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第146节
现在这事说严重也严重,说不严重的话,也真没有那样严重。
他此时的这些话,其实更多是说与太子朱标听的。
中都城的事情上,朱标都开口劝说了皇帝,那么这件明显无律法可以遵循的事情上,朱标定然还会开口劝皇帝。
而依照皇帝对太子的宠爱,必不会在这大庭广众下,落了太子面子。
如此这事也就妥了。
自己将会成为这天下众多官员们的恩人!
从今后将会取代李善长。
这也是为什么户部尚书刘歆,被皇帝的一番话,给说的哑口无言,扭头向韩国公李善长求助的时候,胡惟庸这个丞相,会赶紧跳出来说话的原因之所在。
他怕自己出来的晚了,李善长这家伙先开口,把事情给搞定了。
如此一来,他再想凭借着这次的事,当着李善长面,把属于丞相的权力给夺取回来,可就不容易了。
这等千载难逢的良机,他是说什么都不愿意错过的。
而他也相信,自己的这个举动,对于朱元璋来说,是个无解的难题。
不论皇帝再怎么暴怒,他都没有办法,解决大明没有相关律法的问题。
哪怕此时当场增加相关律法,那也一样不行,因为律法还是出现在这事情之后。
有自己的这话在,皇帝不可能对这些人,进行太大的惩戒!
都快要绝望的刘歆,听到胡惟庸这话,只觉浑身一个激灵,像是溺水之人,突然看到了船一样。
那种绝望感,瞬间就被无尽的惊喜所取代。
胡相就是高!
居然能想到这上面。
他立刻就跪在了地上,叩首于地道:“陛下,臣错了,臣再也不敢了。
这是臣等确实有罪,却也是没有律法规定,不得使用空印文书。
若是有相关律法,就算是给臣一百个胆子,臣也不敢这样做啊!”
钱忠,李芳这左右侍郎,也都慌忙跪地叩首认错。
并顺着胡惟庸的话,把过错都给推到大明没有相关律法规定,不能如此做上面。
强调不能不教而诛。
众多文官,此时望向胡惟庸的目光都变了。
这胡惟庸,不愧是当上丞相的人,心思转动的就是快,居然想到这个办法!
这个办法好!
看皇帝接下来怎么办!
朱棡,朱棣两个被叫过来上朝,专门看这些官员们,是个什么嘴脸的亲王,现在是又愤怒又着急。
愤怒于这些人,居然敢如此颠倒黑白。
胡惟庸这个丞相,不仅仅不帮着父皇说话,反而还将了父皇一军,当众硬顶着父皇,维护这些贪赃枉法的官员。
着急于胡惟庸这狗贼,还真会狡辩找漏洞。
别的一概不提,就死咬着大明没有相关律法,不能不教而诛这一条不放。
如此还真不好办。
不将其给辩驳倒了,接下来父皇想要发火,将这些虫豸给处理了,都做不到理直气壮,势必会落人口实。
谁能想到,在他们看来将会顺利进行下去的事情,居然出现了这么大一意外。
胡惟庸感受着朝堂之中,随着自己话的说出,气氛发生的变化,心中暗自得意。
这次的事,最大的赢家必然是自己了。
并在心里默默的计数,他觉得最多数到二十,太子朱标就会开口劝皇帝。
一来太子更愿意遵循律法办事,二来则是眼下事情,明显极其不合规矩,而自己又当着文武百官,将这不合规矩的地方给提了出来。
等于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让皇帝下不来台了。
在这等情况下,太子这个极为孝顺的好儿子,肯定会想方设法的,给皇帝找个台阶下的。
最好的台阶,自然是太子开口劝说皇帝,来个罚酒三杯,下不为例。
相同的意思由不同的人说出来,给人的感受自然是不同的。
然而,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却又一次出乎了胡惟庸的预料。
一直等到他默默的数到三十了,太子那里还是什么动静都没有。
这让他很懵。
这事情,不对劲啊!
太子怎么会是这样的反应?!
