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第181节
朱元璋的声音逐渐变得激昂,在圜丘的加持之下,在这距离上苍最近的地方,滚滚回荡。
朱标双目放光,刘伯温挺直脊梁,宋濂嘴巴微张。
李善长心神震动,薛祥斗志昂扬,也有人心中发慌。
本就寂静的圜丘,变得更加安静,就连那刮着的风,不知何时都停止了。
天地之间,只有朱元璋的声音在滚滚回荡。
“咱知道,这些事情没有一个是好完成的。
甚至于其中有很多,比打下江山还要困难。
一路行去,遍布荆棘。
稍有不慎,就是遍体鳞伤,乃至于是粉身碎骨!
但,哪有能如何?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咱今日说这些,就是告诉诸君,咱准备拿出打天下时的决心,精气神来做这些。
咱也想诸君能和咱一起,再拿出当初打天下气势,心态,朝着这些困难宣战,发起冲锋。
克服这艰难险阻,打下这一场场的硬仗!
咱这里得了首词,今日与诸君共勉。”
说罢,朱元璋深吸一口气,立于圜丘之上,望着众多臣子开了口: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第100章 其实咱真不爱杀人,真的
秋日的阳光洒落大地,蓝天之上,恰有一行雁过,自南而北,留下一串叫声。
紫金山巍然不动,远处长江滚滚东去,江上百舸争流。
圜丘这里,随着皇帝声音落下,便再度归于寂静无声的状态里。
无数人都沉浸在皇帝的话,尤其是最后那首与诸君共勉的词里。
在这一片寂静之中,却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真实存在的东西,在不断的回荡。
震动人的神魂。
将不少人心灵外面,不知何时就已包裹上的,一层又一层的污垢给震的簌簌掉落。
将之撕开一道口子,让其和这东西相互接触。
有些人过上一些日子,这个裂缝会再次闭合,进入心灵的这一缕无形的东西,也会逐渐消散。
但有些人心间的这缕东西,却不会消失,反而会在心灵之中生根发芽,并着茁壮成长。
越来越旺盛。
外面的那些坚硬如铁的污垢,将会彻底消失不见,再不会沾染分毫。
朱元璋立于圜丘之上,手按汉白玉栏杆,目光悠远,仿佛隔着时空,回到了几百年后的现代。
心中无数在现代见过的东西,不断激荡。
只憾自己出现在现代的太晚,没能和那等人物同在一片天空下,生活过哪怕一天。
好在精神文化等诸多东西,能够流传。
哪怕隔着时空,也依旧能感染人,能让人奋发向上。
天空的雁叫声,让朱元璋收回思绪。
他选择祭天,代臣子向苍天认错,不仅仅是为了彻底粉碎此番日蚀,所带来的纷纷扰扰。
还是为了说出这样的一番话。
他想要做的事情,想要让大明成为的样子,可以光明正大的说出来,不必遮遮掩掩。
这些不是见不得人的事。
很多事情,就是要旗帜鲜明。
尤其是那些极为宏伟,需要团结无数人,汇集巨大力量的事,更需要这样。
如此可以让那些想要做事的人,有一个明确的方向,知道往哪里努力,该怎么去做事。
吸引更多志同道合之人。
可以让那些心中摇摆,不知道何去何从的人,也跟着汇集过来。
在鲜明旗帜的带领下,朝着明确的目标进发。
后面只要自己能挺住,能逐渐实现目标,让更多人变好,并在这个过程里,坚决打击那些敌对之人。
那么汇集在这旗帜下的人,将会越来越多。
能做到团结绝大多数人,能汇集起全国上下大多数的力量去办事。
只要目标明确,方法得当,那么多少困难都能克服。
今日,他就是要光明正大的在这里竖旗,告诉整个大明的人,今后该往哪里走。
吸引更多志同道合之人。
让大明从这里开始转向,驶向一个全新的方向,建立一个不一样的大明。
罗贯中红光满面,奋笔疾书,将之一一记下。
尤其是那首词,已默默连读三遍,越读越是回味无穷。
越读越是让人沉浸其中。
“咱知道,你们中有人不认可这些,有人不想这样做。
有人随着国家建立之后,便已松懈下来。
只想享乐,不愿意再折腾。
包括这次日蚀,这么多人上书,闹的纷纷扰扰,又有几个人真的相信,日蚀是咱弄的空印案引发的?
无非就是咱空印案处置的贪官污吏太多,又追回贪腐钱财,废除行省这些,动了很多人的利益,让很多人心疼了。
所以就都昧着良心说话,想要凭此来逼迫咱让步。
不让咱继续前行。
这些咱都知道,咱也能理解。
但咱这个皇帝不愿意就此停止。
咱这个皇帝,还想让大明变的伟大,走的更远。
所以,咱今日就给恁诸位一个选择的机会。
愿意为了这些目标而努力的人站左边,不愿意的站在右边。
此时站到右面的人,咱不会为难,不会怪罪,会给一个体面的离场。
经过这一次的选择之后,站在左边,愿意为这些目标而努力的人,要是在今后被发现心存不良,包藏祸心,破坏伟大事业。
咱这里绝对不会饶恕。
刀子砍在头上时,哪一个都不要喊冤。”
说罢,朱元璋转过身去,背对众人。
“咱不看这个过程,你们自己选择吧!”
寂静无声的圜丘这里,随着朱元璋这话的落下,响起了一片细微的嗡嗡声。
宛若平静的湖面,被投掷进去了石头。
很显然,皇帝的这个举动,又一次出乎了很多人的预料。
此时朝中的武将之首,本就站在左面的曹国公李文忠,昂首站立,巍然不动。
他的地位,以及他和皇帝之间亲舅甥的关系,都注定了他必然会牢牢的站在皇帝这边,不会有丝毫的动摇。
永嘉侯朱亮祖,平凉侯费聚,吉安侯陆仲亨,延安侯唐胜宗等人,神色各不相同。
不过却也都没有一个人移动脚步,全都在原地站定。
右侧文臣那边,韩国公李善长昂首挺胸,片刻犹豫都没有,就走到了左侧武将那里。
丞相胡惟庸更是不甘人后,几乎和李善长同时动身。
诚意伯刘伯温也弹了一下袍袖,迈步朝左侧而去。
对于他来说,这不是一个需要犹豫的事情。
工部尚书薛祥,亦昂首阔步朝着左侧而去。
自从中都城上的事,没有被皇帝怪罪后,他就下定决心要好好跟着皇帝做事。
在上的治理黄河的奏书,被皇帝批复,郑重同意之后,他就决定他的命是皇帝的了。
在不久的方才,听到皇帝站在圜丘之上,对着上苍,当着天下官员的面说,他有一个梦想,要束缚住黄河这条恶龙,让其变成温柔的母亲河后,他就决定此生都要为此而努力,虽九死而不悔!
吏部尚书詹同,也迈步朝着左侧而去。
他愈发肯定了自己在中都时的看法,皇帝是真的不同了。
皇帝心中是有雄心抱负的。
既然皇帝愿意这么做,想要这样的臣子,那他詹同就可以变成这样的。
一时间人影晃动,众多右侧的人纷纷走向了左侧。
左侧武将也有一些人为之动摇,但几经犹豫后,看到这么多人的选择,终究还是没有挪动脚步往右侧走。
右侧文臣里,亦有不少人在犹豫。
上一篇: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