事,还借过这楼一用呢!”赵福生点头应道。

  “哎哟,既是能借定安楼的,那就非同一般人,大人如果早点这样说,我又何必愁呢?我亲自领诸位过去。”老头喜道。

  赵福生点了下头,道:

  “行。”

  老头示意众人快些进坊,随即亲自关上了大门。

  赵福生问他:

  “此去定安楼有多远?”

  “清正坊可不小,不过你们运气好,瞧着像是从南门入城,咱们这边离清正坊正中心是最近的。”老头儿在前头领路,一面解说:

  “定安楼是楚王家开的客栈,专接达官贵人,也是离镇魔司最近的,咱们这一路走过去,若是脚程快些,不到两刻钟就能到。”

  细雨落在众人身上,凉得直透骨髓。

  老头儿像是早习惯了这雨,见走在最后的卢家人拿手挡头顶,不由笑道:

  “我们上阳郡一年到头到了傍晚都下雨,诸位不习惯吧?”

  “确实还没太习惯。”

  赵福生说话时看向地面。

  地面到处都是脚印,这些脚印重重叠叠,内里蓄满了浑浊的雨水,形成一个个独特的水洼。

  清正坊不愧是上阳郡的富饶之地,已经入夜,可是四处的房舍都点了灯。

  这里竟有不少小楼,建筑也颇有风格,各处灯光一点,夜色下不止没有半分鬼魅可怖之感,竟有种万家灯火争艳的奇幻视觉。

  灯光印照着地面的水洼,折射出星星点点的光辉。

  众人走在这条街上,不止没有钱忠英提到的诡异、可怖之感,甚至觉得美轮美奂,大开眼界。

  “听说上阳郡的雨水是从前年开始下起来的。”赵福生有意要办上阳郡的案子,与这老头儿闲聊时,有意无意的便试探起了这件事。

  她一问话,那被张传世搀扶着走的谢先生目光一闪,‘哎哟’声停了停。

  “是,从镇魔司新任的大人来了之后才开始下的。”

  老头儿点了点头。

  “这样的事你竟然知道?”赵福生有些意外,老头儿得意道:

  “你不看看这清正坊内住的都是什么人!”

  “一般没有门路的,进不了这里,守门的活儿也是要抢的。”他笑着道。

  “听说下雨与朱光岭驭使的鬼有关。”赵福生一说完这话,老头儿笑意一僵,脸色立时变了:

  “你怎么敢直呼朱大人名讳。”

  他又怕又惧,当即定住了脚步:

  “你们这样没规矩,早知道不敢你们进城了。”

  老头儿的话令得赵福生有些吃惊。

  朱光岭以上阳郡38县的人命为祭祀,喂养自己驭使的鬼,如此丧心病狂,且从上阳郡终年下雨,可见他处于厉鬼复苏边沿——这样一个心狠手辣,视人命如草芥且状态不稳的驭鬼者应该不得民心才对,可赵福生提起他名字,只是没有尊称他为大人,竟然就受到了老头儿不快的瞪视。

  “你敢对我们——”

  范无救哪能听老头儿这话,正要发怒,赵福生看了他一眼,示意他稍安勿躁,接着能屈能伸,笑着道歉:

  “对不住了,我们初来乍到,不太懂上阳郡的规矩,你跟我们说一说,算作我们欠你的人情。”

  伸手不打笑脸人。

  尤其是赵福生之前表明过身份——疑似与楚王后人一脉有关联,老头儿脸色青白交错,半晌接受了她的赔礼,又提步往前,同时提醒诸人:

首节 上一节 759/8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隆万盛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