朱元璋将胡惟庸神色收入眼中,暗自冷笑。
狗东西,懵了吧?
上辈子空印案时,自己就遭受了胡惟庸的跳反,虽没有影响最终的结果,但也一度让自己挺难受,下不来台。
同样也让自家标儿挺难受的。
这一次,自己提前将不少的事,都说与标儿知道。
和标儿详细的分说了,这些人玩空印的这套把戏,对大明的危害有多大,可以侵吞多少钱粮。
说了这些人,会用什么样的办法来混淆是非,颠倒黑白,把死的说成活的。
说了胡惟庸这个丞相,会当场跳反,并会用无律法规定,来进行狡辩,卡自己的脖子,妄图蒙混过关。
也说了自己的应对办法。
如今,自己提前和标儿说的这些,全都应验,看着这些人的表演,标儿只会厌恶。
只会觉得自己这个当爹的,对这些人大开杀戒对。
胡惟庸想要凭借他说的这些话,就让标儿站出来为他们说话,替自己这个当爹的找台阶,这怎么可能!
华盖殿内鸦雀无声,诸多人都抱着看好戏的心态,等着看皇帝如何应对。
很多人都觉得,胡惟庸的突然出手,精妙非常,皇帝在言语之上是翻不了身了。
站不住理了。
位于武将之首的徐达,已经做好了上位硬掀桌子的准备。
他很清楚上位的性格,事情都已经到了这个份上,这些人明知故犯,趁机上下其手,贪墨钱粮,徇私枉法乃是事实。
哪怕他们再能狡辩,再能把黑的说成白的。
哪怕胡惟庸找出来的应对办法再精妙,死死抓住没有律法这一条不放。
那也没有什么用处。
依照上位的性格,绝对不会让他们蒙混过关。
哪怕落人口实,硬掀桌子也要把事情给办了。
趁机清扫虫豸!
而他,势必要牢牢站在上位这边的,必要时刻为上位冲锋陷阵!
“呵呵,你小胡不愧是咱选出来的丞相,这水平可比刘歆他们高多了!”
无数人心思百转之中,朱元璋冷笑出声。
“可在咱看来,你这话纯粹就是它娘的在放狗臭屁!一样是其心可诛!”
皇帝这是要蛮不讲理,说不过就要以势压人了。
无数人心中,升起这样的念头。
胡惟庸当场摘下官帽,放在一边跪在地上。
“上位,好叫上位得知,罪臣并非是故意袒护谁,而是如今真的没有任何的律法可以依照,真的不能不教而诛。
这等事,臣断然不能接受。
臣身为丞相,向上承接陛下,向下管理百官,调理阴阳。
结果现在,下面却发生了这等事情,是臣这个丞相的失职。
不能事先发觉此事,并提前制定出相应律法来规范此事,导致君主无法可依,落人口实,更是臣这个丞相的过错。
臣尸位素餐,愧对上位信任,臣请退位让贤!”
胡惟庸突如其来整的这一出,出乎了许多人的预料。
很多人都没有想到,胡惟庸这个,以往不被很多人看现在眼里的人,在这等关键时刻里,居然这样硬!
为了众多无辜官员不被牵连,为了挽救众多大明忠良,在皇帝杀心难奈的时候,居然敢硬顶上去!
态度如此之强硬,直接跪地辞官!
好样的!
真是好样的!
这才是好丞相啊!
原来,在此之前很多人都误会胡惟庸这个丞相了。
“陛下,请依照律法行事。”
“陛下,律法乃是国朝根本。”
“陛下,若不依照律法行事,定然会引的人心浮动,坏国朝之根本……”
于是,众多中书省的官员,纷纷跟着跪地,在这里附和起胡惟庸的说法,为胡惟庸壮声势。
他们决口不提那些人,利用空印造成了多严重的后果,只不断的强调皇帝要依照律法来行事。
这些跪地附和胡惟庸的人里,有很多以往都是一心跟着李善长干的,从来不将胡惟庸看在眼里。
上一篇: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